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晓 《宁波经济》2014,(5):34-34
如何使进城务工农民顺利转化为市民,推进"人"的城镇化,一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话题。当下,一种主张很有市场:让农民"带地进城"。根据这种主张,农民落户小城镇,既可在城里买房、工作、生活,又享有留在农村的土地及各种收益。这被概括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如此,农民乐意进城,人口红利持续释放。  相似文献   

2.
对于首季基金公司的“大减小增”,基民称“看不懂”。 一些大基金公司规模不增反减,一些小基金公司规模不减反增,这是已披露的基金一季报中反映出来的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3.
农民进城就业(以下简称农民工)是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农民大量、无序的进城给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一系列不可逾越的失业率高、管理难等问题,危及城市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万州“10.18事件”发生之后,各级各部门都在考虑如何加强进城就业农民的服务管理,通过政府推动、依托用人单位和社区开展服务,引导进城农民自觉纳入城市的管理,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体现我国经济发展、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城镇化是改善农村落后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云南省根据本省自身特点,提出“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之路,大力促进城镇化建设。然而,在云南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6-46
城镇化的过程本质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不管你吹得天花乱坠,最后还是要看农民是不是减少了。我国城镇化目前总体上处于初级水平。城市化一定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和条件。现阶段中等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要重点研究。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把房子和工厂都“种”到农村去了。卫星都能上天,农村一点事都解决不了,这怎么行?而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市民,城镇化一定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和条件。大城市人口多,农民进入太多肯定受不了。  相似文献   

6.
土地承包期延长后无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导致大量无地农民的产生,通过对河北省32个县、41个村、194户无地农民的成员构成、收入来源、权益保护以及所在地区政策执行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政策执行情况与无地农民问题的相关性,并提出收回已迁出人员土地、开发荒地增加耕地的数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对策解决无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农业效益低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量减少农村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民市民化取得很大成效,但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固然有城乡分隔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进城后面临的就业歧视等方面的原因,但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城市的适应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3,(15):87-87
城镇化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被普遍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而中国的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必须与产业转移相结合方能成功。为什么?因为工业化、或曰发展非农产业是决定城镇化成败的关键所在,倘若没有非农产业发展,进城农民必然沦为流民或者贫民窟中的“浪民”,而流民从来是中国历史上的不稳定力量,贫民窟也是现代都市中的犯罪渊薮。  相似文献   

9.
“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大门给农民打开了,农民可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农村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都可以增收致富.”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朱铮杰 《中国经贸》2014,(14):52-53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通过征地拆迁使大量农民进城。T市多年来以“一户一宅”为主导方式安置失地农民,产生了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以该市文华小区为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农民愿望。要把农民进城这件大事办好,需要尊重农民的愿望、研究农民的想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许多年以前,农民进城办事可能会携带两双鞋,出村时脚上穿双胶鞋,包里放双皮鞋;进城后打个颠倒,把脏兮兮的胶鞋减起来,干净的皮鞋穿脚上,办完事返旧农村时再颠倒过来。因为道路的不同,身份和形象就何了标志性的差别,形成“城”与“乡”的对立,多年来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上海郊区“三个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为政和进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上海郊区“三个集中”的总体推进速度,加快推进上海郊区“三个集中”,应以农村城市化为抓手,加大政策法制支持力度,实施跨区域化,集中化,园区化发展战略,从制度上解决进城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涛 《乡镇经济》2004,(6):9-10,46
城镇化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但就短期看,农村城镇化也会对农民、农业以及农村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快城镇对农村辐射作用的形成,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改善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取消户籍等一系列过时制度,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再就业战略安排;摆正“三农”为本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走向世界》2014,(37):14-17
7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陪同下,在济南、德州两地考察。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李克强说,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是广大农民的心愿。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发展规律,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步一步往前走,对进城农民的就医、社保、上学等配套服务都要跟上。进城的人多了,留在农村的居民也可以经营更多的土地,有更高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从前农民结伴进城搞建筑,被称为“地下包工队”,名誉不好听,弄不好还要被查处。城乡之间一道鸿沟,把“市民”和“农民”区分得泾渭分明。城里人可以下乡“锻炼”,农民想成为“城里人”,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体经济》2010,(2):39-40
上海松江新桥镇尝试并有效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镇化进程中遗留的集体资产处置的问题。为农民增收增加了渠道和保障.让城镇化切切实实地反哺农民。不仅如此,联合社也有效统筹了区域农民利益,让所有农民公平地分享城镇化的收益,也为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镇率先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全镇1.8万多农民摇身一变成“股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安排经历了由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引导农民进城、再到鼓励农民进城的过程,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城镇化还面临着内需开发、农民工市民化、城镇体系结构布局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中国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布局突破过渡到全面推进阶段,从规模重组、空间重组、产业重组三个维度确立中国城市体系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主观地以为农民们都十分积极地想要进城发展,其实农民们进城的热情并没有那么强烈.而阻碍农民进城发展的因素也不是人们一贯以为的社会歧视和户口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对城市高生活水平的担心和对农村生活的习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不过,城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稳定发展,切莫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20.
农民市民化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职业过于单一,进城农民在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这三个维度上都难以达到与城市人口相当的水平,这是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选择提升进城农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创造新就业机会的路径选择来促进进城农民的职业分化,进而实现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