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1):3-19
香港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却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之一。土地公有制使香港政府具备通过土地批租获得财政收入的能力,能够为公共住房的发展给予补贴。香港政府通过推行公共房屋计划,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适当的房屋.使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探讨香港公共住房制度的经验,对于我国内地住房制度改革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住房政策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当中的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建设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是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关键所在。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住房体系相对完备,在住房制度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借鉴美国经验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扩大住房融资渠道,完善住房金融体系;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体系。  相似文献   

3.
积极解决全体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关系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新加坡政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组屋”计划,秉承社会和谐共处的理念面向广大中下层贫困居民,由政府主导推动,设立激进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多层次优惠的住房供应政策,较妥善地解决了全体公民的住房问题,创造了成功实现住房保障的经验。它给予我国当前住房保障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央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香港、美国几十年来是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的,认为上海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应该借鉴香港、美国的经验教训,使解决住房问题的举措“与收入俱进”。中提出“解决最大多数人住房问题是人民政府的天职”,在城市地价上升成必然趋势之时,政府应该在各个行政区留出土地、腾出土地、回购土地为中低收入造房,以减低成本。本指出,由于国内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例极低,因此,调控房价不能照搬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动用政府之手,必须借助于宏观调控之力。  相似文献   

6.
香港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香港政府通过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成功解决了广大市民住房问题。香港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在解决中低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及实现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香港的经验可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现阶段住房供应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今,国内已基本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需求支持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双困户”的居住困境,各地也逐步形成了符合本地特点的住房保障模式。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新贫困人口的重要途径,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香港公屋制度的具体特点,在借鉴香港公屋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情况提出了解决国内廉租房制度现存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前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对于支持城镇中低收入居民解决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住房储蓄制度。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用于职工购买、建造、大修自住住房,具有义务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特点。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向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提供的基本住房保障,属于完全的政府保障性质。  相似文献   

9.
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解决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城镇住房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住房政策的主体目标,各国政府在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经济适用房是指"纳入政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向城镇中低收人家庭供应的普通居民住房"。从其内涵本质来看,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解决大多数城镇中低收人者的住房问题而实施的社会保障住房制度,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体现了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目的。然而,经济适用房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  相似文献   

11.
丁妍妍 《特区经济》2006,(11):70-71
随着CEPA不断丰富和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框架的建立和持续推进,为深港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深港人力资源这一以长远利益为纽带的区域间合作,是未来两地合作的重要项目,对实现区域性共赢局面有着实质性意义。本文通过对深港两地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比较,同质性与互补性的分析,确立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合作的三种方式,建议在双方政府的主导下,实施培养、评价、使用三大计划,构建人力资源发展服务平台,形成深港高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2.
香港早期公屋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网,支持香港经济转型并促进经济发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长远房屋策略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成为影响公屋政策重要因素。此后房委会改组为财政自主机构、停建居屋和及消减公屋建设量等改革措施对公屋政策发展的产生影响。保障居民的居住权是住房政策的核心,住房保障政策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的补充。内地应该借鉴香港等地的实践经验,在经济上避免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并由政府主导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居住权利,同时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扶持保证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香港健康与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指出,香港的公共医疗卫生开支持续增长,开支增幅令人忧虑,正考虑应当如何为医疗服务融资。本文试图分析香港医疗卫生的融资状况,并为香港医疗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回顾了香港医疗卫生系统概况,分析了香港政府和市民的医疗开支财力负荷,以及香港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认为政府的财力负荷过重,市民整体上承担的医疗负荷偏低,并建议改革公立医院收费制度及鼓励私营医疗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高,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部门协调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香港与内地监管体系对接,可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益参考。目前鲜有研究对香港目前食物安全监管体制做全面梳理研究。基于对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的多次访谈,该文讨论香港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制度架构、运作模式、背后精神,并提出对内...  相似文献   

15.
内地和香港社会经济不断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两地间的跨境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由区位条件所决定,深圳在内地和香港的跨境交通联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深港两地应尽快跨境基建领域达成共识,推动跨境基建的无缝衔接,实现深港城市功能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曾娜 《特区经济》2011,(12):246-247
我国内地目前尚未制定有关商业拆迁的法律,以致与之相关的拆迁纠纷尚没有一个妥适的解决依据。相比之下,香港特区已形成较完善的商业拆迁法律制度,尤其是通过有条件地运用强制售卖制度,较好地平衡了私人发展商和少数业主之间的利益,促进了土地的重新发展,对我国内地商业拆迁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增长经历了三次较大波动,但总体呈增长态势。CEPA实施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其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某些民生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刘敏 《特区经济》2011,(7):13-15
作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香港一直坚持低税制、低福利、高发展的路线,并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一套具有香港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社会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制度面临诸多问题。为此,香港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汲取了当代全球先进福利理念及经验,在许多方面突破了单纯强调收入援助的传统救助模式,而转向一种新的具有社会投资倾向的积极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9.
Singapore's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 contrasts with Hong Kong's currency board system featured by the Hong Kong–United States dollars peg. This paper appraises the two different exchange rate regimes by comparing their track records in maintaining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90s. A review of the two regimes'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reveals the systemic inadequacy of Hong Kong's exchange rate regime under a changing glob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As East Asia emerges from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Singapore's experience of successfully moving away from a currency board system to a credible managed floating regime offers a lesson worthy of attention from Hong Kong.  相似文献   

20.
李玲  李松林 《特区经济》2007,225(10):26-27
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贯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相关规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仅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金融业的冲击;而且通过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促进了香港金融业在回归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