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利用中国沪深两地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16 年并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企业先前并购事件的股票市场超额回报对后续并购行为的参照作用。研究发现,超额亏损与企业并购可能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超额收益与企业并购可能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超额收益较高时,超额收益与并购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并购绩效变动性与环境不确定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较高的历史并购绩效变动性削弱了市场超额回报对后续并购行为的影响作用,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宋常  李华 《财会通讯》2013,(12):87-90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2005—2009年间外资在华井购,探讨外资并购相关法律法规对并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讨论、颁布、实施的不同时间段,被并购的中国公司市场反应存在差异,且在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和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两个时间区间内,外资并购首次宣告日前两天的累计超额收益为负,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的变量与外资并购累计超额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外资并购市场反应除受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外资并购法律颁布、实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5年至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699起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改前后上市公司并购短期财富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完成股改公司相比,已完成股改公司的并购活动在并购前和并购较短事件窗内受到市场积极追捧,获得了较高的累积超额收益,然而并购公告后股价却呈现反向修正态势,其财富效应在较长事件窗内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粮集团的一系列并购活动为案例分析的对象,采取事件研究的方法,通过计算企业并购前后的超额累计收益率来检验中粮集团并购事件对其长期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粮集团的一系列的并购行为服从于集团整体战略,基本上提高了企业的长期绩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5年至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699起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改前后上市公司并购短期财富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完成股改公司相比,已完成股改公司的并购活动在并购前和并购较短事件窗内受到市场积极追捧,获得了较高的累积超额收益,然而并购公告后股价却呈现"反向修正"态势,其财富效应在较长事件窗内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邵军  王洁婷 《会计之友》2008,(28):30-33
本文以中粮集团的一系列并购活动为案例分析的对象,采取事件研究的方法,通过计算企业并购前后的超额累计收益率来检验中粮集团并购事件对其长期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粮集团的一系列的并购行为服从于集团整体战略,基本上提高了企业的长期绩效。  相似文献   

7.
刘锴 《财会月刊》2012,(24):67-69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不同支付方式下收购公司的短期财富效应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股票支付的收购公司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且显著优于现金支付方式下的超额收益,但仍然存在控股股东在并购活动中利用股票支付手段进行掏空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源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则依赖于资本市场有效性.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综合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并对不同研究方法和分析指标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并购能给并购企业股东带来超额收益、提升企业价值,但盈余指标提升不明显,研究方法不同导致研究结果迥异;我国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半强式有效,研究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局部适用,盈余指标不适用;对于总体并购事件以及不同类型并购,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中的自由现金流与EVA指标分析结果一致,事件研究法可以被使用;对于是否关联交易的并购绩效研究结论则相反,市场存在“关联交易恐惧”,事件研究法不适用.  相似文献   

9.
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兰 《企业经济》2006,(7):129-131
本文将并购活动分为三种类型:股权收购、资产收购、股权转让,并且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宣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在这三种类型的并购中都存在显著的正的超额累计收益,吸收合并类的收购企业在宣告期内的超额累计收益为负,但没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对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排除了目标公司的行业因素。最后阐明并购后两年内目标公司的业绩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收购兼并后对主并企业的长期超额收益为负。对公司并购后( 1, 12),( 13, 24)和( 25, 36)时间段的CAARs和BHAR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三年的长期超额收益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3年至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多元化并购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并购存在溢价现象,市场反应显著优于相关并购(累计超额收益率高出2.4);我国国有企业(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多元化并购不存在溢价现象,市场反应与相关并购没有显著差异;我国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更易实施多元化并购。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多元化的内部市场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3年至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多元化并购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并购存在溢价现象,市场反应显著优于相关并购(累计超额收益率高出2.4%);我国国有企业(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多元化并购不存在溢价现象,市场反应与相关并购没有显著差异;我国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更易实施多元化并购。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多元化的内部市场理论。  相似文献   

13.
肖晗 《财会通讯》2013,(10):102-104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对2012年8月康恩贝制药并购伊泰药业的案例中并购方公司的绩效进行了研究,评价并购交易的短期绩效。同时分析并购方公司并购后的长期绩效。结论显示:短期并购交易能为并购方公司带来超额收益,对公司业绩提升有利,但长期绩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自创商誉的标准之一是看其是否拥有实现超额收益的能力和实现的超额收益,验证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自创商誉,应该是看它实现的收益是否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收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下不断加快,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当前国际化进程的主流。文章以腾讯公司为例,以事件研究法为主、财务指标法为辅,分析其并购Sumo Group的绩效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并购日前后十天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最终的数值是正向的,腾讯公司的股东由此获利,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市场绩效。因此,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可以为同类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研究方向:一是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财务绩效;二是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三是企业并购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下面,笔者将分别对这三个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述。一、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财务绩效(一)并购企业财务绩效1.正收益Satish Kumar,Lalit K.Bansal的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使并购企业产生长期的协同效应,获得更多的现金流,形成更多的、多元化的业务,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肖晗对2012年8月康恩贝制药并购伊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资大型商业银行也加速了国际化进程.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以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和阿根廷标准银行为例,对并购公告的资本市场反应以及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变动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两次并购对并购双方都带来正向超额效益,但短期内对盈利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中资大型商业银行应着眼于长期收益,积极海外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已有研究大多认为并购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但针对并购方并购绩效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不同结论,且现阶段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多数使用单一方法,未从短期经营和长期经营的角度综合评价,对连续并购绩效的研究也较少。为了研究并购方连续并购绩效变化情况,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从实证角度对华电国际在2010—2014年间的连续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并购在短期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为华电国际股东带来的财富增加是显著的;(2)并购的长期绩效不断提高,华电国际各项能力获得平稳提升,观察期内随着经验的增加学习效应逐渐显现,验证组织学习假说。  相似文献   

19.
胥朝阳  李怡楠  赵晓阳  李子妍 《财会通讯》2021,(12):111-117,122
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政府鼓励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剥离重组、混改重组等多种手段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文章以央企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财务指标法与事件研究法分析连续性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食品通过连续四次资产剥离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改善了财务绩效,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短期超额收益,总体实现了战略聚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梅 《财会通讯》2014,(11):87-92
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张,短期内实现资本大幅增值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开历史数据,运用市场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2006-2011年间首次发布并购公告的405家A股上市公司的520个并购事件样本的股东财富效应。结果证明,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并未给股东带来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行业因素对多元化并购短期绩效存在一定影响;在剔除行业因素后也没有给股东带来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同行业并购与多元化并购绩效实质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50%之间时,多元化并购随股权集中度提高,短期绩效下滑;同行业并购短期绩效随股权集中度增加而提升。国有性质与短期股东财富效应正相关,但对同行业并购统计上显著,对多元化并购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