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浙江外贸大省的崛起是中国贸易大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回望浙江外贸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认真研究“浙江外贸现象”,深入探寻“浙江外贸轨迹”,全面总结“浙江外贸经验”,可以从浙江外贸大省崛起的背后得到开启“中国贸易大国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以打造外贸强省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外贸工作的关键。要通过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浙江外贸增速迅猛,长期存在贸易顺差,其发展轨迹具有地域性和集群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浙江外贸在制度安排、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浙江外贸现象”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君英 《浙江经济》2004,(12):18-19
发展加工贸易不仅能在数量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新的扩张,更能有效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是巩固浙江贸易大省地位、打造贸易强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出口货源调拔省发展成为全国外贸出口大省。从不同的角度,对30年浙江外贸发展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如从外贸规模来划分,浙江外贸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全面自营出口到1995年进出口突破百亿美元.为初始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从1995年进出口百亿美元到2005年进出口跃上千亿美元平台,为规模扩张阶段;从2006年起,进入了千亿美元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6.
双溪 《浙江经济》2002,(11):8-9
国有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历来被看作外贸经营领域内的“三驾马车”。而随着国内首家私营外贸企业——浙江绍兴县炎中贸易有限公司的出现,“三驾马车”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炎中”何以让“幸运之神”率先光顾?“炎中”在浙江乃至中国外贸体制变革、再创浙江外贸机制新优势中有何启示?本刊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炎中”。  相似文献   

7.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浙江经济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继续领先全国,从“中小企业大省”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强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浙江“无”中生“有”,把“资源小省”建设成“经济大省”,靠的是创业创新的智慧,靠的是浙江精神的驱动。步入新一轮发展,资源约束普遍趋紧,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浙江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依然要靠创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依然要靠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9.
浙江推进城乡一体化对策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2004年3月。由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联合向全国招标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今年是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为了及时交流研究成果,本刊将在“前沿报告”栏目中.摘要编发其中一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别感谢省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实现浙江外贸出口的新飞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菲 《浙江经济》2005,(4):22-25
在未来的发展中。浙江外贸出口要以效益为中心。继续推进贸易主体、市场、商品和方式的多元化。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加快民营经济对接外资的进程。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外资、外经和外贸的联动中实现浙江外贸出口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1.
浙江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型外贸生产企业。98年,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55亿元,产品销售1.65亿元,出口创汇1716万美元,利润1051万元。99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已先后荣获“浙江省、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全国供销社三连冠大型工业龙头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2.
徐水根 《宁波通讯》2009,(12):21-21
座落在象山港畔的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简称浙江船厂),是目前全省“最大规模造船企业”,也是省“百强企业”、省“工业龙头骨干企业”。面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船舶业格局的急剧变化,该厂充分发挥企业转型升级的活力,紧紧抓住船市好的机遇,在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浙江已成为我国的外贸大省。但是,由于长期维持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浙江外贸发展正面临比较优势升级迟缓、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频发和资源环境约束紧张等严峻形势。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实现浙江外贸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内河和海洋资源都十分丰富,实现通江达海、协同发展,将形成航运整体优势,辐射长江流域、面向全世界,充分发挥出浙江市场大省、外贸大省的优势。浙江交通运输部门以这种信念在嘉兴、丽水等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浙江“无”中生“有”,把“资源小省“建设成“经济大省”。步入新一轮发展,资源约束普遍趋紧,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浙江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永葆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根本的出路就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首季经济运行情况往往是全年经济走向的风向标,今年的首季经济形势更是影响着“十二五”开局。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虽然经济增长或相比上年小幅放缓,但工业、投资增长平稳,外贸和消费也基本平稳,一季度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就是“稳”,经济正在继续向市场为基础的新一轮可持续增长过渡?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经济》2009,(6):73-74
外贸大省广东的外经贸、海关、税务等部门将在6月下旬首次以“一站式服务”的方式,通过优化程序、提供便捷手续等办法,推动当地众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企业更快、更好地“转内销”。  相似文献   

18.
叶昕 《开放潮》2003,(2):27-28
外经贸部近日公布2002年全国外贸进出口十强省市名单,广东省以2211.05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5.6%)位居中国外贸十强省(市)之首。 广东的外贸出口总额多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至2002年,广东已连续17年高居全国外贸大户“排行榜”榜首。因此,2002  相似文献   

19.
吴培力 《浙江经济》2007,(16):40-42
出口和进口分别从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两者不可偏废。要增强对进口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改变“重出口、轻进口”的传统意识,彻底改变外贸即出口的片面认识,树立进出口并重的现代意识,恰当处理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统筹进出口发展全局,努力实现区域进出口贸易协调联动、相对平衡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广东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过渡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已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发展为外贸大省,建设外贸强省是广东的重要目标。全文探讨了作为外贸强省应具备的条件和具体标志,提出了广东当前应当处理好的四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