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县、乡财政收支的总量分析。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县、乡财政,具体表现为:(1)在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权序列中,层级最低的县、乡两级政府合计的公共支出比重平均达30%左右。若以支出总量衡量,地方公共服务支出的43%是由县、乡两级政府提供的。(2)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县级  相似文献   

2.
邓毅 《经济问题》2006,(5):66-67
一、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现状及问题义务教育在我国传统上是由层级较低的政府来组织的。在城镇是以区为单位,农村是以县、乡两级政府为主的。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义务教育的经费一般能够得到保证。问题主要在农村。农村税费改革前,乡、村两级的义务教育经费是  相似文献   

3.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制度创新性质,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主要是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又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方面大大淡化了条块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为政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正确发挥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创造了条件。然而必须看到,该体制为种种条件所制约,仍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难免遗留下不少问题。随着时间推进,这些问题趋于明朗化,对地方财政运转的不良影响日渐表现出来。最突出的一点便是造成了基层政权所承担的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通过“分税制”所建立的财政体制重新界定了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范围,着眼点是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当时尚做不到配套确定省以下政府之间财力分配框架,原本寄希望于通过逐步深化省以下体制改革,在动态中解决此问题。但由于省以下的体制改革近年并未取得明显进展,财权划分模式与事权划分模式出现了网相背离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我国实行分税制的主要意图之一是扭转过去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局面,这符合分级财政体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客观地说,与较充分发挥中央自上而下转移支付调节功能的要求相比,目前中央财力集中程度还不够,仍有待逐步提高。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趋向被盲目推广和延伸,在省、市形成了上级政府都应集中资金的思维逻辑。1994年以来,中央的资金集中度实际在下降(从1994年的55.7%下降到2000年的52.2%),而省级政府的集中程度却不断加大,年均提高2%(从1994年的16.8%提高到2000年的28.8%);市一级政府同样在想方设法增强集中程度。2000年地方财政净结余134亿元,而县、乡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这说明,实际上财力在向省、市集中。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资金,但基本事权却有所下移,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成为现在的突出矛盾。按照事权划分规则,区域性公共物品应由地方相应级次的政府提供。近年我国省级政府在向上集中资金的过程中,县、乡两级政府仍一直要提供义务教育、本区域内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多种地方公共物品,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往往尚未有效排除介入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的“政绩”压力与内在冲动),而且县、乡两级政府所要履行的事权,大都刚性强、欠账多,所需支出基数大,无法压缩。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该项支出有法律依据,而且由于人口规模扩大和相关支出因素价格上升较快,所需资金膨胀更快。转轨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大量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要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来提供的,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承担着宽广、具体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这就亟须在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分工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条件下,使基层政权的事权、财权在合理化、法治化框架下协调职责与财力,使之对称。这本是“分税多级”财政体制的“精神实质”所在,一旦不能落实,则成为基层财政困难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4.
首先要考虑现行财政体制及其财力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情况,这是决定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的重要因素。其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局面将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在这种情况下,惟有继续加大中央、省两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才能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才能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根据这样的考虑,划分或界定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责任,大体考虑按两类标准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5.
"乡财县管"制度是中央继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措施,旨在通过规范乡镇财政收支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云南省弥勒县从2008年10月实施"乡财县管"改革以来,经过近五年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于此项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其改革进一步完善,试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1.完善中央、省、市、县、乡镇之间财政分配体制。(1)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尤其要明确省以下各级政府(县、乡两级政府)的支出责任。(2)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权,将各级政府的事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支出责任和各地的收入分配格局制度化。保证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合理分配省、市、县、乡财政收入的各自比重,配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境。(3)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财政预算体制。将乡镇财政预算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政府负责本级预算支出管理,收入由县级政府统一拨付。中央和省级拨付的款项…  相似文献   

7.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制度演进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使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却面临着困境,税收的高增长与地方财政困难形成悖论,这不仅限制着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而且造成基层经济活力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若破解这一悖论,必须进行以完善分税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贵港市乡财县管财政改革动因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边界、理顺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这一改革根据财政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地方财政主要负担本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县、乡财政困难的地方很普遍,一些地方乡镇干部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会同县蒲稳乡干部集资投劳辟建财源的方式,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搞活了乡级财政,为摆脱乡级财政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省以下财政分权被认为能够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造成的基层财政困难问题。福建省自2002年进行了省以下财政分权改革,这为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先期经验。通过分析改革后福建省各级财政发展的基本状况,得出省以下财政分权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难以解决我国的基层财政困难和地区差异问题。省以下财政体制在当前条件下走向财政分权并不成熟,未来改革方向应以适当提高省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主,以分收入代替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12.
减少行政层级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实行的五级行政架构,行政成本过高,行政效率低下,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推进减少政府行政层级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推进减少政府行政层级改革的目标是撤地、虚乡,建立中央、省、县三级政府管理架构。该文分析"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和"省管县"体制的优势,指出实行"省管县"体制的趋势,提出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分析乡级政权的改革思路,指出变乡镇政府为县的派出机构可行性最大。  相似文献   

13.
1·减少政府财政级次,发展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应模式。五级政府架构是中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政府组织形式,取消乡、地市两级政府的改革涉及到修宪程序。在现有《宪法》约束下,弱化乡、地市两级政府职能,减少财政级次,为最终政府架构的改革创造条件是可行的,但应防止不顾各地实  相似文献   

14.
当前县乡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乡财政困难主要表现在:(1)财政收入缺口大,赤字面广。2001年,地方一般预算赤字县共计731个,赤字面36.6%。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情况更为严重。一些县虽账面无赤字,却普遍存在巨大的隐性赤字,即以当年应付未付的各种支出拖欠,或以负债、寅吃卯粮等形式存在的赤字。所以,实际发生赤字县、乡的数量和赤字规模可能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网站日前公布《2008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励和补助办法》指出,中央财政将对各地2007年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撤并1个乡镇或区公所奖励50万元;按县算账,比2006年减少财政供养人员1人奖励4000元,同时对人员增长超过全国地方平均水平的县,超  相似文献   

16.
1.减少地方财政层次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当前我国五级财政、五级政府的框架,与分税制在省以下的落实之间,存在不相容性质,实际上“无解”。且不说欠发达地区,即使是在发达地区,省以下的四级如何分税?可以说,近年地方基层财政的困难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五级财政框架与分税分级财政逐渐到位之间这种不相容性的日渐明朗和突出。因此,出路在于减少财政层级:通过“省管县”(省级政府在财政上直接管辖省内各县市)和“乡财县管”(县级政府在财政上直接管辖县内各乡)的改革,形成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架构,省以下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就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17.
朱顺贤 《经济师》2006,(5):203-204,207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4年我国进行了旨在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财政困难、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分税制指导理念存在一定偏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有关改革的具体建议与主张。  相似文献   

18.
一、政府目标的差异性与财政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我国的政府目标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我国政府分为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五条和第三十条分别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即为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市、县、乡四级.  相似文献   

19.
张倩 《经济师》2009,(5):50-51
“乡财县管”制度是中央继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措施,旨在通过规范乡镇财政收支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通过对河南省宝丰县乡镇财政基本情况的了解及对“乡财县管”改革相关文件、数据的调查,发现宝丰县“乡财县管”制度的实施已有效地堵住了乡镇收入的漏洞,而且规范了乡镇的支出行为,乡镇债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改革也遇到了不能正确处理一级财政与“乡财县管”的关系,对县乡责任界定不清,缺少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等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转变乡镇政府财政职能,落实好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沂水县坚持把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规范化建设,作为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抓手,财政部门按照省市加强县乡财政建设会议精神及财政困难县管理要求,积极在全县乡镇中开展“乡财乡用县管”改革试点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千方百计保障村级经费,尽力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