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志军  段家喜 《经济师》2008,(10):68-69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健全养老保障体制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从发展趋势来看,各国都是先在城市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后才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是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在中国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老年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老年保障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城乡协调发展,降低了政策间的协调效应,加大了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难度。应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物质基础的同时,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村服务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宪法赋予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为依据,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为目标,加大中央政府资助力度,从完善社会救济制度起步,并着力于在农村建立重大公共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同时还应在对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统账分离"的基础上,分步骤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转轨的过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对于改革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和不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GDP取向等问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参与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根除,阻碍着农民工权益的实现和保障,农民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还处于劣势地位,社会组织还没有覆盖农民工群体等。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就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环境;必须开放现有社会组织和培育新兴社会组织,吸纳农民工加入各类相关社会组织,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组织环境;必须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培育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社会舆论环境;必须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工的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翼 《经济与管理》2010,24(6):20-23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突出表现在社会救济方面和社会保险方面。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因此,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既需要强大的动力机制,又需要可靠的稳定机制。社会保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稳定机制。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社会保障。 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5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城市,建立了一套以企业和国家大包大揽为特征的劳动保险制度;在农村,采取了一些国家救助和集体福利措施。尽管这种二元化的保障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局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养老金制度(CRIS)体系主要由三重保障组成,即加拿大养老金与老年金、老年金补贴、个人登记退休储蓄计划,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结合加拿大CRIS的案例剖析和统计研究,从社会经济学的观点和逻辑链条出发,对开展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政府的角色和责任、资金的筹集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检视,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耩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但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层次低、管理分散、资金筹措不足、与城市社会保障差距大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导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後的原因,提出明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定位、实施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角度、养老金退保角度和精算平衡角度归纳我国农村养老金计划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养老金基金的主要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到城市,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农民就业长期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城镇职工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