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1,10一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用两种方法测定的已知样为0.8mg/L和1.0mg/L,经比较1,10一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精密度更高、准确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原有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原方法为先加硝酸碳化,经500℃高温灼烧4小时后,将样品进行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较为繁琐:现将样品不经处理直接稀释后进行测定。结论:新方法直接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在含锌0.5μg/ml-2O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锌含量呈线性关系。重现性好,精度高,节约试剂,节电、节省工时。结果平均回收率锌99.88%相对标准偏差锌0.43%  相似文献   

3.
关于分光光度法的三点新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关于分光光度法的三个新观点:朗伯-比尔定律作为分光光度法的理论不够严密,它是机械平面波在均匀媒质中传播吸收的规律;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基础是化学物质对单色光的选择吸收,这种吸收的特点是吸收体系对任一可吸收波段的单色光都必然有一个吸收灵敏度最大区间Ls,在此区间内,吸光度的改变量△Ap正比于体系(bc)的改变量△(bc)p,即△Ap=k△(bc)p;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Pt和其它测定一样,等于0.66R.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测定炼油厂高含硫污水[1]中总铁含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手段逐一消除,并通过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来检测样品,以确保分析结果数据的准确度性.  相似文献   

5.
朱丽丽 《大众标准化》2011,(Z1):118-11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测定水中铝推荐了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法,其中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为仲裁法,该方法对水中微量铝的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8mg/l。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分析了采用N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原理,并且用此原理检测了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我们发现这个方法是能够适应现代需要的,因为它不仅操作简单快速,而且还具有精密度深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4:1的混酸体系作为消化液进行样品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测定了五种利水渗湿类中草药中金属元素Cu、Mn、Zn和Fe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与银盐法和二氨基联苯胺法分析比较JA-90气态原子化装置和AAS(原子吸收)联用法灵敏度高,省时省力,试验准确度、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常见固废残渣中铅、铜、锌、锰含量,样品前处理分别采用国标(GB/13086-91)干灰化处理方法和改良的HNO3-HClO4湿法消化法。结果证明:两种前处理方法无明显差异。两者相比,湿法消化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2.8%,比干法消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恒山黄芪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情况,采集了恒山山脉4个县36份黄芪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铅、镉、铬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含量,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铜含量。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采用了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对样品质量、仪器设备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测定钾、钠元素含量的常用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单镍盐电解着色液中的主要基体是七水硫酸镍,当其含量达到170 g/L时,会对钾、钠元素的测定产生干扰.文章研究了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用标准加入法对单镍盐电解着色液中的钾、钠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消减了基体的干扰,且操作快速、简便,测定结果好.  相似文献   

12.
仪器分析过程中,仪器状态的好坏是分析测定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分析测定的结果。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仪器分析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在分析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逐步了解仪器与各个因素间的关系,选择调节出最佳的仪器工作状态进行实验测定,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就怎样选择与调整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最佳工作状态作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原有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原方法为先加硝酸碳化,经500℃高温灼烧4小时后,将样品进行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较为繁琐;现将样品不经处理直接稀释后进行测定。结论:新方法直接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在含锌0.5ug/ml-2.0ug/ml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锌含量呈线性关系。重现性好,精度高,节约试剂,节电、节省工时。结果平均回收率锌99.88%相对标准偏差锌0.43%  相似文献   

14.
通过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试样经盐酸-硝酸混合酸溶解、抗坏血酸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磷的质量分数。实验排除了元素硅、砷的干扰,吸收波长为700nm、显色时间为30min,并计算了加标回收率、精密度,证明此方法测定不锈钢中的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对铜合金中锰的分析中,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测定方法有化学分析法、ICP-AES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分析法,准确度较高,但所用试剂比较多,操作繁琐,分析周期较长,较难适应日常检验分析需要。而ICP-AES法需要昂贵的仪器和特定的实验设备。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合金中锰的含量,具有试剂用量少、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免受污染、准确度高等优点,可以测定的含量范围为0.01%~4.5%。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和试剂HG-900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沈阳华光精密仪器研究所)锰标准溶液:1mg/ml,称取1.00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原有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原方法为先加硝酸碳化,经500℃高温灼烧4小时后,将样品进行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较为繁琐;现将样品不经处理直接稀释后进行测定.结论:新方法直接稀释后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在含锌0.5ug/ml-2.0ug/mI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锌含量呈线性关系.重现性好,精度高,节约试剂,节电、节省工时.结果平均回收率锌99.88%相对标准偏差锌0.43%  相似文献   

1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测定各种材料中指定元素的含量,其在同位素研究、材料测定、元素测定等领域中都有所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文章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3):274-275
探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钙的方法。钙单元素检测范围在0~5μg/ml浓度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42);相对标准偏差为1.59%~2.19%,加标回收率95.13%~96.28%。结论:该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操作快速简洁等优点。适合开展大批量检测工作,可为食品中钙的含量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微库仑法测定1-已烯中氯含量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得出转化率与主要影响因素氮气流量、氧气流量、增益、采样电阻、偏压等的关系,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得到满意的转化率。在优化条件下对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1-己烯中的氯含量。  相似文献   

20.
钾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复混肥料中的主要养分之一.GB/T 8574-2002采用重量法测定氧化钾,步骤相对复杂,受检验人员操作影响较大,同时耗时长,成本高.本法在酸性条件下,采用钾的次灵敏线404.4n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肥料中氧化钾,步骤简单、快捷,检验成本低,结果准确,尤其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