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注册商标是商标法保护的重要内容 ,保护未注册商标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首先 ,是历史和事实根据。其次是《巴黎公约》等国际条约和外国的立法均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最后 ,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大大加强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总之 ,虽然各国商标法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围绕注册商标规定的 ,但是 ,不能因此认为未注册商标不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毛乃木 《中外企业家》2009,(7X):183-183
我国《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未赋予未注册商标具体的商标权利。商标权利应当包括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一般意义上的商标权,未注册商标是享有某些具体的商标性质的权利的,如使用权和一定意义上的禁止权。  相似文献   

3.
采用"注册制主义"制度取得商标权的国家,对注册商标权进行了完整且全面的保护,而对于商标先用权的保护规定不足且保护力度弱于注册商标。我国现行《商标法》对商标先用权给予了保护,但是因对该项权利权能的认识不足导致司法适用不能很好地实现权利内容。本文围绕如何在把握商标先用权权能的基础上,以实现该制度的司法适用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未注册商标的重要保护途径 未注册商标又称为非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而直接适用于商品或服务上的商标。未注册商标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2种类型:一是具有固有显著性,可依法申请注册,但商标所有人基于各种理由没有申请,这包括因各种原因而被撤销的商标;二是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的规定,尚不能申请注册的商标,如声音商标、味觉商标、造型商标等。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商标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商标抢注现象的愈发猖獗,有不少商标拥有者开始从版权法中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将商标作为一个作品而获得版权法保护。对于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商标法和版权法的精神、是否会取得积极效果亦或是适得其反,本文将会对此进行一番浅析。一、商标版权化保护的成因我国的商标保护制度是以注册原则为主、使用原则为辅的模式。依据我国商标法第三条、第四条,我国商标法对注册商标给予全面法律保护;而对于未注册商标,只能给予有限保护。一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该决定已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决定修改后重新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称新《商标法》)第5条规定:“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至此,作为知识产权三大支柱的商标权、专利权和作权在法律层面上便都有了共有制度。此前,我国专利法和作权法均设定了权利共有制度,惟独商标法没有设定。笔认为,承认并允许商标共有,不仅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商标法律关系日益复杂的必然反映和客观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使我国商标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体现。商标权共有制度的确立,在甸商标法立法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喜可贺。同时,作为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如何准确地贯彻实施,更是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及时解决的问题。在此,本人发表几点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商标是一种商品标记,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商标的保护问题上,对注册商标已有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对于未注册商标,虽然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已经进行了三次修正,可在实践中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仍有不足之处:尚未获得独立的法律地位;在很多法律条款中相关概念模糊,可操作性差;法律救济方式缺乏直接有效的途径;对侵犯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惩罚性处罚;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互补性不够强;等等。为了完善我国对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本文从实际出发,在依据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明确法律条款中相关概念、加强相关法律之间的联合保护等意见。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3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此外,根据《商标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驰名商标无论是否在我国取得注册均是我国商标法保护的特殊商标类型。但是,我国《刑法》第213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仅仅包括他人所有的注册商品商标。然而.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假冒商标侵权案件来看.侵权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商标.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商标.并且侵犯其他类型商标权利行为的严重程度不亚于侵犯商品商标权利的行为。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只保护注册商品商标权的立法模式的合理性遭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本文拟从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谦抑性标准入手.对我国侵犯商标权罪的犯罪对象立法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商标法》进行了修改。新《商标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取消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终局裁定权,这意味着商标评审委员会将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本文试图通过商标评审程序与司法审判程序的比较,引发对商标评审程序改革的思考,以更好地履行加入WTO后我国政府所担负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在商标注册制度建立后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主要的商标权:商标的商誉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商标商誉权的行为主要是仿冒和淡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都对仿冒商标行为进行了规制,淡化是对驰名商标商誉的一种损害,我国应当建立商标反淡化立法。在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维持方面,应当强化商标使用义务,混淆可能性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应当与侵犯注册商标的商誉权的法律责任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8条规定:擅自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商标侵权行为。在实践中,判定商标之间是否近似,是准确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及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一)驰名商标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2条明确指出:"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简言之,驰名商标在我国既可以是注  相似文献   

13.
《商标法》总则明确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此处的“商标争议”包括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的各种商标评审案件类型:商标驳回复审、商标异议复审、撤销注册商标复审和注册商标争议裁定。《商标法》第41条规定了对已经注册的商标发生争议.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评审申请的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识存在一大误区,认为未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因而使其先使用者——往往也是真正的品牌创造者,其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法律救济手段的操作性不强,无形中给了一些人钻法律空子的机会。本文拟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保护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商标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许多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成为商标侵权者关注的对象,"仿冒、假冒"商标现象日趋增加。这些"仿冒、假冒"商标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给司法审判带来困境,其中商标近似的判断尤为突出。尽管我国商标法及司法解释等对商标近似判断原则、方法等作了规定,但实践中依然对商标近似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本文在界定商标近似的基础上,分析了判断商标近似的主体标准、客观标准,并针对现有规定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商标评审委员会审理、裁决了“惠爾康”商标争议案.这是自2001年12月1日《商标法》修改决定施行以来,商评委认定与保护驰名商标的初次实践.“惠尔康”商标是国家工商总局通过商标确权程序认定的第一件未注册驰名商标。“惠爾康”商标争议也是笔者在商标评审工作中具体承办的案情比较复杂、涉及法律问题较多、具有典型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具有修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特色,《商标法修正案(草案)》针对商标申请程序、商标抢注、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但对商标法立法宗旨、互联网中的商标使用和侵权以及商标权利与相关权利的冲突等问题关注不够。因此,此次商标法修改应本着国际视野、中国立场,时代步伐、中国现实,战略发展、中国目标的指导思想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华鹰  朱伯兰 《企业经济》2002,(4):136-138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商标法的修改适应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协议的需要.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对企业的商标工作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商标不仅是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象征,更是企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锐利武器.因此,了解商标法的修改内容,正确理解商标法对商标注册、使用、保护上的新规定,制定企业的商标策略,是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如何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或称商号权)之间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知识产权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关注。我国《商标法》第31条虽然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但并没有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在先权利对抗在后商标的条件。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商标法》,  相似文献   

20.
商标法保护商品化权的路径主要有,将商品化权转化为商标权进行保护。我国商标法应当在如下方面完善对商品化权的保护:明确将商品化权作为一种在先权利加以保护:统一解决注册商标和商品化权的权利冲突的法律程序;允许商品化权利主体申请注册防卫商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