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财政金融   175篇
工业经济   108篇
计划管理   770篇
经济学   229篇
综合类   471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67篇
贸易经济   385篇
农业经济   70篇
经济概况   2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Abstract

Through an in-depth, multilevel case study of a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 this paper illuminates what stakeholders mean when they use the term ‘talent’. The paper underlines how various contextual factors including, workforce composition,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individual perceptions influence talent meanings within an organisation. Our analysis of talent phenomena at a multiplicity of levels illustrates that it is not only about the words, phrases, and terms employed when talking about talent that requires examin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deliberate on the meanings that underpin the talk because while stakeholders may talk the same way they may mean different things. The paper makes a key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hrough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oughtful reflection of how stakeholders discursively construct meanings because ‘talent’ is a concept, which requires translation via talk to become meaningful within the material world and these meanings are influenced by context. Thus, we cannot infer, that talent meanings radiate within organisations, nor across organisational boundaries, industries or countries because discourses arise and materialise within specific contexts and we must acknowledge that talent discourses can not be removed from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y operate.  相似文献   
32.
Credit claiming     
We consider a leader and a subordinate he appoints who work in a team. The public observes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but not the separate contribution of the leader or of the subordinate. The leader may therefore claim credit for the good work of his subordinate. We find conditions which induce the leader to claim credit (both truthfully and untruthfully), and the conditions which lead the leader to appoint a subordinate of low ability.JEL Classification: M5Björn Segendorff gratefully acknowledg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Swedish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SFR, F0357/97). We are also grateful for comments by an anonymous referee.  相似文献   
33.
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对中国的优秀人才形成了掠夺态势。认真研究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 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加快人才市场的培育,建立有竞争力的人才机制;提高我国企业国际 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4.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经营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企业应针对其特征,制定符合其价值的薪酬体系,才能具有激励职业经理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双重作用。本文从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涵义着笔,分析了我国职业经理人的薪酬现状及其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职业经理人薪酬战略选择-递延股票薪酬。  相似文献   
36.
会计信息化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化应该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会计职业判断的智能化,在此基础上,将社会经济的监督权与会计信息的生产整合,创新一种新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革新。  相似文献   
37.
信誉与市场经济并非对立和互相排斥,相反,信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良好的信誉可以大大拓宽市场经济的交易范围,大大减少交易费用。产权的明确界定,完善的法治环境和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是建立良好的信誉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8.
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谜团的由来 ,并为破解该谜团提供一种可能的视角。本文的讨论表明 ,国有银行之所以能在真实资本极少得到补充且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是因为国家与居民在中国特殊的改革背景下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资本联盟。由于在这种联盟中 ,国家以声誉入股且具有不可分性 ,因此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可行方式是谋求改变资产结构 ,而不是试图重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39.
在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分析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对策建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以外语教师教育为切入点,从外语教师职业专业化、外语教师的培训与发展策略、外语教师作为研究者等角度入手,探讨了新世纪外语教师的培训与发展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