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中的农民常遭到歧视性待遇,被视为"愚昧无知"、"低三下四"、"贫穷落后".农民所以成为弱势群体,与国家、社会对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有直接关系.他们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权益保护、社会竞争力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弱势.以庞德的利益学说为视点,分析保护农村弱势群体的理论来源,对我们探索对农民保护的法律对策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最近到农村调研,与农民交谈中总体感觉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比之于过去有较大改善,他们非常感谢共产党的惠农政策,感谢党和国家为他们免除了两千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但是,在各种社会权益、经济"蛋糕"的分享和分配当中,农民的"天平"仍处在"往上翘"的一端,相当部分农民仍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五种人".  相似文献   

3.
谁是农民?     
当我们今天理直气壮地为农民讲话、替农民谋利益的时候,我们所说的农民应该是,也只能是,作为中国最大弱势群体的农民;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是站在当前仍然留村务农的普通农民百姓,以及虽然进城务工经商,但仍未能体面地在城市安居的农民工的立场上。不能用"抽象的农民+抽象的权利"来讲所谓"普世大字眼",而要真正设身处地为仍处在中国社会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人考虑。让他们生活得体面而有尊严,让他们即使收入不多,也仍然可S以保持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这样一群人不客忽视,他们虽然在先天或者后天上身体上有缺陷,但是却依然积极努力。然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就业培训,医疗康复,保障维权,教育,文化娱乐是怎样进行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大连市的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日益快速发展,人民生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然而,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不少人或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或因贫困而读不起书,或因身体缺陷而陷入困境--他们就是社会上所谓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而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来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日益快速发展,人民生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然而,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不少人或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或因贫困而读不起书,或因身体缺陷而陷入困境——他们就是社会上所谓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而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来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统筹的道路上,农民工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首次将"新生代农民工"提法纳入中央正式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些以"80后" "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80后"、 "90后"作为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与理解他们时,他们却己经逐渐开始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慢慢步入社会.然而,像他们这样一群与我们有着相同相仿年龄,却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的人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为城市建设做着巨大的贡献的日子里,是否过着与他们所做的贡献相符的工作,或者说他们的生活是否融入进了他们工作奋斗的城市,这些问题都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即人的组成体,形形色色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的特殊群体。而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常常受到来自相对强势一方的侵害,由于资源优势或生理差异原因,这些侵害极易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刑法作为对人的行为产生激励的制度,确实起到了预防、调整的效果。但"中国刑法学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热烈而积极的,作为公民权利保障最后防线的刑法学研究不免滞后了"。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又出现了许多且扮演者非常重要社会角色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需要刑法进一步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2,(1)
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下,资本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本性,成为资本家首当其冲的问题,而由此造成的"外部不经济"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更不会为了修复"外部不经济"问题而主动买单。在这样的社会价值观指导下,资本逻辑就由人与人的关系转变为物与物的关系,生态问题随即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顽疾。对此,作为一种理性的生态哲学,生态理性强调整体性的理性,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理性就成为解构资本主义外部性问题或外部不经济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0.
秦洁 《开放时代》2013,(3):153-167
在熟人社会,有关人际交往的"忍"往往与人情、面子、关系相关联,而在都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与都市人的群际间冲突语境中的"忍"离不开成员对群体的身份归属问题。对重庆零散人力搬运从业者的研究考察了"棒棒"在城市生活中面对排斥和不公正待遇时的应对心态,分析他们以忍受御气的工具性和策略性,揭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忍"这种消解人际冲突的心理平衡机制对于"棒棒"这样的都市底层群体的意义和内涵,一方面深化了"忍"的相关心态研究,另一方面提出并尝试以"忍"的视角来开展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雯 《经济问题》2002,(12):26-28
弱势群体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层分化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改革的必然结果。分析弱势群体特征,明晰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最终归结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是社会政策的调整。但各种非政府组织、团体乃至个体的力量,都是扶助弱势群体所必需的。只有这样,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带来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已经逐渐形成,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今天的中国弱势群体包括多个各具特征的人群,他们在生活、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困难,他们的困境日趋显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朱镕基总理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强调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援助,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由此可见,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这个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弱势群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对于弱势群体,往往法律都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保护。目前,分析我国的司法机构和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以发现,针对我国弱势群体的诉讼和司法救济的现状并不理想。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弱势群体从法律方面进行定义,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分化,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试图通过对街头劳动力市场中力工群体的调查研究,描述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流动趋势,揭示了他们缘何徘徊于街头,并且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农村老人作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农村社会生活转型之际,其生存状况逐步呈现社会身份边缘化和经济能力弱势化等"去价值化"和"去道德化"趋势。基于主体论视角对欠发达区域农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实践的考察,解析其日常实践中建构自我生存保障的实践方式及其生存意义,以此透视在国家和社会离场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欠发达区域的农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实践呈现出的困顿与无奈,在他们被动的自我生存保障实践背后是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深度缺位的社会现实。他们的自我生存保障实践将给当前农村养老格局带来较大影响,这些现象应是我们当前对农村老人应给予的现实关怀和理论聚焦所在。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转型成本.不可避免地逐渐产生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城市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中,不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的人。弱势群体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经济上的匮乏。文章就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国家是否文明,一是要看这个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二是看这个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程度。三是看这个国家在国际上能否能够坚持公平正义。可见,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标志首先更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大部分是农村家庭出身,有时,父母大半生的积蓄也无法支付其受高等教育的费用,甚至出现受教育返贫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伤害了莘莘学子对知识的热忱,也加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鸿沟,不利于我国社会形态发展,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程度。所以为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更进一步,为更好的实现我国社会文明的最大化,加快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和最基本的国情.同时,农民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权利的贫困,他们的权利保障问题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根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尤其是要关注农民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问题,而组建农会对保障农民权利、发展农村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蚁族",是青年学者廉思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代表着一群受过高等教育、但又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年轻人.他们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城乡结合部都聚集着这样的人群,总数上百万人.  相似文献   

20.
李嵱 《经济改革》2010,(4):18-2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秦岭深处便走进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当中有诗人、画家、艺术家,也有居士和修行者。他们远离尘世,在山上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但他们的影响却像山上的泉水一样流向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