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融券业务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并于2月28日正式推出. 转融券业务是证券公司融券业务的配套机制.按照现有的规则,证券公司只能使用自有证券办理对其客户的融券,当证券公司自有证券不足时,可以通过证券金融公司向上市公司机构股东借入证券,以满足客户的融券需求.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下称证金公司)表示,首批将有11家证券公司参与转融券业务试点.包括中信、光大、广发、国泰君安、国信、海通、华泰、申银万国、招商、银河和中信建投等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刊》2013,(Z1):12-13
试点初期,转融券标的证券为90只股票(不包括ETF基金),总流通市值为9.3万亿元,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近50%转融券业务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并于2月28日正式推出。转融券业务是证券公司融券业务的配套机制。按照现有的规则,证券公司只能使用自  相似文献   

3.
王炜 《经济》2012,(3):105-106
以转融通为业务主体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下文简称证金公司)或将在3月份投入运营,这也就意味A股市场个股卖空时代真正来临.自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启动试点以来,融资融券标的数量过少的弊端一直没有解决.去年11月,融资融券试点转常规后,虽然标的扩大,但大型机构仍不能用融券做空获利.即将开闸的转融通业务,将融资融券标的数量限制打破,机构双边操作个股也进入一个新起点. 融券做空有机可循 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不会改变指数运行趋势,买空卖空只能起到助长助跌放大涨跌幅,并不会改变指数运行的趋势. 国内经济和股市资金供给量决定指数长期走势.如果经济面向好、资金供应充足,以融资买入为主.经济下滑和资金供应缺乏,则以融券卖出为主.  相似文献   

4.
刘纪鹏  赵晓丹 《经济》2012,(10):101-102
8月30日,转融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并先行推出转融资业务.待转融通全面推出后,证券公司可通过证券金融公司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或证券,再转手借给需要的投资者.事实上,转融通只是融资融券的延续,证券金融公司在整个融资融券链条中,仅是中介机构,通过拓宽融资的资金来源和融券的券源,使市场各方面的利益趋向于一致,从而打破当前业务瓶颈.  相似文献   

5.
8月27日晚,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发布和实施转融通业务规则,沪深交易所也同步公布了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这意味着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两年多以来一直在酝酿的转融通业务正式推出。对于转融通,市场一直寄予着很高的希望,人们甚至将转融通的推出视为A股做空时代到来的标志。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转融通业务弥补了目前券商融资融券业务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比较看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下称<内控指引>).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杠杆,融资融券政策贯彻到资本市场的最强大力量就是增大股市的流动性,即通过盘活证券公司手中的存量资本增大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量和需求量.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券商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7.
刘纪鹏  赵晓丹 《经济月刊》2012,(10):101-102
8月30日,转融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并先行推出转融资业务。待转融通全面推出后,证券公司可通过证券金融公司从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或证券,再转手借给需要的投资者。事实上,转融通只是融资融券的延续,证券金融公司在整个融资融券链条中,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之前监管和自律组织出台的融资融券法规和细则一起,为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提供了制度基础.2009年"两会"前后关于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本文通过对境外成熟市场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现在适合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应采用证券金融公司集中授信的单轨制模式.  相似文献   

9.
谢长艳 《经济》2012,(10):98-100
中概股在国外被浑水做空,近日国内市场也被做空搅的不平静.随着国内转融通的推出,中国的做空机制更加完善,中国股市彻底改变“只能单纯做多赚钱”的局面.近日,围绕着中信证券、张裕A等股价的大幅波动,一条利用谣言做空的路径显现:融券卖空——散播谣言——低位买券赎回.那么投资者又是怎么看待国内资本市场的做空呢?中国如何防止出现美国式的浑水做空呢?  相似文献   

10.
<正>备战多时的融资融券业务终于在开年之际踏上征途。1月8日,证监会表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开设融资融券业务将按"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先试点运行后逐步扩大。备战之路融资融券是指证券公司向投资者出借资金供其买入  相似文献   

11.
洪锦屏  罗毅 《资本市场》2012,(11):38-49
8月30日,转融通机制正式开启试点,获得第一和第二批融资融券试点资格的券商将有望率先参与试点。从目前来看,"两融"规模排名靠前的券商已融出资金和证券占到其额度的80%左右,部分券商开始纷纷提高授权额度,在当前行业创新、多项业务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转融通的快速推出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供给有瓶颈的融券业务而言。转融通试点初期只开展转  相似文献   

12.
张锐 《经济导刊》2006,(8):71-74
历经过三年多的艰苦酝酿和反复求证,国内证券市场中的融资融券业务终于呱呱落地。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下称《内控指引》),这套于2006年8月1日起正式发力的金融工具无疑给国内A股市场注入了一股可以继续勃发的激情。  相似文献   

13.
巫彬 《商周刊》2013,(6):58-59
标志着A股“做空时代”真正到来的转融券业务已于2月28日正式推出,“跛脚”近半年的转融通业务终于实现“齐步走”,从转融券业务推出后一周来的走势来看.大盘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报复性下跌,反而出现了大幅震荡的走势。  相似文献   

14.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具证券供其卖出证券的业务,是建立在市场对未来投资预期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金融工具.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和推广既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机遇,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概述了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具体业务流程、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谢长艳 《经济月刊》2012,(10):98-100
中概股在国外被浑水做空,近日国内市场也被做空搅的不平静。随着国内转融通的推出,中国的做空机制更加完善,中国股市彻底改变“只能单纯做多赚钱”的局面。近日,围绕着中信证券、张裕A等股价的大幅波动,一条利用谣言做空的路径显现:融券卖空——散播谣言——低位买券赎回。那么投资者又是怎么看待国内资本市场的做空呢?  相似文献   

16.
<正>国外机构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各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从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等海外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经验来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方式下,证券公司处于整个业务运作的核心地位,但信用交易的资金不仅仅限于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证券公司可直接向商业银行等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转融通,也可利  相似文献   

17.
薛春芳 《经济论坛》2006,(23):110-111
一、金融证券公司的两种典型模式1.日本模式。日本目前有大阪证券金融公司、中部证券金融公司和日本证券金融公司三个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证券抵押和融券的转融通完全由这三家公司完成。在这种专业化证券金融公司的模式中,证券公司与银行在证券抵押融资上被分隔开,由证券金融公司充当中介,证券金融公司居于排它的垄断地位,严格控制着资金和证券通过信用交易的倍增效应。即第一层面由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的信用;当其自有资金或借券来源不足时,转向证券金融公司融通,此为第二层面;最后,证券金融公司在资金或证券不足时再向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咸金佩 《时代经贸》2009,(12):67-68
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创业板开板,可谓09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是风生水起的一年。而2010年,在实现09年保八目标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已逐渐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2010年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进行三大创新,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进行国际版的建设。最近己推出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对证券公司而言,更是利大于弊,但我们不能忽视融资融券业务带给证券公司带来的潜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风险,结合中国证监会最新出台的《关于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证券公司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防范风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阳 《经济师》2011,(10):90-91
随着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开展和股指期货的正式启动,做空机制被正式引入了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A股市场上受到大范围质疑并遭遇做空,国际对冲基金也纷纷看空中国。此轮做空大潮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但并不意味中国是一个可以被国际炒家做空的对象。国际做空资本的动作,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促进中国股市加快改革的力度和步伐。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吵嚷"半年.及至10月,有关融资融券业务推出的时间表逐渐浮出水面,而试点券商名录及准备情况在近期也是消息频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