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春滨 《现代经济》2009,8(3):126-12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场危机在一国范围内影响了其经济的平稳发展乃至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它引发了国内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但是,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失业,对男女两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中美产业分类体系中对房地产业的界定,文章研究了中美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并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美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结果显示,美国房地产业发展比例合理,次贷危机的爆发与金融信贷政策及监管有关,从而建议我国不要因次贷危机而畏惧发展,未来仍需继续完善我国的房地产业核算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特别是房屋租赁业,同时应开展积极有效的政策监管.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造成全球范围的、全面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经济危机下,给煤炭经济战略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持续低迷的下游煤炭需求产业,如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产能的降低,对煤炭需求大幅减少,加上进口煤炭价格的低廉,国内煤炭市场凸显库存增加、煤炭价格快速下滑,阻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企业如何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摆脱困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所有经营管理者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中美两国的社会生产仍至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沉重的打击,理性分析此次经济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和学者必须承担的使命。文章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在描述中美两国表象化的贸易争端的基础上,指出各国政府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是化解和防范经济危机的必要举措,并对导致当前中美贸易争端的深层经济、文化动因进行了剖析,认为生产相对过剩和消费相对不足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是导致贸易摩擦的深层文化动因,两国政府应在优化经济互补关系的同时时,重视文化互补的优化,彼此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才能推动中美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被全世界人民关注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本论》在欧美地区的畅销。本文从《资本论》的角度出发,在介绍了《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之后,分析了现实经济危机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似矛盾的表现,得出了危机的实质仍然符合马克思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冲击。本文首先就经济危机对当下中国各行业的冲击进行分析,进而探析本次经济危机对我国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这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媔 《全国商情》2012,(8):90-91
目前,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虽然表面平息,但引起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矛盾并没得到真正解决,相反,这次首先在美国金融界爆发的危机比以往任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深刻。自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表示出极大关注。本文对2008年以后学界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解读进行概括和分析,并回顾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及当前学者的发展,最后,提出对经济危机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表明当前世界经济波动日益呈现出周期性和复杂性。运用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来解释美国的次贷危机及蔓延至欧元区多个国家的欧债危机,通过从基本理论层面探索两次危机的形成机理可知,技术创新乏力、增长动力不足是引爆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核心增长引擎,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和鼓励技术创新的双重手段,才能提高国家的长期竞争力以摆脱危机,这也为我国应对危机和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2007年爆发于关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及教训值得人们深思。本文在追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及梳理危机传导链的基础上,从财务与会计角度剖析次贷危机的成因,并就应对次贷危机提出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衰退,被称为是继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以美国这两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为基础,纵向比较二者的时代背景、政府执政理念、政策应对方式、产生的效果等,有利于深入理解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很高,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仍在蔓延。对美国次级房贷市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次级房贷危机的起因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阐述,着重从次级房贷危机对金融机构、房屋持有者、建筑商和售房代理的影响三个层面加以论述。认为,次级房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美国的创新活动仍然非常活跃,美国经济很快可以渡过调整期,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2.
从证券化视角看,金融资本持续的流动性过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以及次级债的风险管理缺失等,共同造就了次级债危机。这对推进我们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在金融机构、资本管理、政府监管等多方面提供了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一系列复杂的金融活动的不良后果,资产证券化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为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注入流动性的同时也因使用不当引发了次贷危机这场金融大灾难。中美两国在资产证券化进程中呈现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我国在资产证券化中应注意发起机构慎选资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自身规范化;监管机构配合制约及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07年夏的次贷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美国金融危机,并蔓延全球,究其原因,金融创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抵押贷款创新的理念建立在房价不断上升的假设之上,使得抵押贷款创新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证券化产品创新不具备可靠的基础资产。房价下跌使创新抵押贷款的风险暴露,金融创新的“蝴蝶效应”终于得以实现,所有金融机构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这给我国未来的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7月以来,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风险不断显现,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爆发并通过其衍生产品链条将风险逐次传递给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我国银行业也不例外。文章通过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为将来银行业结构的变化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是由复杂的机制所构成的。概括来看,其中的机制包括五个关键性环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自由与风险之间的矛盾和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分析与研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引发机制,对于认识与理解此次金融危机,及时调整金融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发生后,国际上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恶化与崩溃的许多信号早在此前就能够观察得到,次贷违约及违约的可能性存在多种决定因素;次贷危机并不特殊,其实是历次危机的重现;对于如何治理这次金融危机以及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许多学者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的加深、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的下半年进一步加深并最后演变成金融危机。此次次贷危机的加深造成了全球许多家金融机构的破产,同时给我国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尤其是出口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美国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分析产生原因,对美国和世界的应对措施进行评述。着重介绍了中国的反应和影响,数据显示,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中国大幅增仓颇令人费解;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持有的美国次债账面价值大幅减少,危机引发的美元贬值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及弱美元给中国通胀造成压力。作者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警示和借鉴主要是:提高住房抵押贷款质量;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建立信用分级制度;稳健地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次级债危机的发生将美国在金融创新及发展中的缺陷和漏洞充分暴露出来。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讲,不仅要总结次级债危机所反映出来的教训,更要学习美国金融制度在次级债危机发生过程中反映出的优点以及美国处理和解决次级债危机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