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我国股票市场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上264家上市公司的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板IPO抑价率明显偏高。其次,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高IPO抑价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较高是由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所致。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玮 《时代金融》2013,(9):230-232
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较为突出,市场投机气氛浓厚,大大阻碍了创业板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文章结合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创业板所具备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考察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2个解释变量对中国创业板IPO抑价存在显著影响并据此对控制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亮  李进生 《云南金融》2012,(4X):226-226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经研究表明,成熟证券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低,而新兴证券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文章从中国创业板市场出发,对创业板IPO抑价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影响IPO抑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经研究表明,成熟证券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低,而新兴证券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文章从中国创业板市场出发,对创业板IPO抑价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影响IPO抑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创业板干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标志着我国离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正如其他板块,创业板也面临着IPO抑价的问题.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扬,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06%.本文试图从投资者情绪和非对称信息两个角度来对创业板IPO抑价问题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IPO抑价与投资者非理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相关,特别是投资者非理性.IPO抑价率与首日换手率正相关,而与中签率负相关.表明行为金融学是是未来研究IPO抑价问题的方向.当然,投资者情绪以及非对称信息与新股供求关系以及发行机制密切相关.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并非强势有效的,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IPO抑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依据这一理论,分析创业板新规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选取2020年新规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各个变量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羊群效应导致的投资者热衷于打新股,这一行为将推高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投资者对新股的乐观程度越高,IPO的抑价率就越高;发行成本越大越容易导致投资者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最终导致抑价率走低;市盈率越高的企业IPO抑价率越高;发行规模越大的企业,IPO抑价程度越大,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IPO抑价是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对于造成这种异象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本文基于行为金融视角,采用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IPO抑价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IPO高抑价源自于二级市场过高的首日交易价,二级市场投资者异质信念是造成我国IPO抑价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创业板历经了近十年的筹备之后终于得以正式开盘,创业板IPO抑价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首次实现了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与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共同表示出IPO抑价.研究表明,中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相对较低;创业板成立之初,IPO抑价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IPO抑价过高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问题,其中创业板和中小板更是突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创业板和中小板的IPO抑价率,研究寻找近年来影响中国IPO抑价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成熟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IPO抑价程度依然过高,且创业板市场抑价程度明显高于中小板市场.另外,本文发现投资者情绪和企业自身因素是中小板和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尽管两个资本市场IPO抑价的主要原因相似,但存在同一因素(如企业规模)对两个资本市场抑价产生截然相反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IPO抑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龙杰 《金卡工程》2010,14(8):305-306
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是各国证券市场共同面对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的。特别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并不成熟,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尤为明显。本文基于中国创业板新股发行数据,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2.
IPO高的抑价率一直被视为金融异象,长期被学者关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对投资者情绪指数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具有正相关关系,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璟  茆薇 《云南金融》2012,(8Z):118-119
IPO抑价是指股票首次发行价格远低于首次公开发行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IPO高抑价现象广泛存在于国际股票市场。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也存在IPO极高的、不合理的抑价幅度。IPO所含创业投资的经验和数量对IPO抑价率影响显著——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成立年数越长,IPO抑价率就越低;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数量越多,IPO抑价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4.
张璟  茆薇 《时代金融》2012,(23):118-119
IPO抑价是指股票首次发行价格远低于首次公开发行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IPO高抑价现象广泛存在于国际股票市场。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也存在IPO极高的、不合理的抑价幅度。IPO所含创业投资的经验和数量对IPO抑价率影响显著——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成立年数越长,IPO抑价率就越低;IPO所含创业投资的数量越多,IPO抑价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IPO抑价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资本市场上的难题,被认为是现代金融学研究的十大谜团之一,诸多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学角度进行分析,我国股市在IPO首发上表现出比国外成熟市场更高的IPO抑价率。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找到我国IPO抑价的主要原因,并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我国创业板自开板至2011年3月31日的样本数据,发现创业板市场存在IP0抑价现象,进而分析其IPO抑价成因。实证研究表明,受二级市场投资者投机性、发行人与承销商的定价合理性和IP0抑价滞后效应的多重影响,创业板市场平均抑价幅度为41.23%,高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结合实证结论,本文在倡导理性投资、提高发行人风险意识、提高承销商定价能力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上IPO股票收益明显弱于市场,投资者投资创业板市场的收益水平将低于市场水平,因此投资者需谨慎投资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近年来,资本市场有效性成为研究热点,其中IPO领域出现的异象成为研究的主要部分。IPO发行市场中存在的新股抑价、长期弱势、IPO热市现象统称为"新股发行的三大谜团"。本文对创业板发行的股票上市后的长期走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其长期走势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市场IPO定价效率研究——来自香港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香港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相对较低:风险投资家能够带领风险企业提前上市并得到投资者认同;IPO企业经营年限、价值不确定性及IPO发行时信息处理效率等变量对香港创业板IPO市场定价效率有显著影响:承销商、审计事务所的鉴证功能得不到体现;高效的IPO发行机制有利于创业板IPO市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以来的全部355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探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IPO抑价率主要是由二级市场的投机引起的。而且,IPO发行价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关联性不大,大部分财务指标不影响IPO发行价。最后,针对IPO定价效率不高的现象以及IPO定价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