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参照货币篮子与东亚货币联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采用参照篮子货币设定汇率波动的经济体在增加,这反映了全球区域各经济体汇率倾向于管理浮动和相对独立的势头(即区域汇率独立板块)。人民币也是如此,在汇改后参照美元比重显著减小,而区域货币权重逐步增大。虽然这延续着有效汇率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更加表现为一种市场力量的选择。区域内某些货币相互联动的增加,反映了这一组货币汇率波动的独立性。本研究通过回归发现,人民币与港币、林吉特、韩元和台币联动走得越来越近,在集体降低对美元的参照比重之后,这几种货币互相间参照比重上升。而在它们后面又有互动的其他货币。这种货币联动的方差和持续性模式是亚洲未来货币独立板块形成的雏形。中国汇改后在对亚洲货币集体降低美元权重中发挥主导作用。也只有亚洲区域内货币独立板块的形成,才能从外部真正减轻人民币目前的升值压力,充分展现出其灵活弹性。人民币参照货币篮子调整影响整个亚洲,而反过来也为人民币未来的改革创造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调整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此外,央行还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定。央行没有具体说明哪些货币将包括在货币篮子中,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些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将被选中,并赋产合适的权再以构成一个货币篮子。  相似文献   

3.
金融双语     
中国改革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调整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此外,央行还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定。央行没有具体说明哪些货币将包括在货币篮子中,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些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将被选中  相似文献   

4.
牟新焱 《新金融》2012,(2):33-37
本文假设央行会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等外生因素对人民币货币篮子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使用非方差约束的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进行实证分析与预测检验,重点研究人民币货币篮子结构和趋势性升值速度及其变化规律等问题,对货币当局的外汇政策操作及其意图进行解读。研究发现,人民币区域化目标与欧债危机对货币篮子结构产生显著影响,汇改后人民币趋势性升值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政治事件是影响人民币短期偏离篮子汇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CFETS指数贬值幅度达到7%,但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仅贬值3%。在参考篮子货币的规则下,篮子货币反而比双边汇率波动性更大。这令人感到困惑。目前,  相似文献   

6.
<正>8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日均价差(CNY-CNH)的绝对值为114bp,较上月增加66bp;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所上升,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所下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较上月下降58.3%。CNH HIBOR隔夜、7天、3个月、1年期限均较上月末上升。  相似文献   

7.
王凯 《中国外汇》2008,(3):38-39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正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货币篮子。货币当局按照主动、可控和渐进的总体原则,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在市场供求基础上,参考货币篮子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正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货币篮子。货币当局按照主动、可控和渐进的总体原则,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在市场供求基础上,参考货币篮子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12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日均价差(CNY-CNH)的绝对值为179BP,较上月增加38BP;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有所下降。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较上月下降38.1%。CNH HIBOR隔夜、7天、3个月期限较上月末有所上升,一年期限较上月末下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波动与东南亚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相关性明显提高,区域内汇率联动性加强。通过对东南亚经济体汇率参照货币实际构成与权重的计量分析,人民币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经济体汇率的参照货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需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并加强区域汇率机制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参考盯住篮子货币干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外汇市场干预灵活性的考虑,2005年7月,我国选择了参考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基于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日数据,估计人民币货币篮子的影响权重及中央银行的干预规则。通过分析看到,直至2006年初才启动参考盯住篮子货币干预,并且是各币种逐渐引入干预规则,美元的影响权重逐渐下降,参考篮子货币的调整是积极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元指数、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指数等问题作了一些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编制人民币指数、计算实际有效汇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非美货币汇率定价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的定价机制。首先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定价机制,分析了这种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一篮子货币的定价机制,指出可通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其次本文分析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定价机制,指出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必须通过套算机制来确定,本文认为人民币对林吉特和卢布的定价最终可能仍然通过套算确定。最后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指出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先放开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4.
本币升值压力下的汇率政策选择比较:中国和马来西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汇率弹性指数对人民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弹性进行分析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和林吉特的汇率弹性有所增大,但是货币当局也在力图控制本币的升值趋势。采用G-R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本币升值压力是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结果。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两国外汇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分析还表明,如果外汇市场升值压力用汇率调整的方式吸收,外汇市场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会减小,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增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是我国较早发展的最常用的规避汇率风险的产品之一。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境内人民币远期定价的抵补和非抵补利率平价条件以及境内外远期汇率长期均衡关系和信息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平价条件在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受一些限制因素影响,汇率预期的非抵补利率平价条件不成立,远期汇率水平不能作为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变量,境内外远期汇率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境内远期汇率对境外汇率有相对明显的引导作用,境外远期汇率的非理性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境内远期汇率定价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衡汇率是进行汇率管理的关键概念。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从统计学意义上确定均衡汇率与基本经济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作为管理汇率和确认汇率失调的基础。本文运用BEER模型,采用1984年1季度-2005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贸易条件、劳动生率和净对外资产对均衡汇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均衡汇率具有负向作用;(2)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过几次失调的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自我修正功能不强;(3)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升值阻止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评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从“退出战略”角度评析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分析了盯住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美元在稳定汇率方面的不同操作策略。然后,从逻辑上推出目前所实行“参考”篮子货币的内涵及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可能存在的操作策略。最后利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在现有的货币篮子中,美元的权重仍占到95%以上,欧元和日元的比重较小。文章因此认为,短期内,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的汇率制度(Defacto)”,还没有真正退出,并分析了没有真正退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external political pressure for faster Renminbi appreciation affects both the daily returns and the conditional volatility of the Renminbi central parity rate. We construct several political pressure indicators pertaining to 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US pressur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After controlling for Chinese macroeconomic surprise news, we find that US and non-US political pressure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Renminbi's daily returns. Howeve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litical pressures, and especially those from the U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conditional volatility of the Renminbi. Furthermore, we conduct the same exercise on the 12-month Renminbi non-deliverable forward rate. We find that the non-deliverable forward market is highly responsive to macroeconomic surprise news and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Sino-US bilateral meetings affect the conditional volatility of the Renminbi non-deliverable forward rate.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gree and the nature of exchange rate co-movements between the Renminbi and a set of seven East Asian currencies by estimating Markov switching models with regime-dependent correlations and time-varying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These model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First, exchange rate co-movements can vary across different de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regimes. Second, the Renminbi can act as a transition variable that provid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how the exchange rates evolve over time. After controlling for global effects and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s, the results yield robust evidence of the Renminbi’s rising role in East Asia 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currency fluctuations. A key result is that regional currencies tend to overreact when the Renminbi depreciates and underreact when it appreciates, suggesting that East Asian economies are not willing to allow their currency to substantially appreciate against the Chinese currency.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从主要关注美元汇率,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转变是不同汇率规则之间的转换,均衡汇率的概念被弱化,汇率规则的概念则被强化,作为一种规则的变化,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可能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