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的载体,上海自贸区承载了贸易转型、金融开放、体制创新、管理进步等诸多任务。如何围绕自贸区现有基础,以贸易转型推进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制约上海自贸区贸易转型的主要因素,并结合上海自贸区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张天意 《当代经济》2016,(14):24-28
本文系统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给我国,特别是上海周边地区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机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苏州出口贸易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从九个方面就如何对接上海自贸区,转变苏州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促进苏州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美慧  朱明侠 《经济师》2015,(5):31-32,62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营造了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伙伴的合作机会。特别是为"泰国企业来华创业"会提供更多的机会。文章主要就上海自贸区到底可以为泰国企业带来哪些商机作为研究的主题。文章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总结了过去泰中贸易的现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为泰国企业带来贸易方面、投资方面以及金融方面的商机。文章最后对来华经商的泰国企业提出了诸多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其成立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文章结合当代国际国内形势,从中国促进自身发展改革的需要、国家贸易竞争加剧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代背景;同时,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也对上海周边区域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为周边区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有内外因素共同决定的,从内部因素上还看,上海和周边城市的关系都是相互依存的。当前上海自贸区建立完善,对周边城市经济贸易发展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实现了多元化的贸易,扩大了上海和周边城市的增长空间。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周边城市经济贸易发展影响据巨大,本文就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周边城市自由贸易区对上海经济贸易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使得我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双边自贸区的建立.正是这些双边自贸区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中俄双边自贸区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中俄双边自贸区构建的可行性分析,进而对中俄双边自贸区建立的基础进行了介绍,并深入分析了俄双边自贸区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7.
崔博 《经济月刊》2013,(11):104-107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期《经济》将继续跟踪上海自贸区建设,在见证其成长精彩瞬间的同时。为读者解读最新政策,并初步探讨上海自贸区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崔博 《经济》2013,(11)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期《经济》将继续跟踪上海自贸区建设,在见证其成长精彩瞬间的同时,为读者解读最新政策,并初步探讨上海自贸区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适时设立上海自贸区,是面对全球贸易格局改变采取的积极对策,更是“以开放促改革”国家战略的新试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旨在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机制,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要通过借鉴国外传统自贸区经验,结合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特色,趋利避害,从而探索适合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加入WTO后国内上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了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跨越.但是,如果站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着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及经济强国,尤其是在我国处于入世后过渡期.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至今已近两年,引起海内外诸多关注。自贸区的设立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贸易环境,也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提供了机会。特别是这次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重点关注了金融服务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逐步提高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程度。目前上海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如何,自贸区设立后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将会给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带来什么影响,文章选取波特的"钻石模型"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实证分析,从"钻石模型"要素的六个方面,以上海、香港、新加坡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金融服务市场准入开放度等指标进行定量回归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分析得出目前上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弱势,竞争力不强,但是借自贸区设立的机遇,可以提高相应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和具体情况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常态”下国家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一轮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文章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基于面板数据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利用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构造上海市的反事实经济绩效,并对比上海市的真实经济绩效,进而估计出上海自贸区产生的“制度红利”效应.研究表明:(1)上海自贸区建设显著促进了上海市GDP、投资、进口和出口的增长,且这一结论在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随着制度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扩区后的自贸区建设对上海市经济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3)上海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改革,具有显著的长期经济效应.文章客观地评价了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济绩效,为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完善和复制推广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贸易多边竞争规则对开放型经济要求的外部压力日益增大,国内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的内生动力蓄势待发,加大服务业开放无疑成为完成我国自贸区建设的重心,而制度创新是自贸区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有力保证.本文从我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出发,指出服务业开放制度的必要性,并且通过结合对目前新加坡、迪拜自贸区的服务业开放制度具体做法和经验的分析,提出从六个方面进行自贸区服务业的制度创新建设,以制度创新促进自贸区开放模式创新,为我国自贸区的制度建设提供借鉴,进而推进全国服务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14.
李睿渊 《经贸实践》2016,(12):186-187
继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福建、天津等10个省市紧随上海脚步,相继开展自贸区建设,加速各省市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和速度.在已经出台的新建自贸区方案中,均提到了开放文化市场,加速文化产品和服务对外贸易的要求.浙江省自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位居全国前列.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在新的自贸区条件下,浙江文化产品和服务对外贸易面临的新机遇及挑战,提出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渐走向了外贸的封闭圈内,自贸区成为打破这一封闭圈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以上海自贸区为例,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分析了自贸区建设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自贸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期建设更多的自贸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博 《经济》2013,(10):92-96
随着"自贸风"的持续发酵,自贸概念进入深入挖掘阶段。在上海自贸区渐行渐近之际,高层的改革初步"路线图"逐步浮出水面。在上海报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设计中,重点提到了要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而这些改革内容在自贸区内将会更加市场化或者说完全市场化。既是摇钱树又是突破口自贸区在国外早就成了摇钱树。据《经济》记者调查发现,美国有对外贸易区92个之多。在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并在之后成为了该组织的主导者。之后,美国和欧盟又开启了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变得越来越紧密.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以及为了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2013年9月我国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综合经济全球化大潮流,本文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历程、外贸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条例及自贸区建设提出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叶红玉 《新经济》2014,(8):9-10
本文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对我国其他地区尤其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存在的政策示范、辐射带动、促进改革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长三角地区应抓住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契机,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坚持错位发展策略,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本地自贸区建设,以保证本地经济与上海自贸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燕萍  洪竹 《时代经贸》2010,(10):47-48
“十五”期间,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了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跨越。但是,如果站在全球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则会发现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着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及经济强国,尤其是在我国处于入世后过渡期。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贸区的建立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各省市纷纷申报第三批自贸区的建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下陕西省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经济背景、自贸区建立的优越性、陕西省本身所拥有的优势条件、建立自贸区独特的创新点以及自贸区建立后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说明陕西省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