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借助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专利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构建了企业产品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进口价值替代变量,并从生产率的角度,对进口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进口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且这种促进作用只在生产率超过中位数水平的企业中显现。同时,机制检验发现,高生产率企业在吸收进口技术溢出和应对进口竞争时更具有比较优势。异质性分析发现,来自不同研发投入国的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知识产权保护则放大了进口对高生产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对低生产率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即使是生产率最低的一般贸易企业,进口也对创新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从进口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和专利数据,研究了2000—2007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从进口替代视角考察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劳动力成本上升总体而言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因创新活动类型和企业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2)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两类创新活动,但对外观设计创新活动的影响不显著;对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促进作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西部企业的创新推动作用不明显。(3)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企业通过进口资本品来促进创新活动,但是进口资本品对企业外观设计专利活动的作用不显著。为了解决现有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的不足,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全面系统分析了进口竞争对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显著变化,进口竞争能够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扩大,而中间品进口竞争则会缩小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同时,本文还发现,出口增加将促使我国企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了我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贸易开放与我国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有利于改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而进口、FDI和教育水平等却恶化了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第二产业的发展扩大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则缩小了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5.
周瑞娟 《商》2012,(3):96-96
汇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汇率变动对进口有促进作用,对出口有抑制作用,并得出农产品进出口之间有关联,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对进口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进口竞争与多产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关系。研究发现:(1)进口竞争显著提高了多产品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且对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强;(2)区分贸易类型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一般贸易,进口竞争对加工贸易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加显著;(3)分行业回归的结果表明,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进口竞争对出口边际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使用系统GMM模型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发现进口竞争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模型来分析进出口贸易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结合我国199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模型的结论。我们发现,各地的进出口贸易比重与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倒U形的关系,并且目前大多数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入而逐渐加大。同时,我们也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了讨论,发现进出口贸易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3)从贸易价格来看,虽然贸易价格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负效应,但是,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的价格变化相比,只有一般贸易的进口价格和进出口总价格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4)贸易条件变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效应,但是,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多因素实证研究了1987-2005年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同时检验了H-O理论和SS定理在我国的适用性,结论如下:(1)贸易扩大总体上对我国收入不平等起到了改善效果;(2)出口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果比进口更加显著;(3)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对收入分配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4)制成品进口比重下降可能恶化收入分配。检验结果显示出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包括H-O理论在内的某个贸易理论来解释,必须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色。在深入剖析贸易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机制后,本文提出了相关贸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省级层面收入不平等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分割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基尼系数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地区收入差距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前“知识溢出”效应超过了“技能溢价”效应,创新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市场分割不仅会加剧地区收入不平等,还会通过阻碍技术创新间接弱化创新对收入差距的缓解作用。地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贸易依存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工业化率的提高则会加剧地区收入差距,财政支出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动态面板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惯性特征。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5-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溢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为了修正样本选择偏差问题,文中使用了Heckman两步模型。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水平溢出和后向关联溢出对企业创新可能性和创新数量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内资企业是出口贸易溢出的主要来源;外资出口企业的强势竞争力、买方市场势力及其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是外资企业出口溢出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An important prediction of trade theories is that innovation can improve a country’s export performance. Using data on patents granted by the US as a proxy for innovation and data on manufacturing exports from 105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75–2001, I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innova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products traded (the extensive margin) and the export value of each product (the intensive margi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 innovation h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both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The intensive margin contributes 70 per cent of the effect, and the extensive margin accounts for 30 per cent. (ii)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on exports is stronger for low‐income countries than for high‐income countries. (iii) More innovative countries export greater quantities and charge higher prices, suggesting that innovation increases the product quality of export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相匹配,采用双受限Tobit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如何通过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出口增加值。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中间品进口种类增加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进口成本下降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上游中间品进口产生的竞争效应等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表现为非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扩大进口中间品种类,降低进口中间品价格,抑制上游中间品企业垄断,从而提高企业出口增加值,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浙江省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行为存在正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越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越高。基于我国处于跨国外包生产体系之中,本文还研究了跨国外包、技术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出口扩张,而且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地激励企业出口。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本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出口持续扩张的态势,摆脱对跨国公司及其外包订单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疫情蔓延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显著冲击。本文采用2002—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非典”疫情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典”疫情导致我国企业出口产品价值显著下降;改变疫情严重程度、替换出口价值变量或通过PSM-DID模型等方法重新估计之后,疫情仍与企业出口显著负相关;疫情主要通过冲击企业的出口数量影响企业出口,而对出口产品价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小企业及我国传统具有出口优势的行业受影响较大,疫情叠加贸易壁垒尤其是关税壁垒对企业出口具有更大的联动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mploys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o examine whether China’s exports are affected by political risk,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spatial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China’s economy has grown, a home market effect is evident for its exports. A higher 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beneficial to China’s exports. A substitutive relationship is discovered between China’s OFDI and exports. In addition, the higher income per capita of partner countries and the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openness are both beneficial to China’s exports. The partner countries of China, with their higher values of export trade, have been mostly countries with lower political risk.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advance-retreat course (ARC) model - a growth model under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is paper builds a bilatera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growth model under environmental pressure. By using the mode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innovation on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 presents a method for computing the optimal level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derives the limit valu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obtains the limit equilibrium between exports and imports. Finally, a strategy for promoting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 and achieving 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limit equilibrium is designed. The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i) innovation growth will gradually reduce goods import and export, and services import and export will increase, (ii) the U.S. import–export stru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of China, and (iii) there is big room for services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 for China.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nd trade volumes (exports, imports, and the trade balance) differs for countries with and without import restrictions. A theoretical model points out that in countries with import restrictions, the volume of imports is often constrained by the export income. A real depreciation should stimulate exports and then also stimulate imports, as the volume of exports limits the volume of import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large international sample confirms that trade elasticities with respect to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mportantly depend on the presence of trade restrictions. This suggests that earlier work in this area that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such restrictions has been mislea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