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分析,低成本争战略是在同一产品差异水平上,企业以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相同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以不同的产品差异水平提供相同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战略。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应该至少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超额消费者剩余;二是成本更低或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华  张文杰 《生产力研究》2008,(24):141-143
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中的一个基本类型,而物流又是企业获取成本领先优势的重要来源。文章通过对成本领先战略和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分析,构建了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为企业实施物流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的模型,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应该相互融合的路径,并利用1990年到2007年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得出:竞争优势的取得依赖于比较优势,从而是由资源禀赋状况内生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静态竞争优势带来的剩余将不断提高资源禀赋的结构,动态比较优势会自发地导致动态竞争优势,为此,要利用静态的比较优势所获得的剩余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渐进地高度化。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大量倒闭,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利用先前的竞争优势的剩余提高自身的动态比较优势,外部的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危机仅诱使这种情况早点出现,这也给这些地方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现代福利经济学常用的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分析工具,结合几何图形分析了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对我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整体影响和结构性影响,指出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提高我国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结合进出口活动来看,人民币升值使生产者福利水平受到损害,消费者福利水平改善。最后指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福利改善效应受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等因素制约,并且强调人民币升值改善福利水平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企业所处供应链竞争环境的特点分析,供应链竞争环境对物流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物流企业本身的现状,指出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虚拟物流企业,主要包括:战略定位确立核心竞争力、合作伙伴选择、信息平台构建、建立广泛合作的虚拟物流企业协议以及虚拟物流企业组织的运行评价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战略管理会计以动态性的权变思想为指导,是企业战略管理和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适应了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培养的需要,能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外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从而促进企业制定并实施战略计划.本文通过分析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探讨了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进而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一、对经济分析理论的影响 1、获取剩余经济价值从买主转向卖主 在商业交易中,占有信息是讨价还价权力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素.占有较多信息的一方比占有较少信息的一方更能够从交易中取得多得多的价值.在电子商务中,顾客拥有越来越多的信息,他们利用这种信息找出满足他们需要的、质量和价格最好结合的卖主,从而推动权力从卖主转向买主,获取剩余经济价值从卖主转向买主,市场价格更靠近供给曲线,表现出越来越象拍卖的情形.在传统市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由虚线分开,消费者剩余为上方部分,生产者剩余为下方部分;在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由虚线下方的实斜线分开,消费者剩余明显多于传统市场时的数量(图1).  相似文献   

8.
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战略,二者可以被一个企业同时采用以获取竞争优势.本文运用产品差异化模型考察成本相同和成本不同两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行为,证明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不矛盾,指出差异化有利于企业避免恶性竞争,获取市场势力,而且当成本不同时,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并具有进一步成本领先的动机,具有成本劣势的企业则具有降低成本的动机和更强的差异化动机.本文讨论了价值创新是企业同时采用差异化和低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逻辑,并提出企业价值创新的风险和对策,从而给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9.
郭美斌 《经济师》2003,(8):128-129
竞争战略是企业竞争制胜和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锐器 ,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 ,企业竞争理论都是一种寻求竞争优势的战略。但随着 2 1世纪企业竞争环境的新特点 ,文章试图挑战现有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提出适应消费者需求不同阶段特点的适应竞争战略 ,才是竞争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物流联盟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开始向竞合的方式转化,靠合作来化解竞争的经营理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企业战略联盟正是这种变革的产物。为了尽快提升竞争优势,物流企业也必须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因此,在战略联盟思想的指导下,物流企业的物流联盟模式应运而生。首先阐述了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及特征;其次分析了物流联盟形成的动力机制,对物流联盟的种类做了介绍;最后论述了形成物流联盟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科技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过程,提炼出生产研发和市场营销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并结合企业竞争优势的标准和测度,得出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最后提出构建新创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我国稻米供给和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kino和Hayami提出的福利效应模型,具体测算我国稻米生产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并进行分解,基本结论为:稻米具有较低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稻米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表现为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值远远大于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值,从而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军 《经济师》2004,(5):260-260,262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指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一方对交易对象的内在属性比另一方更为了解。经济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效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文章尝试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并提出企业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物流战略类型与物流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物流功能为基础的操作层战略内容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出了与企业竞争战略相匹配的物流战略类型的重新分类:基于成本的物流战略、基于顾客的物流战略、反应式物流战略及无物流战略。在对物流绩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得出企业物流战略类型对物流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还讨论了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物流管理实践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玉兰 《当代财经》2007,(3):125-128
减少应纳税额是纳税人税务筹划的动因,但是这方面的经济学研究在理论界几乎是一个空白.为了探究纳税人税务筹划的内在动因,本文试着从经济学视角即分别从纳税人的理性角度、供求曲线角度、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角度以及博弈论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明确了企业资源的含义和类别,并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的企业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企业资源、企业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最后提出,企业只有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朝晖 《经济师》2003,(5):144-145
文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本质、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层次模型。我国企业要以创新战略为根本战略 ,通过产品 (服务 )、流程、组织结构、价值链和企业文化五个方面同步的互动 ,来培植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徐亮  傅贤治 《当代经济》2010,(6):104-106
为了使企业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竞争优势和为战略决策提供帮助,本文在对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假设基础上,以纺织企业为例分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从成本领先、差异化两个基本竞争优势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一个评估其价值链水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王静 《经济问题》2012,(1):78-82
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选择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基于此,根据五力模型分析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采用SWOT分析矩阵将内外部因素加以匹配,形成四种交叉组合的矩阵战略,提出其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应在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利用自身优势,减少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服务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快递服务业竞争战略与竞争作用力分析——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详细分析河南快递服务产业竞争环境的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又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模型(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剖析河南快递服务产业四大(三类)市场竞争主体(外资快递巨头、中国邮政服务公司、非邮政国营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的具体竞争环境与竞争能力优势,并分别提出针对性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相应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