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经济变迁的角度来看,今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逾越了中国古代王朝几百年的盛衰周期,同时是在追随欧美国家二三百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但是如果没有类似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或者是重大的制度变革,中国的经济奇迹将难以为继。所谓中国模式,是一个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已经成为经济责任审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审计内容,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任期经济责任成果的综合体现。通过对重大经济决策的审计,不仅可以看出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做的主要经济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从中看出该单位财务管理是否到位,相关内控制度执行是否有效。因为,领导干部任期内如果没有积极主动地做工作,只是推着干,则不会有重大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工业已经过剩,工业品价格下降就是证据.在经济过剩的条件下,继续扩张工业经济只能导致新的过剩,甚至出现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目前都无一例外地转向了服务经济,中国由传统经济向服务经济蜕变也是必然的.只有中国也向服务经济转变,经济才可以起飞,不至于进入瓶颈.本文从中国经济的现状及问题出发,研究了中国经济从传统经济向服务经济蜕变的原因,并从结构增长分析这种蜕变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两大经济板块形成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经济循环:如果没有美国旺盛的经济需求,中国的投资高增长也不可能;没有中国人给美国人供应大量的廉价出口品,美国的消费增长也不可能。因此,中美两国或者是两大经济板块都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但现在好日子结束了。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开发区从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际上的开发区比较,中国的开发区普遍历史较短、规模较小。国际上通常使用“经济自由区”来称谓各类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的经济区域。经济自由区在世界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亚从60年代开始设置出口加工区,已有30年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开发区,如果从1984年算起,只有1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全面开放格局开始形成的1992年算起,才5  相似文献   

6.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民间消费成为增长新动力以消费为主的内需拉动,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消费,以此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消费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如果国外经济增长不好,中国企业就要生产适合国内市场的商品,这样才能促进消费,最终有利于经济增长。拉动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没有全社会、全体国民的消费愿  相似文献   

7.
朱雪尘 《英才》2009,(7):110-111
今天的情况更加复杂了。如果中国经济已经复苏,政府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刺激经济?宏观调控什么时候应该变向?政府的下一步应该治理通胀吗?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还未复苏,我们的手中还有哪些牌能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将直接影响政府的调控政策,错误的判断将会把经济带入更大的深渊。这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日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过去几十年,单纯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所产生的经济增长作用已经发挥殆尽了。如果不在今后的几年很快得以改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是不可避免的。传统增长模式弊端几何?现在有人认为,中国10%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再保持20年。这种说法没有数据支持。因为如果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倒推,如果中国经济10%的增长再保持20年的话,投资率就要超过50%,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世界上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承受如此高的投资率。日本在战后进行重建之时,其投资率从上世纪中叶的20%提高到了70年代的35%,在1973年开始下滑;韩国也经历了与…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底,所以不可小视。面对次贷危机,中国经济也有类似美国次级贷款的成分,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中国经济也有被拖入恶性循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王建 《经济界》2012,(5):9-11
当前,决定经济下行的长期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的经济下行趋势就不会结束。目前的经济反弹,更多的是反映着政府增加投资和贷款供给的效果,对经济来说仍是外生因素,而不是内生性的需求增长。因此,如果没有推进城市化和调整分配关系的根本措施出台,中国经济的触底反弹时刻就不可能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