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工业实施SO2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手段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手段。与排污收费制度相比,在我国电力工业实施排污权交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可以缓解电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因此,十分有必要在电力工业实施排污权交易。但是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还有待完善,排污权交易管理系统也没有建立,属地管理的原则也不利于排污权跨省交易。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污染控制的两种主要经济手段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外部性理论而制定的排污收费和基于科斯定理而制定的排污权交易都是污染控制的主要经济手段,它们都充分利用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都是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排污收费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仅在对付大区域的污染问题方面更为有效,而排污权交易对解决地区性的污染问题要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理论和综合试验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排污权交易政策在我国未来几年内将得到重点推广,并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2002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7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验,其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积极性,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国务院印发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8月6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8号,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中的作用,促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有效减少.提出到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为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是指对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和一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所进行的交易,即征一定范围内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授予排污单位以一定数量合法的污染物排污权,允许对排污权视同商品进行买卖,调剂余缺,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电厂是环境污染相对较高的企业,为促进电厂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部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等。CEMS(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是环境管理、环境监测、排污收费、污染物治理及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科学、可靠依据及必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方动态     
亚洲银行出资在太原试行“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制”亚洲银行出资七十万美元的一项环保试点工程——“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制”从九月开始在太原市试行。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制”是指在国家环保标准限制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一定额度,如果企业通过治理污染,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规定额度减少,减少的部分可以进入市场交易,换取经济收益。别的超额排放的污染企业可以购买这部分二氧化硫的排放权。为此,企业支付的交易费及罚款要远远高于企业交纳的排污费,通过这种交易,企业排污将在市场机制下进行,最终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上海将投巨资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控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美国火电厂污染物排放和控制基本情况,特别是其为控制SO2排放而采取的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分析了美国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控制的主要特点,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法律法规标准建设、环保监管体制、监管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提出控制我国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业资讯     
正产业指引环保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造纸和印染行业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造纸、印染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和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作为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管理的前置条件,新建、改建、扩建的造纸和印染项目均需有明确的总量指标及来源。督促造纸、印染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节能减排"攻坚年",各地政府与企业都齐心合力,排除万难,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随着国务院有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发挥作用,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二氧化硫排放减少0.88%,化学需氧量排放增幅下降0.76个百分点。尽管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国要实现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还有相当的难度,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尽快完善干部考核体制、财税体制和价格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热点。在下一步工作中,应继续使用经济手段进行调配:改革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资源定价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提高资源使用税费,建立并完善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分配和使用权交易制度;根据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制定资源价格;建立行业的资源环境绩效标准和识别制度;激励和强制手段并用,提高污染物排放与违法成本,促使企业规范行为,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电力工业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实施"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对于实现"十一五"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成效显著,在发电量增涨18.3%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了5.2%。截至7月底,全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695万千瓦,国电、华电等五大发电集团占85%。为深入了解各地节能减排进展情况,本刊记者近期分别采访了华东电网公司,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电力公司,江苏省发改委、经贸委、江苏省电力公司以及四川省相关单位,对"三省一网"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