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名牌与名牌价值的产生名牌就是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高销售额、高占有率从而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从理论上进行剖析,它有三层含义:1它是一种正值的商誉(Goodwil)。每个企业都有商誉,但商誉的价格不一定总是正值,而名牌则总是指“好”的商誉,它是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2.
名牌究竟是什么?首先,名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而是知名的商标和商号。人们现在常说“名牌产品”,其实名牌产品并不是我们说的最终意义上的名牌。因为再好的名牌产品也会过时,而真正的名牌总是越老越值钱的。可见名牌的载体应该是商标和商号,而不应该是产品。第二...  相似文献   

3.
林雅云 《质量春秋》2005,(10):16-16
近些年提起名牌战略,不少商家眼光仅仅局限于城里人或高鼻子“老外”,似乎只有他们才能领导“消费潮流”,压根儿也没把农民列入名牌消费的主要群体。在这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许多工商企业总是几十年一贯制,把实施名牌战略定位在进军大都市和国际市场,以与“国际接轨”为名牌开发的主要参照物。名牌成了骄傲的公主,不肯垂青“下里巴人”,偌大一个农村市场,“睡狮不醒”,成为被名牌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编读链接     
四川名牌知多少,房地产纠纷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报告”栏目我喜欢看,测评让我认识多方面的名牌,警示是我消费的警示灯。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提起名牌战略,不少商家眼光仅仅局限于城里人或高鼻子“老外”,似乎只有他们才能领导“消费潮流”,压根儿也没有把农民列入名牌消费的群体。在这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许多企业总是几十年一贯制,把实施名牌战略定位在进军大都市和国际市场,以与“国际接轨”为名牌开发的主要参照  相似文献   

6.
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与我一样爱慕名牌,喜欢到大店买东西,并深信名牌质量好,店大讲信誉。其实也不尽然。本人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牌“粉丝”,到后来却被我所倾心的名牌折腾得没了脾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有一位异常精明的推销员,他致力于推销名牌皮鞋,哪怕有时做了赔本的生意,也不放弃自己的宗旨。久而久之,自己在商场上也成了抢手的“名牌”。商家想要找到名牌产品的供货源,首先就想到了这位名牌推销员。其推销产品总是热销的个中奥妙:他提供给商家的虽然是质量上乘的、款式新颖的皮鞋产品,  相似文献   

8.
张瑞敏 《企业文化》2008,(10):65-66
我很少喝酒,但是我对青岛啤酒很有感情,因为,在海尔还没诞生前,我出生的青岛这个城市唯一名牌就是青岛啤酒。在改革开放前,我对“名牌”的理解、感触与遐想,主要就来自身边这些“老字号”。  相似文献   

9.
张瑞敏 《中国企业家》2008,(13):122-122
我很少喝酒,但是我对青岛啤酒很有感情,因为,在海尔还没诞生前,我出生的这个城市的惟一名牌就是青岛啤酒。在改革开放前,我对“名牌”的理解、感触与遐想,主要就来自身边这些“老字号”。  相似文献   

10.
名牌,是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所喜爱,并受相应法律保护;名牌,总是以特定的有形产品为具体内容,与高质量、高品位相联系;名牌,是对特定有形产品的独占权或专用权的  相似文献   

11.
读者寄语     
《科技与企业》2006,(9):2-2
北京仁达方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曹 艳 看过贵刊第8期“调查“栏目后.感慨颇多。 现在的所谓名牌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名牌是光有”名“没有“实”,纯粹是用巨额广告费吹出来的:有的虽是名优品牌.但其产品质量或服务与他们的宣传.承诺不相符,有店大欺客的嫌疑:还有一些名牌则存在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黑幕。我自己就遭遇过名牌陷阱,我周围的亲人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名牌战略”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名牌,有的还打进了国际市场,成为各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优质产品。但是,这样的名牌毕竟太少。相当多的名牌,特别是那些自封的或被某些权威机构封的“名牌”,却并没有“名”。有的连“牌”也消失了。 什么是名牌,我认为,名牌就是产品的或企业的质量信誉,当然是较高的质量信誉。名牌既体现了质量竞争力的高水平,又可以扩大质量竞争力的影响。企业较高的质量竞争力。往往通过名牌来体现。没有较高的质量竞争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名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名牌就是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英国 举世闻名的英国著名名牌购物商场HARRODS百货公司,每年于1月初至2月展开“新年大减价特卖活动”。每年此时,总是一早便有许多人挤在百货公司门前大排长龙,来自世界各地的名牌爱好者,等着以2折或3折的价钱抢购平常只有皇室级人物才消费得起的名牌商品。英国其它百货公司多半在12月底开始维持2至5周的特卖会。  相似文献   

14.
创名牌,就要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准上下真功夫。这绝非朝夕之功,也绝无捷径可走。在今天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服务信誉”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最有力、最可靠的武器。纵览海内外名牌企业,无不在产品和服务上超群脱俗。就拿国内一些名牌来说,他们都把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看成是企业的生命线,把顾客奉为企业的“衣食父母”。这样的企业总是欣欣向荣,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5.
何谓名牌?名牌即质量上乘、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且为消费者所喜爱的优质产品。一个名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的新阶段,企业如何创出自己的名牌,使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徐州市明星企业江苏淮海车辆集团总厂走的就是一条“名牌兴厂”之路。其“淮海”牌商标在1994年江苏省著名商标评选中,被评为著名商标。同年,该厂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徐州市明星企业,(我作为该厂厂长也同时被评为徐州市乡镇企业家)完成了名牌、名厂、名人三名一体的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品牌,即商品的牌号;名牌,知名商品的牌号。一种球鞋是名牌,另一种球鞋不是名牌,两者的价格就会天壤之别。原来,“名”就是高价,“名”就是身份,“名”,就是利益。是否是名牌,是价格畸差的主要根据。在当今大多数商家和顾客看来,这一现象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名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常常比相关的有形资产更为重要。如果说品牌在市场胜出之初,还需要产品在质地、款式、功能等方面的优越因素,赚的是老实钱,但这一切在品牌变为名牌之后,就如同挣脱了大地引力的飞行,重荷和压力骤然减轻,奇妙之境随之展现。品牌自身已经有了独立的价值,有了自我再生和自我增殖的魔法。越是名牌越可以高价,越是高价就越象名牌。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夸海口:如果我的企业被一把火烧掉了,没关系,因为我还有牌子。的确如此。它的品牌价值已高达200多亿美元,还怕那一场大火吗?  相似文献   

17.
傻子也不干     
最近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一则广告:“中国人吃中国的酱,请吃××酱。”让我觉得滑稽。 类似这样的广告,打开电视入眼便是: “中国人当然要喝中国的XO,请喝××酒”;“中国人当然要穿自己的名牌,××西服”;“中国人看自己的名牌,××电视,中国人的骄傲。” …… 我不知道这是广告公司词语贫乏,还是厂家想拿自己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身边为什么多的是昙花一现的名牌?为什么总是价格比洋名牌低很多仍无人喝彩?为什么总是广告一停销量就马上下滑?为什么媒介一篇文章和小小的质量事故就可以葬送一个品牌(尽管雀巢、东芝出过很大的质量事故但未伤及品牌元气)?……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对于品牌战略管理依然十分陌生,甚至对品牌管理究竟具体做哪些工作不大了解或了解不深、不完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名牌,我只就文化方面谈谈。这对我们服装企业来说,文化对名牌的孕育、推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名牌,其外在以美的特质赢得了消费,而其内涵正是文化的底蕴,孕育并促使名牌的形成就名牌而言,不同层次的人对其认识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名牌不能游离于文化之外而产生,名牌中凝聚着品质、价值、文化,众多因素,名牌源于文化,生存于市场。名牌是长期通过市场提炼出来的,高品味、高附加值、高质量,高文化含量、高技术含量、高艺术含量、高服务水平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品牌。创名牌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工  相似文献   

20.
实施名牌战略中的行为误区司运善,杜本峰尽管当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总是有佼佼者——名牌产品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名牌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名牌意识逐渐增强。愈来愈多的生产经营者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品牌的竞争,谁拥有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