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厂3台QXL900-13/95/70-A3型热水锅炉,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热效率低,1997年测试热效率正平衡只有53%;炉排漏煤严重,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大于20%;锅炉漏风严重,热工测试漏风系数4.44;尾部受热面积灰严重;水冷壁管和对流管束腐蚀严重,运行时有漏水现象。冬季供水温度只有60~70℃(设计为  相似文献   

2.
我厂2台35t/h抛煤机链条炉,存在着热效率低、污染空气严重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1.原配置引风机为100kW,功率偏小,当锅炉蒸发量达到28t/h时,引风机挡板开度已达到100%,为使锅炉保持负压运行,送风挡板开度被限制在60%左右,锅炉缺氧燃烧,导致冒黑烟,并且达不到额定蒸发  相似文献   

3.
老式锅炉大多数热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几年前我厂对1t卧式快装锅炉(KZG1-8)进行了技术改造,在锅炉后面排烟处安装了一吸热装置。自来水和烟同时进入吸热装置内,烟热大部分被水吸收,被加热的水再进入锅炉内,使锅炉的热效率提高了7%~8%,并减少了污染。现介绍如下,供使用老式锅炉的厂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锅炉热效率不高的现状,结合目前的实际运营情况,深入研究了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措施,以此来提高我国锅炉的热效率,提高锅炉燃烧的充分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燃烧的热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在当今能源的燃烧中,有90%以上的热能是通过热能来直接应用和转化的。因此,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就显得更加迫切。提高锅炉燃烧的热效率,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我国工业锅炉燃烧设备、配套辅机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影响,控制仪表水平低;锅炉房管理水平和司炉工技术素质偏低;燃煤使用未经加工的原煤,以及配套使用的设备、阀门、仪表等质量问题,造成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仅为60%~70%,与我国“工业锅炉产品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指标相差较大,同时存在运行  相似文献   

6.
如今,电能的生产方法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燃烧物质的燃烧过程放出大量热从而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了维系我们日益严峻的能源枯竭问题以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研究提高锅炉热效率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从排烟温度、传热性、炉膛含氧量、温度保持以及火焰位置等五个方面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减少排烟过程的热量损失和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等两种措施对提高锅炉热效率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和炉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相结合,对75t/h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脱硝治理,使锅炉烟气NOx排放浓度由改造前的700~1000mg/m3下降为200~350mg/m3,脱硝效率为6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案例研究目的 通过对实际项目的研究,着重从理论、应用、市场潜力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链条锅炉加煤粉复合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为类似项目作示范。 案例分析概述 齐齐哈尔明月企业集团公司(齐齐哈尔啤酒厂)的啤酒生产工艺中的加热、杀菌等所需蒸汽由动力车间提供。动力车间锅炉房内原有一台10t/h和两台6.5t/h链条锅炉。三台锅炉总出力仅有12t/h,热效率为50%~65%,其中10t/h的出力为6t/h,热效率为65%,运行状况差,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因此,于1998年9月采用复合燃烧技术对10t/h链条锅炉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仅这一台锅炉的出力就能达到14~15t/h,热效率达75%,并停运了两台6.5t/h锅炉,不仅满足企业用汽量的需求,而且可根据生产需求迅速调节负荷,并能适应不同的煤种,大大  相似文献   

9.
杜润丽 《化工管理》2013,(4):102-103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生产甲醇对蒸汽质量和压力要求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充分利用20H/h锅炉,让它强化燃烧,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及热效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拉大了电煤市场的供需缺口,由此出现的电煤质次价高现象屡见不鲜。在此情形下,全国绝大多数火电企业被迫接受劣质电煤以勉强维持生产运行。然而,由于劣质电煤灰份含量普遍高达50%左右,个别情况突破60%~72%,给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例如,锅炉燃烧不稳,受热面过度磨损造成锅炉四管泄漏事故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一、老式抛煤机锅炉存在的问题 过去一般大中型工业企业使用的锅炉常选用SZD型 10t/h及 AZD型 20t/h两种抛煤机锅炉。前者是我国按前苏联10t/h抛煤机翻炉排锅炉改造成为例转链条炉排锅炉;后者是我国按美国同类锅炉改造的。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经降尘处理,排尘浓度仍高且冒黑烟和热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不充分。以 SZD型 10t/h锅炉为例,其燃烧室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防治工业污染,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而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大力推进并完善防治污染与技术改造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一、我国工业污染的严重现状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我国工业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消耗高、浪费大,使大量宝贵的资源变成“三废”排放。据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工业锅炉40万台,其中2/3是小锅炉,热效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有中低压发电机组2000万瓦,煤耗比高压发电权组高出一倍左右;许多城市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部分地区酸雨加剧…  相似文献   

13.
武俊峰  宋清昆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1):107-108,116
本文在工业锅炉燃烧系统中采用固定风煤比加变氧量校正和动态自寻最优控制并存的燃烧控制方案,克服了根据经验获得含氧量给定曲线所带来的片面性,克服了静态导优计算瞬时热效率所带来的问题,运行结果表明对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和稳定性有明显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大型骨干轮胎生产企业,年产轮胎60万套。现有锅炉SHL10-13型3台、SHL20-13型1台,年耗煤量为2万吨以上。 SHL10-13锅炉设计热效率为75%,但投运后发现达不到设计出力,改造前锅炉运行状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5.
我厂有两台KZL4-10快装锅炉,是70年代末青岛锅炉厂产品,经过连续运行8年,主要缺陷是热效率低,热损失总和竟达38%,这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不符合山东省一、二级锅炉房管理标准.为此,我们对两台锅炉分两期实施技术改造.一、改造前的基本状况分析1.原炉体结构紧凑、炉膛较大,能砌筑和加宽炉墙.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完整无损,送引风机运行正常.2.前拱较高,后拱较短,烟气混流作用差,炉膛燃烧温度低,造成燃烧不完全.经过烟台监测中心测试,热效率仅为62%,解决燃烧问题是关键.3.由于4个风室漏风、串风,煤闸板、调风板不灵活,造成燃烧不良;炉膛热力分布不均,冷风漏入,引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电力企业在NOx排放方面对环境的污染尤为突出。为减少环境污染,针对某电厂原有锅炉进行燃烧器的改造,以降低电厂NOx的排放。依据设计方案,以基于炉膛空间尺度和煤粉燃烧过程尺度的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对电厂燃烧器进行改造。改造结果表明:基于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改造后的电站锅炉,其NOx的排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我地区应用封闭式强化燃烧技术改造2~4t/h低效快装锅炉取得效果,凡经此项技术改造的锅炉,由于从根本上改变了炉内燃烧情况,因而适于烧用4500~3500kcal/kg以下低挥发物质的煤种,效率比原来提高8~12%,出力提高12~15%以上,灰渣含碳量降低到10%以下,烟尘排放量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排烟黑度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市场销售的生活用煤每年约七、八千万吨,其中80%系散煤直接燃烧,平均热效率只有20%左右。在散煤直接燃烧中,使用烟煤(包括褐煤)浪费最大,污染最严重。我国煤炭资源中,烟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占80%以上,分布在全国各省区,所以,如何在民用煤中通过合理加工,有效利用,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为此,近年  相似文献   

19.
我厂1976年从上海工业锅炉厂购进一台KZL4-13-1快装锅炉,蒸发量4t/h,压力1.3MPa,为冬季采暖使用。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性能下降。另外炉内燃烧不充分,看火门向外喷火,有时烧坏炉门,烟尘污染环境。煤耗大,炉渣含炭量高达33%~40%,热量损失多,供汽压力不足,车间温度低于16℃,锅炉热效率低于70%。  相似文献   

20.
李晗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2):112-113
目前,机械化层燃炉是我国工业锅炉和中小型热电锅炉的主要炉型,其着火方式为“单面着火”,即燃料着火所需要的着火热全部来自炉膛中的高温烟气及炉拱的热辐射。所以,层燃炉对煤质的适应性较差,在燃用较低品质的煤(Q_(DW)~Y<18928KJ/K9,V~r<20%)时,经常出现着火,燃烧滞后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锅炉的出力,影响正常供热,也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而造成燃料的浪费。同时,由于燃烧是沿着炉排长度进行的,致使中间缺氧,这对减少锅炉的q_3损失极为不利。因此,改善层燃炉的着火条件,扩大对煤质的适应性,加强其炉内气流的扰动,使烟气得以良好的混合,以提高层燃炉的燃烧效率和保护环境,一直是锅炉研究,设计者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