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其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实际上是一回事,序数效用不仅具有基数效用所具有的一切问题,还具有基数效用所不具有的问题;其个人的主观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相对客观的市场价格之比并不必然成立,即使成立也存在客观取决于主观还是主观取决于客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效用相等时,商品交换将不会发生,从而商品的交换比例无法由效用来决定,这表明效用理论无法解释市场上的商品交换行为,更无法确定或衡量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一、边际效用理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学说吗? 一提到边际效用理论,一些经济学者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因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效用则是人们对商品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一种主观感受,这一理论无视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避开了决定价值的客观因素——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剥削人这样一种生产关系,因而是庸俗的、唯心主义的、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3.
魏婷 《市场研究》2015,(3):25-26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出发,阐释了决策效用的内涵并研究效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得出由于人具有主观判断性,幸福感的获得与其决策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风险是金融投资领域永恒关注的话题,其是对投资现状进行的主观价值判断.人们最早借助于效用理论定义风险概念,之后以期望效用值理论进行证券投资风险研究.针对计量方法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利用效用函数探讨风险的计量问题,一是利用具体计量方法研究风险计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效用论在西方价格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论述中都提到它,把它作为价值本源。在经济学说史上厂商论和分配论产生在它基础之上,成为西方价格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该理论形成过程中,有几位早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做出了贡献。如德国的戈森提出有关效用论的两个基本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律和消费者实现最优选择的方式及条  相似文献   

6.
快乐指数研究概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快乐的衡量与测度是快乐研究中的难点,也是造成快乐理论难以被系统接受和推广的主要障碍.最近20年,随着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快乐指数研究获得重要进展.Kahneman与Tversky等人用实证的方式证明了"快乐和痛苦的体验效用的可被测度性"和当期体验效用的客观性(Objectivity),从而使快乐指数研究走上一个新时代.与此同时,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快乐测度理论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通过展示不同学科中快乐指数研究状况,使我们对国内外的快乐指数研究及学科交叉发展有一个基本了解,并对我们的快乐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以科学的指导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顾客承诺是西方有关如何留住顾客的营销理论中继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之后又一重要概念。根据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承诺理论的研究,从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系统论述了顾客承诺的内涵。依据顾客承诺的产生将顾客承诺划分为盘算性承诺、情感性承诺、规范性承诺三个维度。综合国内外研究以及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分别总结归纳出顾客承诺三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价值,转换成本;顾客满意,顾客信任;主观规范,优惠待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居民主观幸福感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化率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和城乡一体化程度则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差异仅存在于医疗卫生服务,其显著负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余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城市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刘益希 《商》2014,(41):84-84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澄清理论作为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笔者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发现灌输理论多是关于“内容”(what)的理论,而价值澄清理论多是关于“形式”(how)的理论。两者的互补性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反思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追问效用的可测度性,探究基数效用论到序数效用论的嬗变,并重新审视效用的深刻内涵.梳理、评述研究幸福的文献,剖析经济学与幸福融合发展的脉络,论证经济学领域对幸福的研究实际上是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的过程.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只有在嬗变中不断调整,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展,才能扩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使其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帝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价值链理论和成本控制理论为理论指导,对供热公司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热力公司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热力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在市场中受制于上、下游企业,煤炭资源日趋紧缺等方面。热力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成本控制也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对热力公司的成本控制对策研究可以从供热设计、热水生产和热水销售等三个阶段来进行。此外,取得成本控制的实效,还必须考虑企业外部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以及企业和用户等因素,并综合运用各种成本控制方法和对策,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圣欢 《商业研究》2002,(7):112-115
交易成本是品牌产生、创建与品牌价值形成的关键要素。房地产商品特性和政策约束,使房地产交易成本呈现“部分刚性”,从而加大了房地产品牌创建的难度。房地产企业应在经营规模、产权确认、信息供给和交易执行机制上作出努力,通过降低购房者的交易成本,方可有效创建房地产品牌。  相似文献   

13.
价值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价值尺度必须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因此价值尺度与价值量都是随着生产关系变化而改变的相对量,不同生产关系下的价值量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对斯密的误解所产生的追求逻辑一致性的价值理论,致使人们将仅仅适应于非货币性简单商品交换的劳动价值论应用于性质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忽视了绝对性的价值量与相对性的"生产价格"量之间在逻辑上的不可统一性,因此产生了古典学派体系中的严重逻辑矛盾。理论和事实证明,以"实体"为基础的绝对性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所要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本质是格格不入的。只有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对性价值理论,才能够真正成为其理论基础,从而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效益保值增值,加快国家经济建设速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成本管理主要作用是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降低产品价格。现代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管理将企业的资源从亏损的地方转到赢利的地方上来,以最大化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价值链成本管理能够实现整个价值链效益的优化,扩大了传统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围,抓住了成本管理的关键即作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Wieser's theory of value and distribution has been formalized and interpreted mainly in the framework of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To this end, the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of linear programming have been used by such authors as Samuelson and Uzawa. This paper presents briefly what may be called the Knight–Samuelson–Uzawa formalization and supplements it with different proposed formalizations of some further aspects consistently developed in Wieser's works. The formalization that we propose concerns Wieser's theory of interest and his theory of value for ‘cost goods’. It is argued that in such cases the produced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not the endowments of scarce resources, are at the centre of Wieser's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some appropriately specified models in the Sraffa–von Neumann–Leontief tradition can very usefully be employ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Wieser's intuitive arguments and give them a sound analytic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管理劳动、知识劳动等非物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的地位相对较低,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体系主要限于物质生产劳动领域,把非物质生产劳动舍象了。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到当今的高科技时代,经济形式产生了质的飞跃,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六成,如何看待服务劳动及其价值形成,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熵”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示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目前,“熵”这个概念不仅运用在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中,而且也被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将熵理论引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从熵的角度分析人类劳动,特别是服务劳动的物理本质,能较好地论证“服务劳动也是劳动的一种,也能创造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的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链管理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基于价值链管理理论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对企业物流价值链进行详细分析,为物流成本控制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烟叶生产中的作业环节分为成本核算单元,对作业划分、数据筛选和数据处理三个基本部分,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将整个环节分为7个作业单元;分步骤进行数据的筛选:及时记录成本动态,加快信息传输,分单元的主次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firm siz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cess of producer's learning by experience is characterized as a parameter-adaptive process, rather than an ad hoc specification, that includes the accumulated volume of output in the firm's cost function. Deviations from the neoclassical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can be decomposed into learning and production variation components. In a given time period, the production level may be greater or less than the level associated with price equals marginal cost, depending on the learning valu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marginal risk of production. The uncertainty-based measure of elasticity of scale is presented and indicates that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y can discourage the managerial decision to expand is restrictive.  相似文献   

20.
The rise of outsourcing has heightened interest in the role of logistics managers in coping with dependence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 Buying firm dependence on a supplier potentially reduces supplier performance to expectations because the buying firm cannot leverage power to capture value in the relationship. Drawing from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we advance a logistics strategy that consists of supplier cost analysis and supplier integration as a means to create value and thereby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dependence. By facilita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knowledge, supplier cost analysis and supplier integration enable buying firms to identify improvement opportunities while engaging in collaborative supplier relations. Using survey responses from 222 buying firms, we find that while buyer dependence decreases the buyer's perceived supplier performance, supplier integration suppresses these negative effects.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supplier cost analysis is a valuable knowledge acquisition tool that logistics managers can use to enable supplier integration as a relational form of governance. As such, we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and suggest to logistics managers the important role supplier cost analysis plays in managing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