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井冈山地区自然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候资源、水及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等6个方面概述了井冈山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开发中的不利条件,分析了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资源利用和保护教育、健全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制定自然资源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支柱产业、调整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推动经济发展等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高耸的地形在四川盆地北部构成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该区自然资源禀赋充足,有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主的生物资源,盛产银耳、木耳、核桃、杜仲、油橄榄、猕猴桃、苍溪雪梨、野生天麻、野生食用菌等天然有机或绿色食品,并蕴藏丰富的药材资源。对该区域丰富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从该区生物资源特点、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区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的潜力;提出了在该区发展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并提出资源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组织协调领导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晋陕蒙接壤区是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农业地区、长期以来,农业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经济贫困落后,本文在对该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对今后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的农业自然资源提出了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开发项目的选择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容包括很宽,一般来讲,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二)农副产品加工增殖和综合利用;(三)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以及对农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改造和改进。基于这个理解,那么,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有关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资源付费制、开发主体收益权上排他性、建立自然资源帐户和法典等八项制度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但也破坏了生态平衡。地下水资源的不当开发和利用导致浅层地下水质恶化和土壤盐碱化,使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因此,必须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毋庸置疑要有西部国土资源的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并不丰裕,土地、矿产等国土资源本身就是有限的.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肾缺、稀少,地下资源开发也要占用或破坏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十分可贵,其他资源相对并不富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战略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举措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广东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助推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特征,揭示了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开发利用方式、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市场化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与法规保障等方面制约广东省海洋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基于广东省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示范省的建设目标,从政府政策引导与制度建立、资源市场开发与配置模式两个层面,对广东省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陆地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海洋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海洋渔业资源的特性,分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最后给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建议,力图实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一) 何谓开发农业,现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意见。一种认为开发农业就是对尚未利用或利用程度不高的非耕地进行开发利用;另一种认为开发农业就是对未利用、效率不高的农业资源进行全面合理开发利用。二者都暗含了开发农业就是开发农业自然资源的简说之意。对上述意见,我不完全赞同。因前者界定过窄,后者界定又过宽。农业经济实践和理论告诉我们,农业资源通常分为两大类:一是农业自然资源,即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及生物矿物资源等。二是农业经济资源,它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一般包括:  相似文献   

11.
莱芜是一个矿业城市.存在矿业“三废”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岩溶塌陷、矿山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对莱芜市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的实际调查和环境监测,提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秦浩  陈星  许钦 《水利经济》2019,37(3):62-66
分析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资源和水环境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页岩气开发的水资源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风险包括水资源量风险、地表水污染风险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三大类别。将水资源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实例,分析了我国四川某页岩气开发项目的水资源水环境风险。结果显示,该页岩气开采项目的整体评价结果为较高风险,其中水资源量风险为低风险,地表水污染风险为较低风险,地下水污染风险为较高风险。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山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直接影响到其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选取水资源供需状况的4个准则层,分16个指标,通过AHP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对贵州省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贵州省虽然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水资源供需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黔东南喀斯特地貌比例最低,水资源供需水平最高,毕节地区最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限制了地区水资源供需水平的提高,但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能大大减弱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易造成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喀斯特地貌因素对水资源供需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然地理上的西部与西部大开发的西部区域并不完全一致,从水资源言,虽然两者界定的区域有异,但水的开发却是共同存在的问题。在阐明水资源的价值观,即水量、水质、水能和水环境的基础上,针对西部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开发西部地区的水资源,最后提出七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巴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生态自然平衡、失衡、恶化、恢复的4个阶段,将来可能迎来良性发展的第5阶段,提出了该流域适宜的节水灌溉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吉林省西部位于半干旱半湿润过渡的生态脆弱带,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本区农业的发展,其最主要的障碍性因子之一是干旱缺水;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适合于本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而且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资源是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命脉。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特征,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分割、统筹协调不足等问题。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相对失控状态,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湖泊水位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文章分别从完善流域与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完善源流与干流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地下水库与地表水统筹调度模式,建立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统筹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以期促进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是河西走廊生态系统形态,发展,演化和稳定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生态因子,也是河西走廊发展经济的保证,论述了河西走廊水资源系统特征,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为核心。辅之其它途径的生态环境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西藏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业开发蓬勃发展的现状,针对矿产资源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西藏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对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等问题,从推进西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规划矿业开发布局,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加大找矿力度,进一步摸清西藏矿产资源家底;坚持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建设绿色矿山;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矿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环境一体化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建立资源与环境一体化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框架。建立资源环境一体化体系,就要改变资源和环境低价的认识,建立并完善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体系;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目标,将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相统一;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中保护环境;在资源环境问题特别严重的区域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