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风险决策论和博弈论,对毒品走私者的风险决策、走私者与禁毒局之间的博弈,以及走私团伙之间的"黑吃黑"现象进行了分析,力图剖析毒品走私背后的经济学动机.对毒品走私的行为经济学分析,将为治理毒品走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证券欺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经济学分析及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结论是:当监管加强,欺诈的预期成本增加,欺诈上市减少,反之,欺诈上市增加;当一股独大时,市场监督容易失效,便产生持续信息披露上的欺诈行为,此时,社会公众股东承担的总成本是无欺诈条伯下的代理成本与受欺诈导致的成本之和;监督失效时,削弱了诚实公司潜在的长期融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欺诈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受处罚量与其欺诈行为量的相关度很差,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王全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09-11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信用卡犯罪活动正在向中国蔓延,一些地方伪造信用卡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保障金融管理秩序和信用卡市场的有序发展,防止信用卡诈骗活动的蔓延,必须对伪造信用卡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主要讨论了伪造信用卡犯罪的构成要件、处罚原则以及既有"伪造"行为,又有"使用"行为如何定罪处罚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股票一级市场的投资行为是由一级市场认购成本、二级市场预期收益和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投资效用共同决定的。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制度安排上的种种缺陷导致了投资行为的异化。要规范投资行为就必须进行制度矫正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偷述个人所得税问题与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稽查成本、处罚标准、税率及纳税人内疚成本等因素相关。税务机关提高稽查概率,提高处罚标准,加强纳税宣传是防止和减少偷逃税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比较及其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广东 《经济与管理》2011,25(11):54-58
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分别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虚拟经济具有不确定性、流动性的特点,其理性计算的准确性远不及商品市场,当市场冲击到来时,由于市场信息以及知识结构的限制,大多数的套利者会采取从众行为,结果形成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将初始的冲击多倍放大,演化为蝴蝶效应,最终通过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要想挽救经济危机,国家干预实为必要,干预的重心应从应急干预转向预期管理,预期管理应是预防金融危机形成羊群效应与蝴蝶效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提高投资者的预期效用。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发挥公司内部治理和政府监管双重机制加以防控。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相互作用,改善公司治理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内部途径。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外部途径是政府监管,现阶段应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其违规成本远远大于违规收益。  相似文献   

8.
以往内部资本市场研究以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为重点研究对象,而本文则侧重于内部资本市场对资金成本的影响。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资本市场经营业务多元化能降低资金成本,分部与子公司数量同样能降低资金成本但不显著。而在内部资本市场交易方面,随着交易性质的不同,对资金成本影响也不同。政策意义是: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大力培育内部资本市场以降低代理成本与资金成本,同时要建立制度规范内部资本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投资者的反馈型交易策略和学习机制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演化的.首先,运用Markov链方法刻画了反馈型投资者的信念更新机制;其次,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正反馈及负反馈这两种交易策略在市场中的演化;最后,构建了市场由基本面投资者和反馈型投资者构成的风险资产价格演化模型,分析了基本面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对其套利行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基本面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较大时,其套利行为受到限制,持续预期交易者在与基本面投资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并逐渐将基本面投资者和反转预期交易者赶出市场,使得资产价格持续偏离基本价值,持续预期交易者的财富逐渐增加,而基本面投资者的财富急剧减少.本文提出的模型为泡沫及反泡沫产生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同时表明,市场监管部门应尽力减小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道德责任和企业的道德血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与道德、企业与伦理并非毫无关联,而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合乎道德的行为是市场有效运作的前提,也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伦理问题是企业生存的深层次问题。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经济行为必然涉及一定的社会关系,必然体现为伦理问题。要想使企业具有道德血液,一是要加大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用他律的外在机制保障企业的"道德血液"不至枯竭;二是要建立以企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打造具有"道德血液"的造血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善文 《商周刊》2011,(20):29-29
在通胀见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也许是市场最为危险和困难的时刻;随着通胀趋势确认、资金成本下降、政策紧缩及紧缩效应结束,以及经济基本面预期改善,市场最终会出现恢复性上涨。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学视角看,腐败行为的发生是基于“预期成本-预期收益-风险”的权衡分析,腐败的预期成本越小,预期收益越大,被查处的风险越小,腐败分子就越容易作案。因此,提高腐败的预期成本,抑制腐败的预期收益,增大腐败分子被查处的风险,是打击与治理腐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席佳  张璇 《经济前沿》2009,(12):35-43
本文将行为金融学中的DSSW模型引入房地产市场,通过建立一个单期竞争性的DSSW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噪声交易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噪声购房者的噪声预期对我国的房市成因的影响机理。最后,本文利用2000年~2008年青岛房地产市场的样本数据对研究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简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各地政府打着文化招牌大兴土木工程行为的背后,有着支持其行为的动因:个人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使本身就具有理性倾向个人的官员的道德标准与公众服务意识受到了极大挑战。因此,应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增加建立"文化工程"的成本,减少此类行为;为达到这一目的,最优途径是从现行的制度和规则入手来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增加建立"文化工程"的成本,减小其此类行为的可行性,最终规避此类行为。  相似文献   

15.
非均衡条件下房地产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是一非均衡的市场,特殊的市场性质和独特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既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不能单纯的依靠供求关系,还必须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调控房地产的供应数量与供应结构,引导经济预期.纵观供需两方面,在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中,成本价格是价格变化的基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与购买欲望是决定因素,而国家的政策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房地产发展的全过程.房地产的价格也在市场机制和预期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6.
聂亚珍 《经济论坛》2007,(20):58-59
一、农民工的市场均衡预期模型 劳动的供给来自于劳动者家庭部门,对应于特定的工资率,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是由劳动者的选择行为决定的.这里,劳动力供给为农民工就业预期,其函数为Ls=(I,S).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购并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一个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并是一种进行成本-收益比较之和一组新契约代替旧契约的投资行为。预期收益是否大于成本是购并方行为选择的依据。我国公司购并行为受到了来自契约双方当事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目标公司利益倾向的约束,并由于我国特定的制度背影和市场条件而产生了特定的收益和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公司购并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它不仅是购并方行为决策的依据,它的解还是取得购并成功的条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在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其基本的作用机制在于声誉效应,忽略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压力效应。本文以股东大会投票为契机,选取2013—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股东大会选举独立董事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试图通过检验股东大会投票得票率与独立董事异议行为之间的关系来验证压力效应之存在性。研究发现:股东大会投票得票率越低,独立董事异议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大、数量越多,表现为压力效应;进一步对压力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揭示,股东大会投票得票率较低的独立董事所在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外部舆情压力和监管压力,进而促使独立董事异议行为增加;当第一类代理成本或第二类代理成本水平较高时,较低的股东大会投票得票率对独立董事异议行为的压力效应显著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压力效应是中国情境下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不仅为检验压力效应的存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同时也丰富了股东大会治理的相关文献,为鼓励股东积极参与企业决策、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注解。  相似文献   

19.
现有信息披露机制决定了季度内基金投资行为不可观测,这导致了基金及投资经理的委托—代理行为,强化了基金短期炒作和投资风格轮动动机。本文借鉴Kacperczyk、Sialm和Zheng(2006)定义的"收益差值"指标,用以衡量基金的活跃交易收益及隐含成本,采用拓展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30只股票型基金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收益差值"指标对基金超额收益贡献明显,进一步采用市场周期虚拟变量说明基金交易活跃程度呈现周期性趋同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加剧市场波动,其内在根源在于现代金融理论中资产定价理论假设与投资者行为的背离。  相似文献   

20.
羊群效应对股指波动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影响是行为金融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浦发银行股票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羊群行为的程度作为度量羊群行为的数量标准,通过建立ARCH模型,对浦发银行股票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浦发银行股票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其次,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羊群行为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股票的羊群行为程度与股票指数波动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