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江华 《经济师》1998,(1):33-33,99
浅谈当前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刘江华当前,我国不少国有企业陷入了业务不足、资金短缺、效益滑坡、人心涣散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已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讲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关...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企业资金短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桎梏。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然而,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国有企业,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它的运行周转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见,解决企业资金缺乏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导致资金短缺的原因很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大问题和老问题,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也是“九五”期间的重大课题,对此,引进和借鉴当前欧美流行的“企业再造”的概念及其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不仅能对深化企业改革有所启发,而且也可以从中找到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1.“全业再造”理论及其成果所谓“企业再造”是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家麦可尔·哈默博士在1990年提出的旨在提高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能力的新理论,随着这一新理论的应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使其成为国外经济…  相似文献   

5.
企业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谈到资源我们自然想到的资源安全性、可用性、效率性,如何对资源进行来源配置、安全管理,是发挥资源效率的关键性所在,我国当前的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资金短缺的原因很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筹集到自身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融资对于企业来说就至关重要。本文就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企业融资的渠道与安全管理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杨小虎 《经济师》1996,(11):68-69
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结构杨小虎一、问题的提出江泽民主席在上海、长春召开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座谈会上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资本金和债务的比例不合理,负债率过高。这是多年来的各种复杂因素造成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陈若诗 《发展研究》1995,(10):26-28
当前,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阻碍着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中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改革的一个难题,已经严重影响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亟待解决。 企业资金短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过度负债,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和周转不灵。企业的资金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既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遗  相似文献   

8.
矫正角色的错位—各就各位──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胡显中,孙晓林当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效益不佳、资金严重短缺、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一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角色错位。因此,解决办法只有:各就各位。角色错位的表现之一,是政府办企业...  相似文献   

9.
如何降低国有企业改制成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降低国有企业改制成本问题的思考●吴开雅孙立国十五大以来,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目标。在国企改制整体推...  相似文献   

10.
对搞活国有企业的几点看法陈锡瑶,徐伟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据统计,在全国37.8万个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有2万余家,其中国有企业约1.4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能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前途。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改革进程中,一些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一、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国有全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不足,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12.
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点思考崔恩起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提出了不少年,但国有企业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且有的问题还在恶化。一方面沉重的历史包袱、社会负担过重、资产负债率过高等,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尚不完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3.
刘利利  苏小英 《经济师》1997,(4):80-80,29
探索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刘利利苏小英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支配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力量。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14.
拍卖小型企业的意义及其方略姜作培一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约占80%左右。目前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亏损严重,相当部分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或虚盈实亏,有的甚至已经资不抵债。二是资金短缺,生产很不正常,不少企业呈半死半活境地。三是设备陈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中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选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中国大中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选择的理性思考冯根福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三匹马共拉一辆车"中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改革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改革初期.人们常常将问题症结归结为企业缺乏自主权和激励机制,因而认为改革的主要核心应当是放...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项改革,已经进行了15年。但是,我们不能不冷静地看到,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仍有三分之一的亏损,三分之一的潜亏,大多数企业步履维艰,“活”不起来,日子过得并不“流洒”,上述问题的症结在哪?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活”不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的原因在干企业改革仅停留在浅层面上,未向深层次进军,没有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国有制企业体制与模式,特别是未能改革企业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企业运行方式的基础。为了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能够真正成为自主经…  相似文献   

17.
搞活国有企业中如何解决其承担社会目标问题刘德生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因和目标之一。从八十年代初的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现在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央、地方政府及企业为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下了很大功夫,一直把它作为城市...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亏损状况严重、企业负债过高、社会负担沉重、技术设备老化等问题,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抓重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深化体利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优化重组企业资产、激活融资结构,使其变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19.
对国有企业需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正确认识●浩启扬刘振霞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既体现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事关国民经济的全局与命运。而国有企业的财会改革,则是企业能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国有企业财会改革,是时代赋予从事财务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