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体制症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治理效应,以及股权融资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之间都具有互补性,因此,将企业股权融资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以及债权融资的硬约束与股票融资的投票权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融资结构对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不可缺少的。目前我国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并没有有效发挥出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代理成本都较高,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处于弱化状态,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存在的体制症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我国债务融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债务融资软约束的成因,认为偿债保障机制的不完善、银行监督作用的缺失、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缓慢以及经理人市场的缺失是我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弱化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各项成因提出加强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先股权融资、后债权融资、最后内源性融资这一有悖于西方财务理论与实践的融资顺序。本文从直接动因和根源动因两方面予以剖析,并在公司治理、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啄食顺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早日实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2003~2005年的平行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公司综合绩效指标,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债权治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证明负债结构对治理表现出无效性.因此,文章指出应当采取深化国有银行的公司化改造,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等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融资模式一般有两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包括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债权融资包括向外部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公债.这两种模式的融资的比例关系,就构成了企业融资结构.根据我国目前企业融资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做好优化融资结构,提升企业的治理效率.这就要认真改革,规范股权融资机制;发挥债权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资本构成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与依据,公司治理是资本结构的表现和结果。企业融资结构不同,由融资结构所制约的治理机制也势必不同。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两种外源融资方式都存在治理弱化的现象,即债权融资下的债务约束不足与股权融资下的股权弱化。股票的投票权和债务的硬约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地位。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债权人的治理作用,防止内部人控制,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刘学华 《特区经济》2008,(10):112-114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1998~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管理者自利与债权治理均显著地负向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由此得到的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两个启示:一是加强对管理者的约束,有效激励管理者;二是完善债权治理,使债权对企业管理者形成"硬约束"。  相似文献   

8.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是企业外援性融资的两种形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具有互补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会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目前我国应改革企业债券发行的相关机制,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融资管理,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关于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选择的观点尚未统一。很多学者指出,在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远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李向阳(1998)认为,仅考虑现金支出,上市公司除去支付股利和税收之外,基本上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而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红利水平的高低又是无约束力的,致使一部分上市公司近乎在股市上免费融资;黄少安、张岗(2001)则计算出股权融资成本率为2.42%,  相似文献   

10.
近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频繁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在几乎卖空限制的条件下,本文从异质信念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融资工具选择和融资规模的影响.具体地,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A股再融资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超额收益波动率和超额换手率作为异质信念的替代变量,采用单变量分析、Probit多元回归和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房地产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股权融资;无论是用股权融资还是用债权融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均和异质信念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谢婉丽 《特区经济》2011,(3):110-111
运用DEA评价方法中的C2R模型,选取2008年和2009年54家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仅17家公司的公司债发行效率相对有效,总体则处于相对低效状态。进而提出了提高其公司债融资效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琳  郑建明 《科学决策》2015,(11):35-50
以2002 - 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宗教因素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包括公司的债务融资规模和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两方面。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受的宗教影响程度与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是负相关的关系,在宗教影响较为浓厚的地区,上市公司总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比较低,说明这类公司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而且更倾向于采用短期债务融资的方式。进一步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所处的地区治理环境会强化宗教因素与公司债务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常兴仁 《特区经济》2011,(7):121-123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核心要素之一。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具有特殊的行业规律。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在董事会治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经验性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在总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董事长与总经理职责不清、声誉激励与职责激励缺乏、独立董事聘任合理流程缺失等问题,应引起公司内外部相关治理机构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沪深股市的电力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债务约束机制和自由现金流量相互关系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电力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和债务在抑制过度投资中的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电力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但和自由现金流的关联度并不显著;(2)公司治理特征变量与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3)债务约束效应在发电行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蔡玉龙 《特区经济》2011,(10):117-118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具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低的特点,这将产生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的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需完善保护中小股东的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声誉约束机制,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朱昊然 《特区经济》2014,(4):120-123
依据CSMAR数据库中房地产、工业、公用事业、商业和综合类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资料,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仅在商业类公司样本中显著,在其他行业样本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宏昌 《特区经济》2007,224(9):107-108
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构成为解释变量,使用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考察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而国家股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法人股东在中国的公司治理可能会承担至关重要的责任,大型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权性质分类的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飞轮  张海鹏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16-118,115
文章在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检验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没有起到抑制经理代理成本和提高公司绩效(公司价值)的作用,没有发挥积极的治理功能;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apital structure and profitability of the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Ho Chi Minh Stock Exchange (HOSE) and the Hanoi Stock Exchange (HASE) in Vietnam by estimating their debt ratios and return rates using the three-stage least squares method applied to the 2006–2011 samples of 435 listed companies.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 capital structures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matched the features of standardized corporate financing theories better than thos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Vietnamese enterprises. Second, weak corporate governance due to insufficient monitoring by creditor led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borrow excessively in the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boom. Third, the state-controlled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HOSE are likely to have an advantage over other companies in accessing loans and earning profits, even after the boom period. Fourth, while foreign-affiliated companies were not substantially more profitable during the boom period, they were more profitable in the period after the boom because of bett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forming the Vietnamese market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 that ensures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independ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enhances financial openness, and increases the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companies, including those in the banking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