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爱娴 《经济导刊》2013,(Z1):72-73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实体唱片业作为音乐领域的传统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全球范围来看,实体唱片产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而相较于国外市场的不景气状况,我国的情况更为严重。目前,华语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大幅的下跌。我国唱片业面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在放缓,融资市场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出现资产荒及现金荒并存的局面,两者同时出现是根源于我国实体经济的萎缩,而资产荒和现金荒反过来又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实体经济也表现出融资困难以及投资回报率不断走低的趋势.我们必须客观分析融资市场资产荒和现金荒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反作用,为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结构战略转型,激发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分离的情况.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金融比例的提升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假如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一直处于严重分离的情况,那么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两者之间分离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唐山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涉及到很多个行业和领域.在我国唐山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不仅能让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能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促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但根据我国唐山实体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主要是来自政府税收的压力及产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将根据我国唐山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发展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可是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我国的实体经济出现了发展相对低迷的一个态势,经济发展呈现虚实不对称的危险.当实体经济跟不上虚拟经济的脚步时,经济往往会出现泡沫,增大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望通过改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此来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达到虚实相称的健康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金融业的普遍国情出发,指出了我国的金融资本行业的超额回报率过高这一独特事实,将市场套利行为结合到我国的实体企业金融化进行考虑,从而来判断我国的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我国的企业创新行为.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的融资程度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情况,但在挤出效应方面,大多数企业是寄出了企业创新行为的,这便是本文所主要考虑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10月开始,由美国国家刺激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侵蚀实体经济.世界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失业率剧增,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也毋庸置疑得受到了此次金融风暴的冲击.本论文遗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具体影响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且结合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做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方健 《当代经济》2016,(34):6-7
本文介绍了A股市场出现非理性繁荣的原因,以及这种市场持续过热所导致的上市公司股票普遍性高估值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过于高估值的A股市场和低迷的股市同样对实体经济没有正面作用,并立足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从对外开放、制度改革、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为提升A股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陈道富 《发展研究》2013,(12):57-62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割裂,这两年割裂更加严重.表现为货币金融投放的产出效率大幅下降.金融市场将金融资源大量配置到产出效率较低的基础设施、过剩产能和房地产领域.获得资金的部分实体经济部门,又将资源通过金融市场进一步投放在这些产出效率较低的部门.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链条越来越长,所需要的回报越来越高.跨境资金流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割裂.资金市场产生如此明显的挤出效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体经济层面的体制机制原因,也有金融体系转型和监管不足的因素,还有货币金融环境事实上宽松的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4年我国外贸准入完全放开,所有经营实体均可参与进出口竞争.本文研究了外贸准入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经营实体在外贸中相应的变化,并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外贸公司与生产企业的市场选择进行研究.通过上面的分析,对外贸市场的竞争情况及各经营实体的发展进行预测,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美、欧、日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威胁,更蔓延到了实体经济.相比而言,我国实体经济受这场危机的影响较轻,但也出现了企业大量裁员以及倒闭的现象.因此,我国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确保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以确保金融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遐 《新经济》2005,(10):54-57
华纳(中国)唱片总经理许晓峰曾经希望,能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一个新的经营模式,这个模式就是“让唱片业插上翅膀”。他说:“以前唱片业只是走兽,有了其他行业的参与,就能变成飞禽。”现在看来,这对“翅膀”就是互联网和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13.
实体经济的发展衍生出虚拟经济,然而虚拟经济又是与实体经济相互照应,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又是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但是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总量和增加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与此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搞清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当代经济》2009,(17):88-89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出现了奇特的倒"微笑曲线"现象:处于价值链中游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下游企业所受冲击次之,上游最小;不同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对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许多传统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尤其是一些资金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所以"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供给侧"改革提出不仅对实体经济意义重大,对于作为服务于经济的金融服务领域也同样适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金融服务领域也应该及时的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对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做出贡献.本文以"供给侧"的视角,在品牌创新、品牌结构和金融市场等方面对我国在金融服务品牌的树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企业管理体制逐步向西方靠拢,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很多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也进行了改革,开办了一些实体经济,将后勤与学校相剥离,建立起来了高校后勤实体。虽然高校实体作为企业而独立运营,但是与高校之间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并未实现完全脱钩,其大部分人事编制依然在高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高校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实体在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一些高校实体出现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战略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将对高校实体产生很大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与金融的支持密不可分。但现阶段我国却出现了明显的重视发展虚拟经济、忽视发展实体经济的本末倒置现象,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金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否过热及过热程度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我国2000-2006年的经济发展展开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虚实偏离,虚拟经济发展已有一定泡沫.但由于实体经济发展良好,为虚拟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当前虚拟经济泡沫出现破裂的可能性偏低.  相似文献   

19.
江阴服装厂作为实体经济的典例,反映了实体经济的艰难处境.投资成本和环保投入增加了工厂负担,国家又未在减税方面给予落实.当今金融的发展有些脱离实体经济了.同时,因为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实体经济尤为重要,所以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工人无偿加班情况严重,人权难以充分保证.并且,工人的工作机械重复,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企业无力购置大机器,反而为了留住工人而在年底克留工资,也实是无奈之举.另外,服装厂作为外贸产业,风险因素更多,各种国际问题都可能对订单交易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严峻形势之下,许多老板都有转型想法.期待实体经济能够与时代接轨,强者们能闯出一片新的天空,并希望国家多多关注与扶持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给付制度在实体上存在着给付范围狭窄、缺乏相对人义务性要求等不足,在程序上也有不完善之处,这些都制约着行政给付制度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的不足,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