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也十分迅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教育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开设的.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的实质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转型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在我们结合任教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做几点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及其影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全世界掀起了“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战、军事技术革命等激烈竞争的新高潮。信息技术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革,尤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等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以及整合的意义等问题作一些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已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新时代中,财富、使用价值的大量生产,生产工人的相对减少同时发生,商品价值仍然是由劳动创造,本文从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知识经济是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是为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单位。学校也是一个事业单位,其主要经费是由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教育经费拨付的。学校培养人才,直接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服务,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程度,取决于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教育投资是开发人的能力,促进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因为教育在国民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教育可以使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将一般的生产劳动者转化为知识员工,从而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教育将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当中,可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生产力决定教育,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教育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使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知深入人心,更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崛起发展的时代爆发了重要的能量,大大促进了我国各项经济领域技术发展和应用脚步,可以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牢固定位了其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统治地位。从始至终,经济学不断应用的数学最新研究成果并间接加深人们对复杂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和认识,这都得益于经济学和数学学科之间的合作和融合,从而推动彼此共同进步发展。文章主要就当前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微积分、导数等在经济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数学在经济领域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认为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掌握了信息资源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应用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数字化的概念也不断深入到燃气行业的技术应用中。它不但体现在具体的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余长国 《经济师》2000,(2):151-152
上一期我们侧重于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力方面,论述了制造业目前情况及面临困境,引出要采用ERP技术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力。下面我们将从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挑战角度,来论证实施ERP技术的必要性。一、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困境随着计算机的不断降价,信息技术不断为人们所了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愈来愈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给制造业带来了机遇及挑战。这几年,各家企业都在信息技术上投了不少资金,购置了若干台计算机,但是效果如何呢?当然不少单位利用计算机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展数控加工,建立自动仓库,为提高设计…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1-2009的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中小学孩童入学的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移动电话、互联网、电视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孩童入学率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性别平等具有差异化的作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显著提高女孩的入学率,促进性别平等;而电视对性别平等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女孩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其教育回报率发挥作用。中国农村的教育投资决策不仅取决于教育回报率,而且受到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男孩偏好越严重的地区,越倾向于对男孩进行教育投资。要巩固和加强基础教育领域性别平等的现有成果,一方面要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尤其是电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或法制的手段逐渐淡化或消除农村地区的男孩偏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教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生产力、个人生产力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非学历教育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我国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就新形势下发展非学历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建设工程档案已经成为提高文档管理自动化程度和效率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的工具。国内许多单位利用互联网展开档案资讯网上服务,已经成为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更加促进了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软件的广泛应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诸多优势,但在对企业的调研中,一些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可以促进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在今后的持续应用,维护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软件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科研的各个领域。本人通过对多媒体技术与物流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6.
郭力山 《经济师》2002,(12):34-35
文章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根据、途径与方式三个方面 ,站在战略高度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做了论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完全可以使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是要在进步和先进技术应用上确立发展重点 ,选好途径 ,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然而,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仍然制约着女性在信息产业中的发展,女性的信息技术能力开发面临着一定的阻碍,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信息技术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来提高女性的信息技术生产力,促进女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测量技术的发展也同其他技术一样,由原始的、落后的方式,经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一步步的发展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测量科学的发展,同时测量技术的应用又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服务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技术的提高,为教育创新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进入课堂,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手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改革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提高了外语教学水平,促进了外语教学现代化。作为大学外语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寻求突破,使大学外语教育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