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发 《经济问题》2008,(5):101-104
风险投资中存在各种较高的风险,其中包括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如何有效控制道德风险,提升风险投资的效率?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治理结构来激励创业企业家,使其努力工作?从效用、投资阶段、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家对创业企业家实行的正反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修林 《经济管理》2004,(24):15-19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3.
创业投资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开始上升为主导地位。首先。创业投资家为创业投资企业配置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一点可以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解释。其次,创业不仅是创业企业家一种对机会的识别与新价值发现,而且是创业团队人员共同参与的创新行动,这个行动体现出了创业企业家特有的创业精神。第三,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人力资本特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理机制是创业投资企业治理的关键,信任与合作是克服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之间代理风险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详细分析了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4)
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家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是运用激励机制,实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运行方法,带领员工,进行企业创业创新,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受资企业的战略替代性对创业投资中创业企业家的业绩表现和激励的影响。分析指出,创业投资家的两个关键作用:(1)监控创业企业和设置业绩激励;(2)协调和制订在同一产品市场上运营的创业企业间的竞争战略。当战略替代性强的时候,创业投资家的作用是缓和受资企业竞争行为间的攻击性。反之.弱的战略替代性则形成使竞争行为更具攻击性的激励。因为战略替代性的存在提高了创业投资家清除失败者的能力.从而加强了对创业企业家的激励并带来有效的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6.
马新建 《技术经济》2003,22(12):10-12
<正> 一、企业家股权激励计划和模式分析 企业家股权激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企业以某种约定的方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企业股份,促使其从“雇佣劳动者”向“雇佣劳动者+所有者”发生角色位移。由于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能够较好地把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并往往使之成为具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激发企业经营者努力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企业与经营者双赢局面。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质是以个人角色位移和长远利益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行  相似文献   

7.
张斌  兰玉杰 《技术经济》2006,25(12):20-23,48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不同模式和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和企业治理效率。本文在对国内学术界有关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实证方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经理股票期权(ESO)属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借用,目前在美国最为流行,运作也最为规范。它实际上是授予管理人员获取企业剩余的一种权利,是对企业家资源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是对企业家的一种约束。  相似文献   

9.
周萍  蔺楠 《经济管理》2015,(3):44-55
本文提出企业特性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治理效果的重要变量,并以2010—201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企业的研发与投资数据构造了创业导向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性的直接效应,并考察了激励型、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性主效应的不对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创业导向程度正向影响企业成长性;(2)针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创业导向企业成长性有正向调节作用;(3)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代表的监督机制对创业导向企业的成长性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创业导向企业,激励型与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成长性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并讨论了这一研究结果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30年代康替龙提出企业家概念以后的200年间,经萨伊到马歇尔,历经企业家理论早期发展的三个阶段。熊彼特对职业企业家范畴和功能的界定,为把企业家理论纳入现代企业理论奠定了理论前提。现代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契约理论、激励理论的推进几乎都是以企业家理论为出发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问题与企业的性质和类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等这些现代企业理论所考察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现代企业家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激励机制西方国家对企业家的激励,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报酬激励报酬激励的核心是使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的收益挂钩,成为企业剩余资产的部分享有者,从而使股东目标成为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目标。报酬激励由基于当期业绩的报酬与基于长期业绩的报酬组成...  相似文献   

12.
“年薪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产物,是在产权明晰,委托一代理关系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中,承认经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一种生产要素,具备剩余索取权,企业经理人员根据经营业绩,参与到企业经营利润分配,从而建立起来的能对经理人员产生激励一约束机制的一种企业分配制度。实行“年薪制”的前提是:①产权明晰;②委托一代理关系规范;③企业家市场选择制度;④公平、平等的企业竞争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等);⑤相对完善的企业家市场,该市场除提供可供选择的经理人之外,至少能形成企业家均衡价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分工演进的一种重要后果,其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力市场的契约。企业的剩余权作为企业家活动的一种间接价格,将交易效率极低的企业家活动卷入分工,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分工和经济发展。企业家活动是企业效率的保证,企业家的剩余收益权又是企业家活动的保证。企业家剩余权得不到保护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而保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剩余收益权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关键。为了保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剩余收益权,必须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进行全面的社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财富、企业家才能与最优融资契约安排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发生的逻辑起点 ,是最初的“中心签约人” ,因此力图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家的融资行为。我们证明理性的企业家往往会将企业残值的优先索取权让度给外部投资者 ,从而否定了关于“投资者是最后的剩余索取者”的先验观点。在认识到“提供担保服务”是企业家自有资本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我们揭示出一些关于企业家选择融资契约的规律。最后 ,我们还进一步发现即便未受财富约束 ,企业家也不会完全依靠自有资本来创业 ,因为很可能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家自有资本比例。  相似文献   

15.
阮兢青  丁雷君 《经济师》2009,(6):239-240
企业家是一个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灵魂,如何发挥企业家的激励作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企业家激励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方面尤其重要,如何开展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根据企业家的生命周期理论,针对企业家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为广大民营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创业投资对各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年轻的创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却越来越受到公司治理问题的困扰。公司治理指的是针对企业所有权与控制分离的条件下,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公司治理往往通过决策权的有效配置解决资源配置和激励约束问题,以达到代理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可转换证券是创业投资中广泛应用的金融工具,它结合了债务和股权融资的特点,可被用来合理地分配控制权和现金流,是一种解决创业投资企业控制与激励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创业企业的治理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斌  兰玉杰 《技术经济》2007,26(4):70-73
股票期权作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典型模式在国外企业中普遍实行,国内也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试点。股票期权多大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多大程度上带来了企业绩效的提高,是中外研究者实证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股票期权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特征及其治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特征 ,其与企业的非人力资本间的合约需有严格的保护。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现实情况下 ,应对西方通行的委托代理式的企业治理模式进行超越 ,构建企业家专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专用性的非人力资本所有权一体化的抵押式企业治理模式 ,解决因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竞争不充分而造成的对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双重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胡少华 《财经科学》2007,(10):68-75
本文在对国外学者在公司治理研究中有关观点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把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划分为有代表性的三类,分别是国家控股,企业家和员工无股份和债权的公司;国家控股,企业家和员工有股份和债权的公司;企业家创业并控股,企业家和员工都有股份和债权的公司.我们建立有关模型,对不同类型公司治理进行分析,并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公司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元兵 《经济论坛》2004,(12):40-41
近代企业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相关经济资源所有者的一个合约。企业的所有权包括企业剩余索取权和企业剩余控制权。现代企业之所以采用与传统业主企业不同的剩余索取权分享的企业治理形式,在于为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提供一条与企业生产资本所有者目标一致的激励途径,以减少在两权分离情况下人力资本所有者“逆向选择”而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