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石峡考古看岭南早期古文化的土著性及多元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是中国古代人文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分区,岭南文化的土著性奠基于遥远的史前时代,史前文化一直保持着土著文化传统的主流地位,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受到多元外来文化的影响.石峡是岭南最典型的古文化遗址,是研究岭南早期古文化土著性与多元文化互动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
一、岭南文化的涵义和本质何谓岭南文化?从文化哲学角度去界定,岭南文化就是一个标志着岭南人的本质力量发展水平的社会范畴,是岭南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岭南人社会实践的产物,岭南人活动方式的总和。它是岭南人本质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联系的物质文化形态之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两重属性。建筑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一个缩影。岭南建筑其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国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是岭南文化区别于中国其他  相似文献   

4.
岭南文化朔源及特征1、岭南文化朔源岭南泛指五岭山地以南广大地区,含今广东、广西东部、港澳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部分地区,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由于岭南的特殊地缘,塑造了岭南文化的特殊性。一方面,历史上岭南远离中央政权所在地,在古代交通和通信联络不便的情况下,接受正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未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险恶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岭南文化》(李权时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的 “后记” 写道:“我们对岭南文化的系统理论研究,没有前例可援,因而可以说是一个尝试。”确实,以往对岭南文化的研究是零散的、局部性的或描述性的,许多称不上文化学研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地域文化形态,岭南文化起步较晚,长期被视为化外文化,史学对它的研究自然只能是肤浅的。岭南重要的文化典籍几乎都具有这一特点。杨孚《南裔异物志》主要内容是对岭南物产  相似文献   

6.
冼玉清生逢文化凋敝的晚清末世,却以其天赋的才情与后天的勤勉,深得精研传统之学的岭南文化宿耆的认同与鼓励,这批旧学功底深厚、文化情怀深远的岭南学人凝聚成一股不容小觑的文化力量,承担起岭南文化的传承重任.冼玉清在广东文献整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正是植根于以上多元因素构成的文化土壤中.她的诸多著述将个体生命和文化使命相融合,她的研究文字古雅耐品,治学风格扎实严谨.她坚持遍索群书、亲勘史迹、深索渊源,讲究客观求实,绝不随意褒贬、妄下结论,处处详加考证.洗玉清近乎“殉学”、“殉道”的学术人生,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背景下一代杰出学者坚守岭南人文精神的风骨和操守.  相似文献   

7.
岭南是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瘐岭以南的地区。从地理位置及分布上来看,古代的岭南基本上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及海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而今天的岭南在习惯上则用来指称广东省所属的地区。在本文中,笔者所使用的“岭南文化”这一概念,则是在人文与地理  相似文献   

8.
@游博     
邹育周 《新经济》2012,(10):6-7
微发布@中国广州发布:【北京路附近将建岭南民俗街】省非遗馆将与大小马站书院街连片打造,成为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的文化地标。届时,粤剧、古琴、剪纸、广绣、广彩、皮影戏等将进驻省非遗馆。项目还包括岭南民俗街和文化广场建设,以后街坊可在此休闲,遍览各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遗产。(图/中国广州发布微博)  相似文献   

9.
广州作为华南经济中心城市应该成为流行文化的策源地,广货升级换代的精神母体和灵感源泉。广州必须集中表达整个新兴产业背后的生活理想和文化精神。岭南是当今中国文化革新的阳光地带,英雄辈出。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城市应把影视产业当作文化产业的一项核心工程,记录中国人走向太平洋世纪的雄健身姿。设想一旦实现,广州到本世纪末将建成中国文化中心之一,与京沪南北呼应;下世纪初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与回归祖国的香港一起呈现岭南文化双星并照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16日,首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在岭南地区最高学府中山大学隆重举行.广府文化学术年会是在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广东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由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和广东历史学会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历史系、岭南文化研究院协办.  相似文献   

11.
岭南湿热地区具有自身的特点.以深圳特区为例,分析岭南湿热地区办公建筑的耗能现状,提出符合岭南湿热地区,气候、经济、环境条件的办公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池 《新经济》2023,(8):44-50
历史上岭南文化在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禅宗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文化催生出世人瞩目的“市场改革先行模式”,推动广东经济领先全国。广东发展领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市场取向改革领先。为什么市场取向改革领先?一个重要因素是岭南特色市场文化领先。因此,广东今后要继续走在前列,更须弘扬岭南特色市场文化,重点在五方面发力:一是着力深化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着力提升境界,让文化更加出彩;三是着力文化赋能,助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四是着力加强融合,把文化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五是着力创新发展,以数字文创构建文化新高地。  相似文献   

13.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从宏观上文化的性质特征归结为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的理解是有其科学性的。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因素来考察广东地方文化传统(即所谓岭南文化)的个性特征及其对这一地区发展的影响。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以至当今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端于广东,这应该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走向现代化这一人类发展共同趋势的进程中,岭南文化的现代嬗变,表现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上,即是建设有极强吐纳聚散能力的国际大都市的新文化。处在岭南文化中心地位的广州,在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与岭南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国际大都市新文化是不是改头换面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在未来的国际大都市文化中  相似文献   

15.
环太湖地区在历史上也曾经是吴文化最核心、最繁荣发达的地区,近三十年来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速的地区之一。环太湖地区文化实现向文化现代化的转型,对于中国其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既有借鉴意义,也有典范作用。本文旨在梳理环太湖地区文化传统的丰富内容,总结其文化传统的文化原型特征与价值取向,并探索其文化现代化道路诸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香格里拉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地位与生态脆弱性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富饶的资源、美丽的自然风貌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人的生存发展条件恶劣的巨大反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其在发展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古代岭南思想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近代以来的岭南社会曾经发生过甚至目前仍在发挥着影响。这种特殊性或个性表现在:一、古代岭南对各种异质文化确实表现出一种广泛的受容性或在文化心态上的开放性。秦汉以降,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纷至沓来,但这些观念、风尚与本土文化之间很少发生严重冲突。在大多数情况下,岭南人、包括从外地进来已经认同了岭南的人,对各种思想文化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从秦始皇略定岭南至唐朝以前,在长达八个世纪的时间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开发经历了发展期、兴盛期和鼎盛期三个阶段。南越国时期(前204年—一前111年)的93年,恰好处在发展期的初级阶段。研究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状况,对了解整个岭南开发史具有重要意义。一、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春秋时,我国中原地区已进入铁器时代。战国时,以铁农具为主的农业经济进入  相似文献   

19.
刘圣宜、宋德华著《岭南近代对外交流史》,作为《岭南文库》之一种,199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近年来广东史文学界一个可喜的研究成果。 这部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对象,正如著者所言,是岭南近代历史上对外交流的产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性。著者为该书的撰述提出了研究意向,即,(一)西方文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以什么方式进入岭南的,其遭遇和经历如何,昭示了哪些经验教训;(二)岭南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如何,前后有什么变化,他们址如何吸取西方文化的,有什么成功和失败的记录;(三)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作出何种反应,处于何种地位,自身发生了什么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岭南文化对广东技术创新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在广东力求自主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新文化,以充分发挥岭南文化的内在动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