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银行机构大型化、全球化、全能化的趋势明显,各国均力图通过并购实现本国银行业竞争优势,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国有银行均衡的组织制度无法与非均衡的经济发展相匹配,对旧有的金融组织体制框架的扬弃,极大激发了银行业变革的内在动力,同时为应对加入WTO后的外部挑战,都要求中国银行业在规模效率上的改进,而银行间的并购对从总体上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能力有特殊意义,本文对我国设立银行持股公司的模式作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1,自引:3,他引:108  
中国于 2 0 0 1年 1 2月加入WTO ,5年之后必须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国的银行一直以大量不良贷款和效率低下而著称。尽管在逐步改革 ,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由国有银行主导并形成垄断控制。怎样提高效率是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成功的关键。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银行效率 :所有制改革和硬预算约束。本文使用了 2 2家银行 1 995— 2 0 0 1年期间的一组数据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究了所有制结构和硬预算约束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 ,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 1 1 %— 1 8% ;面临硬预算约束的银行的绩效比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本的银行好。本文结论的重要意义是 :在加入WTO 3年后的今天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曲桐凤 《经济论坛》2003,(10):67-67
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对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加以浅析。一、WTO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第一,有利于引进外资,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加入WTO后,外商投资企业将抢占中国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对银行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大大增加。同时,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后,外资银行将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进入中国金融市场,银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这将进一步改善吸引外商投资的金融服务环境。第二,有利于促进中资银行改革,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外资银行大多是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长期国际竞争中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当前国有银行战略引资的改革背景,构建银行业混合寡占、国有银行混合持股的古诺竞争均衡模型,研究认为战略引资后的均衡股权结构与国有银行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及私有银行数量密切相关;国有银行政策性负担与私有银行的经营绩效正相关,但从整体来看则损害了社会总福利.另外,政策性负担不影响市场可容纳的最大银行数量,但会影响达到这一数量时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刊》2005,(7):44-47
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底,12家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中小银行),总资产已达到47000亿元,约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5%。然而,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来临,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非常时期。监管、股东和市场的约束日益提高;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背景,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管理授权入手构建了银行业混合寡占、国有银行混合持股的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分析国有银行为达到既定目标如何选择国有控股比例及适当的管理激励合同。研究表明,国有银行会选择利润收益合同作为占优管理授权,而放弃相对表现激励合同;当国有银行将最大化社会福利作为目标时,国有银行成为市场垄断者,私有银行被挤出市场;仅在利润收益激励合同下,国有银行将最大化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之和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绩效生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中国银行业转型和开放的双重背景下,选取四大国有银行与十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994~200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中国银行业的绩效生态以及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绩效差异的决定机制,从比较中寻找差距,探讨国有银行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国有股比重应该怎样选择呢?本文通过引入我国银行业的古诺竞争均衡模型,发现国有银行的社会性负担影响着国有银行的产出、成本、目标函数以及国有银行与其他类型银行的边际替代率,并通过国有银行的利润与社会总福利相关联,通过国有银行的总收益影响着政府政策目标函数,并集中体现为对国有银行中国有股份比重选择的影响.当国有股份的比重取0或1两个端点值都无法使得社会总福利和政府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均衡值,最优的国有股份比重应来自于(0,1)的区间解.同时,模型还发现:随着国有银行中国有股份比重越大,国有银行经营决策受政府政策目标影响的程度也就越高,因而所承受的社会性负担也就越重.因此,为降低社会性负担对国有银行的负面影响并最终解决国有银行的控股权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提高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上篇说明,目前,两个新古典理论缺陷使得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推导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从而使得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并在变量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推进了对市场价格理论科学基础的构建。下篇,将从社会效用劳动均衡推导出需求曲线;在此基础上,构建马克思基础的市场价格理论,并且说明:短期市场均衡价格是边际劳动耗费的表现形式。长期市场均衡价格是部门平均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形式,即,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12月起,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国有银行改革刻不容缓。WTO极大地改革了中国国有银行未来运作的环境,并为其内部调整设定了时间表。为了迎接WTO的挑战,国有银行改制上市问题也由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WTO的挑战与银行业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健全的经营体制、丰富的融资品种和良好的人才结构,给我国整体竞争力较为低下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银行业要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和融资模式改革,充实资本金、培育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服务,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努力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After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WTO) in December 2001, China was given 5 years to completely open up its banking market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hinese banks have been renowned for their mounting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low efficiency. Despite gradual reforms, the banking system is still dominated by state ownership and encapsulated monopolistic control. How to raise efficiency is a key to the survival and success of domestic banks, especially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wo important factor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raising efficiency: ownership reform and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This article uses a panel data of 22 banks over the period 1995 to 2001, and employs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hard budget constraint on efficiency.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nonstate banks were 8–18% more efficient than state banks, and that banks facing a harder budget tend to perform better than those heavily capitalized by the state or regional governments. The results shed important light on banking sector reform in China to face the tough challenges after WTO accession.  相似文献   

13.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reform since the country'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as yielded remarkable success. The major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have improved thei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signs of changes in their financial results recently. The expanding debt of non‐profitable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raises a question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vious reform. Considering that the competition among banks will become severer with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under slower economic growth, the banks and supervisory authorities must continue to make greater efforts towards further refo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ank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4.
中外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银行业经历了渐进开放和探索的过程 ,己基本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 ,国有商业银行为骨干 ,中小股份制银行并存的局面。加入WTO以来 ,银行业作为我国重点开放行业已经开始受到冲击 ,中外资银行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由于竞争优势的不同 ,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并与国外同业加以合理比较 ,寻找差距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Impact of China's WTO Accession on East A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ndustrialized and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NIEs) in East Asia will benefit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 and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in the region may incur small welfare losses. China will increase its demand for high-end manufacturing products from Japan and the NIEs and farm products, natural resources, and manufactured goods from developing East Asia. New foreign investment may flow into these expanding sectors. The overall impact on foreign investment is likely to be positive in the NIEs but negative in developing East Asia. The NIEs may face heightened competition in global markets as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hifts into high-end products. (JEL F11 , F13 , F15 )  相似文献   

17.
国有银行面临着中国入世后外资银行的强大挑战。在中国银行业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将会形成一个双方竞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国有银行在同对方全面竞争前调整自己,适应新对手、新环境的难得机遇。本文分析了竞争初级阶段的特征及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并阐述了发挥国有银行竞争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是否在系统中内生出异质于国有产权组织的竞争因素,区分了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系统的两种演进形态:梯状演进和权状演进。指出社会经济系统以何种形态演进取决于国家在一定的现实约束条件下对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费用和不界定产权的内生交易费用之间的权衡。面对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的竞争,我们要坚持国有银行既有的改革逻辑,坚持分业经营原则,同时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构建多资银行的竞争,我们要坚持国有银行既有改革逻辑,坚持分业经营原则,同时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构建多样化的银行组织体系,这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而回入WTO本身提供了推动我国金融改革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9.
准确判断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及其特点,对于把握中国银行业改革方向以及金融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次以勒纳指数为衡量指标,运用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对中国银行业1994-2006年市场竞争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在1994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处于高度竞争状态,危机后到入世前市场竞争程度下降,入世后市场竞争程度有显著加强.市场竞争程度存在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特点,中国应密切关注银行信贷竞争的顺周期性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