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桂姣 《魅力中国》2010,(23):30-30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提出过“人是目的”的著名论断,即我们的一切工作活动都以实现并提高人的幸福为中心。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是大众幸福感的一个比较核心的话题,它与单位的运行机制和发展前景密切相关。帮助员工摆脱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员工幸福感的含义出发,分析幸福感在企业员工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探讨培育企业员工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提高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重要性,分析归纳了关于员工幸福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指出企业应借鉴积极心理学、快乐管理理论,从员工的积极人格、积极的工作环境、较高的工作成就感三方面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积极的主观感受。对企业员工而言,幸福感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成就感,员工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和谐感。文章分析了影响企业员工幸福感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幸福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员工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调研活动。通过这次调研,该公司更加明确了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方向性,并从归纳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时效性的提高员工幸福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与工作能动性的关系。认为,主观幸福感高可以拓展员工的智力、生理和社交资源,进而提高工作绩效,并且降低缺勤率和离职率。因此,企业要做到尊重员工,注重个人价值体现;培养员工,注重个人能力提升;搭建平台,注重团体协作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曾庆云 《发展》2009,(12):90-90
本文在探讨培养、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基础上,提出将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培育和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为此,企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员工忠诚文化培养环境。着力打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企业与员工相互忠诚,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文化需求,构建富有活力的企业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慧琴 《中国经贸》2013,(24):86-8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企业的发展不仅只靠经济的发展,对于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政工干部对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企业政工干部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出发,讨论了在经济转型期企业政工干部应树立新的角色意识,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石油企业中,工作性质决定了石油企业工人在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上比其他行业要艰苦一些。为了保证石油企业工人能够立足实际,踏实工作为企业多做贡献,石油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工会工作,发挥工会工作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目前来看,工会工作已经成为了石油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对石油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后勤保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工会工作对石油企业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要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开展工会工作,保证工会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组织支持理论,以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对企业如何通过5类组织支持资源提高员工幸福感进行了探讨。据此为银行管理者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培养员工幸福感,提升工作绩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旅游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成果,从国内旅游者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增加游客幸福感,提高旅游质量的对策:完善休闲公共服务,健全旅游安全救援体系;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倡导绿色出行理念、环保出行、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11.
吴霞 《理论观察》2013,(3):20-21
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企业精神的树立是整个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其道德规范、经营管理理念的建立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相互良性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发展观。于是,人便成为两者联系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成了我们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者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树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她产生和发展初期,受…  相似文献   

13.
马景峰 《魅力中国》2013,(19):374-374
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者的内容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同时,两者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着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富士康相继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使得企业普通员工幸福度的研究也随之成为国内人力资源理论界关注的课题,如何培育企业员工的幸福感、提高幸福度同时也成为摆在众多企业管理者们面前的一道管理课题.因此,文章从企业普通员工的幸福度的重要性出发,以我国企业员工管理中的案例为参照,分析当前我国企业普通员工幸福度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企业普通员工幸福度培育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虽然众多学者认为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工作幸福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相关影响机理尚需揭示。本研究基于71家企业347名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揭示了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集体工作幸福感、个体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差异性。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集体工作幸福感、个体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主人翁氛围的部分中介影响集体工作幸福感,通过组织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完全中介影响个体工作幸福感。本研究的结论不但拓宽了旨在提升员工工作幸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而且为企业塑造幸福型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得出了结论与启示,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调查结果表明,员工的幸福感和心理资本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时主观幸福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组织可以运用有效的组织文化、员工心理拓展训练等方式,加强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呢?笔者认为:应该在加强领导;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王欣 《中国经贸》2009,(14):33-34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越来越关注员工的职业幸福状况;同时,在企业工作是否能获得职业幸福也成为个人是否愿意长期为企业服务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企业、个人如何进行职业幸福感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开展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淑华 《发展》2011,(7):87-88
近两年来,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紧密结合企业重点工作和生产实际,持续深入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建设企业精神文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起到了凝聚员工智慧力量、推动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与员工归属感和向心力的统一。以"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河钢精神为代表的企业文化,同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现代管理理念。宣钢公司一钢轧厂从班组建设、工作环境入手,搞好企业文化物化工程,用特色企业文化净化员工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员工道德素养和从业素质,用榜样力量,凝心聚力,建设一流员工队伍,通过发现、选择、利用优秀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