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9年岁末,不少投资者都希望趁着年末,“捡漏”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小编走访北京地区各大银行网点发现,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未明显有大幅上升,只是略有微涨,整体不温不火,低门槛理财投资成主流。  相似文献   

2.
“我行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期限34天,年化净收益分别是4.8%,起点5万元、30号起息。”类似这样内容的理财短信,想必一般的投资理财客户都应该收到过,但他们并不清楚产品是否保本、保收益,而销售人员往往会表示“放心吧,不会有风险”“肯定能保证”……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理财具有门槛低、收益高、渠道广与流动性强等特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正在改变着公众的理财观念与理财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互联网理财逐步被公众所接受与采用,它的兴起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阐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特点,通过与银行理财产品对比分析其对于银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短鸿     
《科学投资》2007,(12):12-12
中行推稳定收益理财产品;招行推打新股基金产品“金葵花”;光大理财挂钩“煤电油运”港股;建行推出人民币信托理财;花旗推出每季递增垫息理财产品;中信银行“打新”T+4回款;华夏银行理财新品专盯高增长行业;中行推个人外币优惠利率定期存款;工行定投推出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起。本刊将携手国内知名家庭理财杂志《理财周刊》每月联合发布“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 “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的推荐对象为《中国外汇理财》与《理财周刊》共同监测到的银行理财产品,由《理财周刊》与《中国外汇理财》的专业编审人员根据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投资方式、到期收益等特点进行测评。并最终进行推荐评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管理》2009,(2):42-43
从2009年起。本刊将携手国内知名家庭理财杂志《理财周刊》每月联合发布“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 “银行理财产品星级推荐榜”的推荐对象为《中国外汇理财》与《理财周刊》共同监测到的银行理财产品,由《理财周刊》与《中国外汇理财》的专业编审人员根据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投资方式、到期收益等特点进行测评。并最终进行推荐评级。  相似文献   

7.
赵艳红 《理财》2005,(10):26-28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尽管人人都在梦想着高收益低风险的好事,但是收益和风险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高收益几乎伴随着高风险。业内专家提醒投资者,很多外汇理财收益率虽然诱人,但实际上客户很难最终拿到这笔利润。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外汇理财产品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2004年曾被国内金融机构称为“理财元年”。自中国光大银行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掀起理财市场的首次大战,许多老百姓都是从这时候开始近距离接触“个人金融理财”概念。但是,当时热火朝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从本质上讲并无差异,都是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的结构性理财,收益也并非十分可观(央行票据收益率在3%左右,结构性理财收益率与其相仿)。无论是从投资品种的丰富性还是市场主体的参与程度来看,2004年的“理财元年”之称都未免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9.
任壮  李艳 《上海金融》2005,(5):62-63
近期,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即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集合理财计划,各家金融机构都作出了“高收益、低风险和流动性好”的承诺。三种产品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而且客户群体全面交叉。究竟谁更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本文从三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透明度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短鸿     
《科学投资》2007,(2):12-12
信诚人寿推出新型短期健康险,首款网银理财产品开卖,恒生银行推股票挂钩保本产品,中行外汇理财“披金挂油”,光大银行推新“A+计划”,汇丰银行新产品挂钩保险股,中信银行“新年计划”高收益,深发展多币种理财新品上市,……  相似文献   

11.
解读2014年上半年基层银行资产负债表,最抢眼的是储蓄与对公存款占比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理财产品占比直线上升。究其原因是银行业流动性继续紧张的大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竞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以吸引客户,而投资者对于收益率的敏感度也在逐步提升。存款持续向理财产品“搬家”,出现较为明显的存款“理财化”倾向。那么商业银行的基层行如何应对存款“理财化”的到来?笔者根据多年的前台工作经验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4,(13):5-5
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低风险、较高收益和高便利性收到投资者的热捧,随着“宝宝军团”规模H益壮大,投资管理能力的比拼就成了行业发展重点。Wind数据显示,3月以来至25日,“掌柜钱包”七天年化收益均值高达6.34%,在所有按日结转货币基金(除短期理财产品)中排名第2,“掌柜钱包”自然成为了投资者理财首选。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多国经济在2008年底2009年初步入衰退期,在这样的宏观大环境下,银行理财难善其身--今年初外汇理财产品近乎“腰斩”,各大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发行量一度降至冰点,转眼至6月,外汇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产品收益都开始回暖上扬,人民币理财产品也逐渐走出“危机阴影”,一甩前期“中规中矩”的稳态,开始蓄势逆转。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回暖、金融系统维稳助力银行理财产品价值重现,好景可盼。  相似文献   

14.
刘畅 《理财》2012,(5):53
不久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该管理办法,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与高收益相伴的是高风险。那么去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股市低迷也“拖累”了理财市场,不少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陷入亏损的境地。投资者应当审慎选择理财产品,避免误入“雷区”。  相似文献   

15.
罗伟 《上海保险》2007,(12):36-37
一、个人理财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居民理财行为仍存在不少误区,直接影响其整体理财规划的完善和科学。(一)追求单一产品收益,缺乏整体资产管理理念 把理财产品简单地视为利率高、收益高的产品,忽视个人资金的流动性和风险性,缺乏对个人资产的合理配置。哪里有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存款就搬向哪里,特别是外汇结构性存款。  相似文献   

16.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24):35-35
在个人理财工具选择上,银行理财产品是最为常见及收益稳健的理财方式。即便如此,对银行理财产品而言,2013年不仅意味着上了个台阶,而且这一年顿不平静,发生了不少“囧事”。  相似文献   

17.
唐元春 《理财》2013,(7):58-59
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说明书越披露越完善,但是产品在运作中的收益及到期收益情况少披露甚至不披露,却成了投资理财者心中永远的硬伤。尽管银监会理财产品“8号文”(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点指出要银行披露部分类型产品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会财会》2014,(6):46-46
正很多人投资理财就图个收益高,赚钱快又多,而对所选的理财产品是否具有"安全感",不去关注,致使不少投资者最终失去"安全感",资金受到严重损失!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能让你拥有"安全感"?理财中的安全感有哪些方面能够体现?……这些你都知道吗?投资者要想获得"安全感",理财产品的选择首当其冲。究竟该如何选择到有"安全感"的理财产品呢?教你四招。1.看清产品本质。产品是固定收益类,风险较低,产品到期基本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财会》2014,(10):46-47
随着互联网宝宝、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持续下滑,年化收益率持续保持在6%以上的票据理财产品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票据理财需要警惕三大风险。当前,票据理财市场越来越火爆。自2013年淘宝在其招财宝平台推出票据理财产品后,新浪、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也相继推出票据理财,很多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高收益的票据理财,票据理财打出的最令人感到有保障的条件是银行承兑兑付,加上其购买门槛低、收益率高等优势,票据理财已成为新型理财神器。  相似文献   

20.
张先生属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这几年他的资金几乎都是以存银行为主,前年的时候,他看到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高出很多,于是便把到期的外币买成了理财产品。但后来由于汇率的变化等原因,银行的理财理财产品并没有实现“预期收益“,实际拿到的收益几乎为零。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