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003—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现实分析和实证检验剖析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现实分析中,盈余管理同企业投资低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为避免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内生性,文章将盈余管理的滞后期作为工具变量进一步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投资低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稳定性检验。通过分析发现,盈余管理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降低了其投资效率。与此同时,文章发现由于异常值存在,OLS回归分析的结论可能有偏;将异常值处理后的OLS回归分析以及GMM回归分析的结果支持盈余管理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低效率的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会导致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大客户经济联系更强时,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并且,当供应商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大;当供应商为非国有企业时,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更大。最后,研究表明,大客户盈余管理会使供应商企业投资与未来业绩的关系减弱。该研究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孙隆 《财会通讯》2013,(11):29-31
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深交所主板A股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则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越严重,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程度越低,并对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及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盈余管理动机理论,本文发现盈余管理中的避税动因成分会缓解融资约束,并对投资效率产生异质性经济效应。本文选择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在低融资约束组,盈余管理的避税和非避税动因成分均会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而降低投资效率;随着融资约束收紧,避税动因成分会产生一定的正效应,但整体外在表现仍为企业总盈余管理降低投资效率;当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时,避税动因成分会产生显著强的正效应,甚至会超过信息质量下降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进而整体表现为总盈余管理提高投资效率。因此,对于深陷融资约束的企业来说,应当进行适当的避税动因型盈余管理来维持企业发展。投资者也可利用此项策略,作出更加科学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姜鑫 《财会通讯》2021,(15):41-44
本文以2009—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风险投资、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企业相比,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同时审计收费也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投资通过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而降低审计收费,真实盈余管理在风险投资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此外,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越高,被投资企业的审计收费越低;相比单一风险投资,联合投资支持的企业审计收费更低.  相似文献   

6.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费用的确认口径和时间存在差异,使得在此基础上计算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存在背离,从而产生会计—税收差异(简称"会税差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会税差异"不仅反映的是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不同,还有可能反映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将其作为盈余管理的特征指标。文章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会税差异"与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会税差异"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发生非效率投资现象,且在投资过度的企业中,不同产权性质下"会税差异"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会计准则制定者评估和完善现有准则以及证券监管者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投资机会集、内部控制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加,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将显著减弱;加入内部控制治理机制之后,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使得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弱;在进一步加入市场化进程和产权属性之后,投资机会集与内部控制的交互作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只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显著,并且这一效应只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8.
闫华红  许倩 《会计之友》2012,(20):96-99
文章以2007—2010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分成国有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两组,采用经典的Vogt模型对样本进行非效率投资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过度现象显著的存在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与此相反,我国非国有上市公司呈现出显著的投资不足现象。另外,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不存在由于融资约束导致的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2007-2014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大幅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盈余波动影响盈余持续性。进一步通过划分时间窗口、计算盈余变异系数,研究发现过度波动将导致现金盈余的持续性被破坏,在盈余波动较小的时间窗口中应计盈余与现金盈余的持续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大幅度变动是影响同一时间窗口中盈余波动幅度的重要因素:相比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企业在某个年度规模的变化幅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盈余波动加大;当企业规模在某个时间窗口中不存在较大变化时,在该时间窗口前出现的融资可以减弱该时间窗口中的盈余波动。  相似文献   

10.
从债权人信贷风险防范视角出发,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探讨我国转型期经济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对债权人信贷期限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增加会对债权人信贷决策产生干扰,造成信贷期限延长、信贷风险增加,且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引入外部治理机制后发现,审计意见在盈余管理和信贷期限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即非标准审计意见会削弱盈余管理对债权人信贷期限决策的干扰;在经济后果方面,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获得的长期贷款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恶化、代理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对企业投资效率、创新水平和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债权人保护机制、提高银行信贷风险治理水平和创新综合监管模式,进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建议提供有益指导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钢铁行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公司数超过全样本数的一半,而且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更为严重;在影响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众多基本面因素中,现金流、企业规模、债务期限结构和销售额增长是影响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最基本因素;资产负债率、企业年龄和资产增长率与非效率投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丽娜  郭威 《财会月刊》2023,(10):50-57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短贷长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贷长投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发现短贷长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在两者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短贷长投会加剧偿债压力,刺激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恶化会计信息质量,导致信息不对称与代理冲突加剧,进而负向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剧过度投资降低投资效率效应在低融资成本组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显著,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短贷长投可以缓解投资不足。本研究有助于强化对短贷长投利弊的认识,并对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有明确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11—2014年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156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就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大背景下,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国有性质企业问题较非国有企业更为严重;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非效率投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股权制衡与非效率投资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动态投资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EA-Malmqusit指数模型对4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9-2013年间的动态投资效率进行有效评价,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投资现状呈现为企业之间的投资效率差异明显,行业内部动态投资效率不稳定且效率相对低下。经实证研究发现,房地产企业的动态投资效率受技术变化影响明显,房地产上市公司需要审慎自身的投资规模,制定合理的投资模式与经营战略,在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变化及进步的思路中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使企业得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KZ指数衡量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利用Richardson模型衡量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并且在此基础上检验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进行更深一步分析。研究发现,我国A股上市公司广泛存在融资约束和非效率投资问题,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更严重且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2012—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内部控制、非效率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其中投资不足更为普遍;内部控制与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表明内部控制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可以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提升企业价值,保护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行之有效的投资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现实中有诸多问题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非效率投资问题广泛存在。文章选取沪深两市2011—2014年间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且投资不足的现象多于过度投资的现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终极控股股东能够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而高质量的盈余信息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影响终极控股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以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增加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而两权分离会诱发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会加剧过度投资,并增强两权分离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性;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够减少过度投资,且在自由现金流较多时,削弱效果更强;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与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呈现协同效应,共同抑制过度投资;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够减少两权分离导致的过度投资,且在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企业,治理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