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小红 《魅力中国》2010,(5):135-136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人们十分重视人伦道理。中国古代医学家也是如此,他们非常强调医德的重要陡。医德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王燕昌在《王氏医存》一书中对医德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15日,在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珠江医院方驰华教授团队科研成果“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是产学研多方合作形成的、具有颠覆性创新性成果,是“数字人”向“数字医学”转化的典范,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医院经营管理离不开环境,搜集环境信息是医院经营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市场的形成,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带来了严竣的挑战。下面笔者就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略谈几点看法,旨在于促进医院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医院经营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医德医风常抓不懈。医德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关键,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从医学的发展来看,医德历来是医学开拓前进的精神杠杆,医德和医术的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医德医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卫生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医德退化”、“医德滑坡”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并列为纠正行业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10,(9):69-69
1、《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2、《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3、《这辈子只能这样吗》4、《人之初性本色(乐嘉性格色彩笔记)》  相似文献   

5.
张齐伟 《魅力中国》2014,(18):353-353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基层卫生系统建设高素质队伍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我国医务界就十分注重医德建设,崇尚“大医精诚”.强调“无德不成医”。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卫生思想政治水平还比较欠缺,阻碍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基层卫生系统的现状.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卫生系统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曾经担任过齐州(今济南)知州,对历下的山水风物十分熟悉。他的侄子晁公武,因家藏图书十分丰厚,故而完成了一部叫做《郡斋读书志》的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藏书目,被公认为后世目录学的典范。在这部著作中,晁公武记录了两本奇怪的书,一本叫做《金碧潜通》,一本叫做《还丹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作者叫做元阳子,这个人的身世十分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7.
文献中及研究者有关“宁古塔”的满语释义主要有: “各六”(《钦定盛京通志》《大清-统志》)、“六”(《吉林外纪》《吉林通志》)、“六个”(《宁古塔纪略》《柳边纪略》《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东北市县沿革及地名由来》)、“六坐”(《绝域纪略》)“六部”(《吉林地志》)、“六坐”(《满洲地名考》)、“六住处”(《辽宁满语地名释义》)。  相似文献   

8.
“信用”一词在《辞海》上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众所周知,自古经商之道在于一个“信”字.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有其特定涵义,它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表示债权人(即贷者)和债务人(即借者)之间发生特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是信用形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目前在我国,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危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李彩金 《魅力中国》2009,(29):217-218
性格是指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良好的性格是成功和成才的基础和保障,高职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性格。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的性格特征与性格塑造内容,指出《应用写作》课程是塑造学生性格的良好平台,进而从教师榜样、教学方法的运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以及提供性格修养素材等方面,提出在《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塑造高职学生性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形象是和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密不可分的。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古今中外名家多有论述。我国古代就曾有天地君系师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新注》第310-311页)北宋胡瑷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孙培育《教育名言集》第4页)在我国,“师如父母”的说法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外国学者加拿大沃尔雅尔大学珀金教授对教师的作用有一段生动的比喻:“教师是钥匙,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  相似文献   

11.
任胜利 《产权导刊》2009,(10):29-30
一、企业国有资产是所有者(出资人)拥有的权益性资产如何正确理解现有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的定义?国家涉及国有资产的重要的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的定义主要有:《企业国有资产法》第2条:“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以下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出资所形成的权益。”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378号令)第3条:“本条例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相似文献   

12.
《茶与咖啡》的副标题称“文化与经济讲座”,文化者务虚,经济者务实,虚实相间,颇可玩味。本书的作者张信刚教授是一位科学家而非文化学者或经济学家。不仅读万卷书,更有行万里路,本书的很多图片就来自作者自己。作者本身的出入中西,便折射出跨学科融合与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91岁高龄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刘绍武,从医七十载,是一位学识渊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家.早在四十年代,就已饮誉山西、西安、天水一带.病家有危重病人,不殚路远,总以能得到他的诊视,一决生死而心安.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有许多久治不愈者,经他之手愈者不可胜数.他精于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心脑血管病、溃疡病等的防治,在治疗上独树一帜.他深谙《灵枢》、《素问》,精通《伤寒》、《金匮》,旁触历代百家,纵观现代医学,集几十年临床之所得.倾毕生之心血,创立了“三部六病”学说.他所创立的“整体协调疗法”,为各种慢性疑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国高新区》2008,(5):119-119
《最佳商业模式》;《财富幻象》;《我用一生去寻找:潘石虼的人生哲学》;《赢在性格》(精华版)。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德”,医务人员主要应为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医德”)。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以德治国中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医德建设试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先后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驰名商标司法解释》)中对驰名商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我国《规定》和《驰名商标司法解释》对驰名商标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有关对驰名商标的相关规定.围绕着“地域”、“公众”、“知晓”三要素及有关“声誉”因素的相关规定.对我国驰名商标的概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韩愈创作出许多典范型的散文作品,并有其明确的理论主张“修其辞以明其道”。韩愈的典范型散文《原道》、《师说》、《论佛骨表》、《送孟东野序》等充分体现了明道与抒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医药发展历史回顾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同时,也留下了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药宝库。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10多种疾病和“灸”法的记载,至《黄帝内经》成书,中医药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东汉张仲景倡立六大经辨证体系,著成《伤寒论》,成为临床医学的典范;明代李时珍著成的《本草纲目》,收载了1800余种中…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闻周刊》10月29日】中国日益壮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美国的一块心病。最近出版的新书(如《红色的龙》或《中国威胁》)以及华盛顿发出的警告(比如五角大楼称中国是一个正在浮现的“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共同造就了一种难以磨灭的恐惧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迟骋 《东北之窗》2012,(17):96-97
客观而论,《世说新语》不过是“名人轶事”类笔记体小说的一种雏形,是准意义上的“小说”。那么它为何能够代代相传、世世争说?比如说,《世说新语》出现之后。就有梁刘孝标的《续世说》、唐王方庆的《续世说新书》、宋王谠的《唐语林》、明何梁俊的《何氏语林》、清王日卓的《今世说》等仿文。而到了近代,在20世纪这百年中,专述《世说》之文更是汗牛充栋。20年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刘盼遂的《世说新语校笺》,上世纪30年代李审言的《世说浅释》,40年代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关于《世说》的研究更呈现火热之势。萧艾的《〈世说〉探幽》(1992年)、吴金华的《世说新语考释》(1994年)、张振德等合著的《〈世说新语〉语言研究》(1995年)、蒋凡的《世说新语研究》(1998年)。用一个时髦的词说,《世说》简直成了“发烧者之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惹人兴趣、撩人情愫、世世争说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应与以下几种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