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知识和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是其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源泉.本文在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基于DEA评价方法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依据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十年的相关数据,运用MAXDEA软件计算其十年的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获得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值以及松弛变量,从而判定出DEA有效、DEA弱有效以及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并计算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上的投影,得出最佳改进策略.对运算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建议,从而为全面提升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强技术创新 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湖北经济持续发展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湖北的实际,提出了推进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尖抓好的7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在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同时计算了效率的置信区间.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还比较低,且各省市之间差异较大.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环境因素,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影响显著.纠偏后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有所下降,但“东高西低”格局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5.
依靠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内外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西部重点经济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陕西关中和成—绵—渝两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对推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出应确立依托西部高新带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背景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芳  戴芸 《经济地理》2001,21(5):541-544,553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知识经济对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以及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结构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详细探讨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快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DEA Malmquist方法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本文对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进行了测算,并对区域高新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变化差异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不断波动中,技术创新效率的改进并不理想;从三大区域和各省市的情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变动方向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内,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变化呈现一定的发散性,长期则具有较强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技术选择、技术替代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在技术选择和技术替代中,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企业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第七次党代会上,科教兴鄂战略被确定为我省跨世纪发展的第一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化被确定为实施"科教兴鄂"战略的重中之重.199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技术创新大会,向全省发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动员令.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的一般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茂吉 《经济地理》1995,15(2):31-38
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发明,创新和扩散。与其相对应,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和销售与服务三大部分。实现技术创新既可以本单位研究开发为主,也可以通过来自外部的技术转让(扩散)。技术创新具有许多经济特性,分析技术创新的形成及其扩散趋势的目的在于研究创新源及其扩散对区域技术经济结构转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军  姚佐文 《技术经济》2009,28(3):1-4,9
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高新区创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本文根据高新区的创新过程和特点,选取了高新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并运用C2R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部分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投入不足、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为了促进这些高新区的发展,必须加强政策、金融、中介、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一个创新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与乡镇企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理解和认识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对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技术创新是新世纪全民族进步的驱动力;调整创新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性选择和必然方向。指出,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包括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有规模化的优质高效农业、专业化的加工业、多样化的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崭新模式,园区不仅要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还肩负着技术扩散和推广的使命.选取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技术创新和扩散源,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农区为技术创新扩散区域,在系统调查园区内农业技术创新成果采用情况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和空间维角度对园区农业技术扩散轨迹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揭示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颠覆性创新是数字产业突破在位企业封锁,掌握技术主导权的核心动力。多维度的颠覆性创新政策能否真正促进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的提升,行业中其他企业又扮演何种角色?本文围绕技术与市场两个维度,基于数字产业中具有代表性智能制造业的研究数据,运用双元创新理论,探讨探索与利用两种颠覆性技术创新政策影响数字产业技术融合的异同,以及技术距离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并比较颠覆性技术双元和颠覆性市场双元之间不同的联动效应。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颠覆性技术探索对技术融合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技术距离正向调节颠覆性技术探索与技术融合度间关系;(2)颠覆性技术利用与技术融合度呈倒U型关系,且技术距离正向调节颠覆性技术利用与技术融合度间关系;(3)不同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市场创新联动关系对企业技术融合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在企业选定颠覆性技术探索战略的情境下,颠覆性市场双元对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不会产生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企业选定颠覆性技术利用战略的情境下,颠覆性市场探索对数字产业技术融合度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技术融合、创新是物流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驱动之一,物流技术创新、融合是由需求、供给、外贸、产业要素结构等原因共同驱动的,并通过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和产业效应两个方面促使物流产业增长。技术创新、融合是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升级的必然趋势,由此产生的物流服务理念和模式才是物流行业的"第三方利润源泉"。  相似文献   

17.
China proactively promotes indigenous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wards developing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 This contradicts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literature that puts emphasis on technology imitation. Drawn from the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Carrying out a case study in the high-speed rail (HSR) industry, it suggests that it is best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s an entrepreneur in moving China's HSR industry towa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rough three dimensions of state-led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alertness to opportunities, resource explo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and strategic learning.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to the government in an emerging economy context and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build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entrepreneurial state’.  相似文献   

18.
李春成  赵莉晓 《技术经济》2009,28(2):107-112
在对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及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导向,分析了天津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和作用,研究了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天津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一个平台"、"支持五个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和"完善三个技术支撑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天津物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引领本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举措,涉及宏观层面的创新战略和政府科技管理机构调整、中观层面的专项计划和平台建设以及微观层面的机制创新。通过对这些新举措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从围绕创新链统筹配置科技资源、创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信息化建设等3个方面,为强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低碳技术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太阳能技术是一种典型的低碳技术,我国经过10几年的发展,在太阳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缺乏核心技术,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专利分析能客观地评价技术创新与合作水平,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专利分析法,对我国太阳能合作专利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太阳能技术的跨机构技术联系较少,"产学研"创新体系尚不成熟;政策扶持对于太阳能这种新兴低碳技术有较大的影响力;国内太阳能专利授权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利用,而在光伏领域的合作较少;太阳能合作专利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应该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