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国外生态修复研究的重点进展和主流共识,为把握未来生态修复研究的前沿态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生态修复的"目标导向—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生态修复的对象及尺度、生态学及社会经济文化目标、各类型生态系统及要素的修复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维度及指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生态修复研究存在理论—实践—政策之间知识转移欠缺、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学科交叉研究不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缺乏等问题。研究结论:理论—实践—政策耦合研究、生态学—社会经济学科交叉研究、气候变化—生态修复联动研究等可能是未来生态修复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后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继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近年来乡村生态保护失调,出现的相关问题也引起大众关注。文章以东北地区养殖农户生态补偿为例,从生态保护与农户生态补偿的耦合意义、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的研究对象以及其促进机制的推进方法 4个层面展开阐述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陶艳  计勇  张越  曹慧中  张翼  张洁 《水利经济》2023,41(2):78-85
水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关系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关系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变化,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探讨生态经济评价在中小河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性,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对各类水利工程的生态经济评价进行梳理,科学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间的关系;以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认知为出发点,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相关理论、评价方法以及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未来中小河流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展望,为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多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为缓解人与自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尖锐矛盾,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生态移民计划。生态移民政策旨在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搬迁到宜居地区,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西北地区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本文从草地生态资源、水资源、森林生态资源、耕地生态资源以及地区生物量等方面总结了生态移民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后续生态移民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业生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农业生态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构建农业生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以期促进农业、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以安徽省为例,在评价农业生态和城镇化指标系统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1997~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与城镇化评价系数及耦合系数均处于上升趋势,协调度从失调逐渐发展到协调。其中2009年前城镇化的评价指数高于农业生态评价指数,2009年开始农业生态评价指数高于城镇化评价指数;耦合系数自2011年后处于磨合阶段,同时协调度也从失调等级转为协调等级。[结论]1997~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良好,但仍未达到最优状态。研究结果对发展安徽省农业、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矿区生态问题具有长期强胁迫性、难恢复性、社会经济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文章论述了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分析了矿区生态问题类型及其影响特征,提出了矿区生态问题的修复措施,研究了矿区国土空间类型划分及其生态管控与修复要求。基于此,提出建立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生态管控修复机制等建议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补偿项目社会公平性考虑和项目实施的客观扶贫效果,有关贫困参与者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外生态补偿研究中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从生态补偿对贫困的生态环境服务提供者、购买者和未参与者的影响等3个方面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生态补偿与缓解贫困研究的阶段成果,由此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亟需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生态经济学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进程,梳理了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学展望。认为,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极为重要的特征是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旨在消除人对自然的剥夺;生产领域的效率损失和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假定资源配置存在着社会最优解,且该解与企业最优解具有互补性。目前生态经济研究集中在生态产业、生态恢复、生态保护三个领域,研究切入点主要有三个。生态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是当前极为关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生态经济学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进程,梳理了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学展望。认为,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极为重要的特征是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旨在消除人对自然的剥夺;生产领域的效率损失和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假定资源配置存在着社会最优解,且该解与企业最优解具有互补性。目前生态经济研究集中在生态产业、生态恢复、生态保护三个领域,研究切入点主要有三个。生态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是当前极为关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自然主体和空间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资源立国战略,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资源生态管理是把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最终目标,把资源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统一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为此,应创新管理思维,转变管理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完善资源保护、节约立法,开展资源环境核算,建立保护资源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新的资源耗竭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颖  李坦 《林业经济》2012,(1):23-26
森林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近年来,森林生态保护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对森林的社会、文化功能保护,即森林文态保护重视不够,相关发展滞后等问题。文章研究认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走向成熟推进和消费拉动阶段,森林文态保护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森林文态保护是重点。文章最后建议,应把森林文态保护纳入森林立法和管理,加强林业发展规划,突出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森林文态保护和绿色文化的发展、管理。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是生产建设的动力和目的,决定生态建设过程、设计、经营管理方式和人文社会背景特征:生态建设是以需求为核心的复杂动态、过程和系统。消费需求动态发生变化,整个生态建设的复杂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消费产品贸易市场一体化改变贸易的数量、方式、成本、速度、场所、规则等,进而改变生态建设产品消费的数量、内容、特征等消费需求动态和时空演变规律。市场一体化通过改变需求动态对生态建设产生全方位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浙江省丽水地区不同区域类型,不同单元,不同层次的生态牲提出了3个类型区和6个重点建设区的布局,以采取不同的建设途径和策略。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国家和省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遵循统筹安排,先重点后一般,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及转换、社会重庆等四大方面的工程和23个优势实施的重点项目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目前农产品认证的主要类型。近几年,北京市"三品"发展稳步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如生产者的积极性、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生态价值的体现以及品牌公信力的提升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了启动生态补偿,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等对策,以推动"三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使其生产规模在郊区农产品中比例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北京农业向品牌化和生态化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日趋严重,生态需水问题日益引起生态学、水文学、农业气象学等领域科学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该文分析了国内外生态需水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审视和提出了生态需水的概念,认为生态需水是生态系统达到某种生态功能水平或者维持在某一动态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水量;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目标,生态需水量及其阈值不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及植被恢复与生态需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土地生态安全一般性评价指标,结合鸡西市土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土地资源生态压力、土地生态环境状态和土地生态环境响应三方面出发,构建了有20项指标组成的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原理和相关分析法,计算出了鸡西市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综合值。研究表明:鸡西市从1996-2005年,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等级均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为了提升鸡西市土地生态安全级别,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对1998—2017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关于土地生态研究的22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当前土地生态研究热点,为把握研究趋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果:(1)国内土地生态研究视角多元,内容丰富,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但研究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2)土地生态研究重点关键词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土地利用、模型与方法和生态安全等;(3)依据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将近20年国内土地生态研究热点主题概况为资源特征导向研究、管理导向研究、技术与方法导向研究、服务导向研究和社会经济导向研究。研究结论:加强土地生态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土地生态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和推进土地生态监管体系构建将是未来土地生态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生态学早期的相互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阐述了从亚当·斯密到霍林特数位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认知和评价,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在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缺陷,指出对世界的认知需要跨学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生态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华北大平原的西侧,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成了山西省特有的生态问题。该文在传统生态地理区域分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SPSS10.0聚类分析法,引入反映区域生态15项指标,在剔除贡献不显著的指标后,进行聚类。根据各生态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划分成七大生态地理区域,并且在Deltagraph5.0的支持下做出山西省的生态地理区域的分区图,指出各区域存在生态问题,并提出生态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选取反映景观特征的一些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郊市增城市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浪费土地、城镇景观格局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农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生态规则,力图达到土地合理利用和各景观类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