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植入“过度自信”因素的委托-代理合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本笑  黄健 《技术经济》2008,27(10):119-122
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双方参与人并非完全理性,最显著的非理性表现就是过度自信。本文将行为经济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相结合,把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因素引入Holmstorm—Milgrom模型中,对代理人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代理人过度自信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与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和努力成本以及外生不确定性因素有关,代理人适当过度自信将给委托-代理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双方参与人并非完全理性,最显著的非理性表现就是过度自信.本文将行为经济理论与委托一代理理论相结合,把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因素引入Holmstorm-Milgrom模型中,对代理人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代理人过度自信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与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和努力成本以及外生不确定性因素有关,代理人适当过度自信将给委托-代理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关系中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政府官员(代理)与公共权力的授予机构(委托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为了解释腐败产生的原因,通过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模型集中分析了代理人的选择问题,该模型是根据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构建的,依据该模型分析得若干结论,这些结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员行为选择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潇 《经济问题》2002,(1):53-54
按照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选择都是受经济利益支配的,他们的行为选择原则是预期期望经济利益最大化,所有者在委托代理中投入的是物力资本,而经理人员在委托代理中投入的人力资本,他们在这场委托代理的博弈中遵循着不同的收益规则,所有者遵循物力资本的资本资产计价模型,经理人员遵循的是人力资本计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委托代理的博弈随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和博弈确定性模型的分析 ,探讨了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彼此的影响 ,并结合期权激励理论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随机模型。随后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随机模型在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公平博弈”概念植入现有委托一代理模型,获得一个考虑了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一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一代理合约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一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研究发现,现有的Holmstrom-Milgrom模型中的最优合约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新模型可以解释企业人性化管理和许多有特色的人性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是行为经济学与现有激励理论相结合研究的一种初步尝试,是运用行为经济学原理重建信息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原创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钱峻峰  蒲勇健 《技术经济》2010,29(10):91-93
知识员工的特性使得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经济契约不能进行有效激励。本文建立了基于知识员工互惠性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新模型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可给委托人带来比传统的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代理人的风险性行为引入到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分析了考虑代理人风险性行为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最大化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委托人无法精确地观测代理人的行为、全面地了解代理人的思想状况时,建立健全风险性行为的评价和约束机制,并对代理人风险性行为的评价和约束进行量化,对于激励代理人、实现委托人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双艳  胡德宁 《经济师》2013,(5):23-24,44
通过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出拥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容易产生信息寻租行为,为了减少信息租金,委托人需要设计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揭示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设计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减少信息租金问题。文章在回顾信息经济学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信息甄别模型,提出了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补充了委托代理中机制设计理论,为金融业、保险业、银行业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公平博弈"概念植入现有委托一代理模型,获得一个考虑了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一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一代理合约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一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研究发现,现有的Holmstrom-Milgrom模型中的最优合约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新模型可以解释企业人性化管理和许多有特色的人性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是行为经济学与现有激励理论相结合研究的一种初步尝试,是运用行为经济学原理重建信息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原创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An obstacle to the teaching of principal-agent theory is the technical complexity and intractability of the general model. Even in academic studies strong assumptions are often imposed so as to derive an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author describes a graphical approach to the standard principal-agent model. Characterizing equilibrium in the contract space defined by the incentive parameter and insurance component of pay under a linear contract,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simple and intuitive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which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students of economics with basic knowledge of algebra and differentiation. The approach has shown to be convenient and rich for comparative statics analyses.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平心理偏好的风险融资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融资市场中,由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避这一问题。考虑到现实中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都是有限理性的个体,结合行为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针对具有公平心理偏好的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构建一种新的支付模式,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风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支付契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4.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is formulated with an expected utility maximizing principal and a satisficing agent. If the outcome set is finite and if there is only one aspiration level, then there are always optimal incentive schemes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vectors having only the unique aspiration level and zero as coordinate valu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notone likelihood ratio property and the monotonicity of optimal incentive schemes is investigated. This is done not only in the above model, but also in a continuous model with outcomes in an interval, which is much more interesting.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服务外包的家电售后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  郑雪娇 《技术经济》2010,29(3):121-124
本文针对国内家电企业售后服务外包的现状,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服务外包模式下售后维修人员可能存在的不道德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家电生产企业如何建立外包商售后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主要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各个因素进行框架分析,而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深度不够。借助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从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角度入手,注重旅游者的心理变量分析,应用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分析旅游者行为,充分考虑了情境因素和体验因素,使得关于旅游者的行为分析更加细化和接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7.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resent challenges to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individual behavior, which is based on individuals making choic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utility functions that are assumed to have certain well-defined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in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have shown that it is common for individual behavior to systematically deviate from the neoclassical axioms of utility maximization. Austrian economics is also based on axiomatic theories of utility maximization, but th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utility-maximizing behavior are much weaker in the Austrian approach. As a result, they have more solid behavioral foundations and are less subject to challenge by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Neoclassical policy conclusions are often overly strong because of its behavioral foundations which are challenged by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and are often misleading because of the comparative static nature of neoclassical welfare economics. For purposes of policy analysis, the Austrian approach provides better insights because of its more realistic behavioral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引入参数化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并对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委托人应该提高重要性高和不确定性较低的任务的激励力度,使其高于重要性低和不确定性较高任务的激励力度;当代理人风险回避性较强和所委托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高时,应降低激励弱化其风险分担;当代理人的个人能力越强时,委托人应增大代理人的分享系数,进一步激励代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