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俊飞 《上海保险》2012,(2):53-54,64
保险的一个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而损失补偿原则正是保险的重要原则。当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应当进行赔付,从而对被保险人失去的经济利益进行补偿,但是被保险人不能因为保险赔付而获得额外收益。我国新《保险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施行,与修订前的《保险法》相比,  相似文献   

2.
扬星 《金融博览》2004,(3):33-33
重 复保险制度关系到保险合同适用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又与公平合理划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 ,因此有必要把重复保险的含义阐述清楚。在理论上 ,对重复保险的认定 ,分为狭义论和广义论两种观点。狭义论认为 ,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多数保险中损害补偿原则的界定,探讨了多数保险的多种损害补偿原则,这将对我国保险法律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季海伟 《金卡工程》2010,14(4):205-205
保险利益原则、损害补偿原则以及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中三大主要原则,这些原则对保险合同的定力、生效、履行和终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再保险合同中这三大保险原则如何适用,是否和原保险合同中要求相同,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5.
损失朴偿原则与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共同构成了商业保险经营的四大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在商业保险经营,尤其是财产保险理赔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以该原则为基础的财产保险损失补偿功能是商业保险基本职能的体现,也是保险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保险竞合与重复保险既有相同点又有截然不同之处,在损失补偿原则下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普遍存在。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竞合并无特别规定,保险竞合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实务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引发争议。在相关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出台之前,笔者建议应根据保险合同责任竞合的类型,在法理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依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来规范和处理保险竞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损失补偿原则的规范功能具有"二元性",即禁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和充分填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在传统保险法理论和实践中,为了达到防范道德风险的功能,损失补偿原则完全被禁止不当得利原则所取代。随着保险技术与保险观念的进步,传统理论下的保险制度难以满足被保险人充分补偿需求并容易造成保险合同效率的低下,因此损失补偿原则规范之重心应完成从"禁止得利"向"充分补偿"的转变。在制度设计及保险合同中,应恰当缩减合同条款对补偿金额的限制、重视发展重置成本保险、重复保险中应完成分摊中按份责任向连带责任之转变、优先实现被保险人的剩余损害赔偿请求权,以更全面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由管理不善行为导致的非正常损失特殊情形,被保险人客观上遭受之税额损失未能得到保险人充分补偿。近因原则下税额损失与造成非正常损失之保险事故紧密联系,是“一因多果”逻辑下非正常损失结果之延续及扩大。保险人在保险范围内不予赔付之行为,不符合损失补偿原则中“充分补偿”之要义。实务当中裁判标尺不统一需通过立法完善:应明确在过失性管理不善情形下之损失为非正常损失;在保险范围内,保险人针对非正常损失情形之补偿,应一并补偿税额损失,以达至保险人义务之完全履行;在保险范围外,本着为企业纾困之目的,应将留抵退税作为法定救济渠道,对遭受非正常损失之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9.
浅析新《保险法》对最大诚信原则内容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笑 《中国保险》2010,(4):59-61
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经营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保险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各方都要做到最大诚信,都要遵守诚信这一基本道德法则和行为规范。本文结合新修订的《保险法》,对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经营中的运用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罗威 《上海保险》2008,(12):24-27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保险利益的判断对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至关重要。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功能 所谓保险利益原则,是指保险法以保险利益作为保险合同的效力要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1.
罗颖姝 《中国外资》2008,(6):173-173
医疗保险合同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很大的争议.本文从医疗保险的性质出发,分析其本质特征,认为它属于“中间性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2.
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作为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石,是保险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是保险三大职能的具体体现。经济补偿是保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保险的制度定位,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损失赔偿是保险合同的实施标准和履约标准,体现了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概念。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明确二者的概念定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二者在理论研究和保险实务中的应用,进而以承担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义务为基础,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正峰 《上海保险》2010,(11):24-25
对健康保险中被保险人发生的医疗费用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是业界、学界及司法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最近,笔者阅由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新保险法经典、疑难案例判解》(刘建勋著)一书,其280页载《医疗费用保险的理赔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也对此作出了评判。  相似文献   

14.
最大诚信原则在新《保险法》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诚 《上海保险》2010,(3):25-27,40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保险合同不仅要求当事人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而且要求做到最大诚信。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活动的核心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最大诚信贯穿于整个保险活动当中,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都应该遵循。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可能影响对方是否缔约和缔约条件的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15.
胡鹏飞 《金卡工程》2010,14(2):195-195
纵观保险制度之历史沿革和各国保险法的发展.保险利益原则之创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止发生道德危险。从而更好地实现保险“分散危险,补偿损失”的职能。虽然现今各国保险立法多已将保险利益原则确立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对于保险利益原则的根本内涵及其适用的理解却存有差异,相应地对保险实务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分析保险利益原则的内涵及相关问题,对于保险理论、保险实务以及保险立法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涉外保险及其适用的基本原则李继熊(一)涉外保险是指专门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技术,进行合作交流和发展各项涉外经济活动项目提供服务的保险。习惯上称为“国际保险”,也有人称它为“国外保险”。严格说,涉外保险既不是国际保险,也不是国外保险,而是...  相似文献   

17.
损失的界定与量度,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实施中的核心。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历程中,保险立法及其学说数次对此予以修正,衍生了保险委付、追溯保险、定值保险与重置成本保险等具体制度。修正之本旨在于容许当事人通过合同约款就损失的型态、范围或理算标准予以变通或选择,以缓解传统保险法规定的严格性。修正之实质,并非以合同取代补偿原则,而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第二次勃兴。修正之价值在于以法律规则的灵活性应对被保险人需求的多元性,实现理赔的迅捷与经济,裨使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财产险理赔是指保险财产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后,被保险人提出赔偿,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对其履行经济补偿义务的过程。理赔处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合同、守信用。以事实为依据,以条款为准绳。因为,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保障保险当事人利益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购买商品不仅仅拘泥于实体店购买,电子商务成为人们购买商品的重要渠道,因为其便利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购买商品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其所购买的产品可能与自己的预期不相符,实物与照片上的差距太大,因此就会退换货物。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快递的保驾启航,同时也极大推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保险已然成为当下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运费险也就应运而生,我国的运费险发展的时间不长,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基于分析研究,运费险最大的漏洞有悖于损失补偿原则,从而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四大原则之一,完全不符合保险是为了受损的经济单位在保险期限内获得保险赔偿恢复到受损前的经济状态而不是因此获得额外的收益,这会违背道德,产生潜在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便成为了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0.
被保险人弃权时对保险代位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保险标的的损害系由第三人引起时,各国保险法大多规定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即可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此即保险代位权制度。通说认为,保险代位权制度的目的有二:一是贯彻财产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防止不当得利。在保险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