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宁波经济》2014,(6):40-40
如何使进城务工农民顺利转化为市民,推进“人”的城镇化,一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话题。当下,一种主张很有市场:让农民“带地进城”。根据这种主张,农民落户小城镇,既可在城里买房、工作、生活,又享有留在农村的土地及各种收益。这被概括为“增人不增地,减入不减地”、“增入不增股,减入不减股”。如此,农民乐意进城,人口红利持续释放。  相似文献   

2.
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变革──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意义刘菊开根据党中央的政策规定.农村耕地在第一轮承包期15年届满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并提倡在新一轮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民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有偿转让。这就使耕地新一轮承包具有两层涵义:一...  相似文献   

3.
土地承包期延长后无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导致大量无地农民的产生,通过对河北省32个县、41个村、194户无地农民的成员构成、收入来源、权益保护以及所在地区政策执行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政策执行情况与无地农民问题的相关性,并提出收回已迁出人员土地、开发荒地增加耕地的数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对策解决无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二轮承包政策可能带来的农村土地配置缺陷、人地结合矛盾,众多学者坚持通过培育土地市场、鼓励农地流转能有效规避。然而,本文作者对湖北省西部十余县市农村的考察却并未得出此种结论,其中红花村四组,尽管人地结合缺陷已经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但借助土地流转来调剂土地余缺的主张似乎没有实现的迹象。而红花村四组仅仅是广大中西部农村的一个缩影。红花村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北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从来就是以人口进城为判断标志的。"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把新型城镇化简单说成"人口的城市化",将过去30年的城镇化说成"土地的城市化"。我不大认同,因为在理论上,根本就没有类似"土地城市化"这样的说法,城镇化从来就是以人口进城为判断标志的。  相似文献   

6.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中游东岸,全县总面积17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万亩,辖10乡4镇146个村委,全县总人口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万人。这里尽管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立地条件较差,但是由于土地面积广,荒山荒坡多,依托土地,开发土地是实现脱贫致富的一条根本途径,也是历届县委、政府的现实选择和工作重心。新一轮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是从92年开始的,到94年底全县已基本上重新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并办理了交接手续。主要围绕“四权”展开,即:强化所有权,明确土地集体所有,增强农民对土地集体所有观念;稳定承包权,通过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土地承包期50年不变,“四荒”100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给农民吃了一颗长效定心丸;逐步建立使用权制度,在承包期内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恢复土地商品属性,让土地进入市场;明确发包权,与农民 签订合同,明确土地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的现状,探讨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土地换取城市社会保障"的政策;户籍制度的改革,对进城农民实行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迁移、登记制度;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安排经历了由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引导农民进城、再到鼓励农民进城的过程,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城镇化还面临着内需开发、农民工市民化、城镇体系结构布局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中国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布局突破过渡到全面推进阶段,从规模重组、空间重组、产业重组三个维度确立中国城市体系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主观地以为农民们都十分积极地想要进城发展,其实农民们进城的热情并没有那么强烈.而阻碍农民进城发展的因素也不是人们一贯以为的社会歧视和户口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对城市高生活水平的担心和对农村生活的习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不过,城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稳定发展,切莫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10.
农民市民化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职业过于单一,进城农民在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这三个维度上都难以达到与城市人口相当的水平,这是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选择提升进城农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创造新就业机会的路径选择来促进进城农民的职业分化,进而实现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刘桂文 《乡镇经济》2010,1(3):32-35
当前县域城镇化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亟待解决。文章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农民进城、城镇建设、管理服务等关系到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县域城镇化政策创新,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炜  李玉成 《山东经济》2006,22(3):11-14
改革使经济社会因素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扩大,也使城镇化的发展机制发生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政府转换职能,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调整制度安排,为农民进城创造宽松和有序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汪军  许秀川 《改革》2013,(8):70-77
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和心理要件。构建川渝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务工农民归属感的系统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年龄与农民进城务工期间的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水平、进城务工期间的工作稳定程度、务工期间城镇总体满意程度等对农民的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增强农民工归属感应从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增强城镇化进程稳定性、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信息处理与评价能力和改善城镇务工农民的生活条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6-46
城镇化的过程本质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不管你吹得天花乱坠,最后还是要看农民是不是减少了。我国城镇化目前总体上处于初级水平。城市化一定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和条件。现阶段中等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要重点研究。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把房子和工厂都“种”到农村去了。卫星都能上天,农村一点事都解决不了,这怎么行?而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市民,城镇化一定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机会和条件。大城市人口多,农民进入太多肯定受不了。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农民愿望。要把农民进城这件大事办好,需要尊重农民的愿望、研究农民的想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城镇化的核心,是改变过去"要地不要人"的旧城镇化模式,解决人的城镇化,实行完全的农民工市民化。让在城镇打工者能够买得起房子,享受同等的城镇社保、医疗等待遇。城镇化成为十八大之后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什么是高质量的城镇化?不乱占耕地建大马路、大广场、甚至大空城,彻底解决进城农民市民化的城镇化,才是真正高质量的城镇化。高质量城镇化的核心,是改变过去"要地不要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农民的进城意愿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很大影响,文章通过调研问卷的方法,调查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意愿。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民意愿,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14,(11):20-20
温铁军:农业现代化发展迎来了第三阶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温铁军认为,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再用工业文明时代的观点、思路、政策来推进"三农"发展已经过时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迎来了第三阶段——三产为主的农业现代化——主张"农业进城、市民下乡",使一、二、三产有机结合,用三产对要素和产品同步实现重新定价,成为一个相对投入产出合理的多功能现代农业。各地党委政府应抓紧对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宅基地的确权,为吸引市民下乡打好财产关系基础;同时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为城乡融合的农业三产化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体现我国经济发展、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城镇化是改善农村落后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云南省根据本省自身特点,提出“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之路,大力促进城镇化建设。然而,在云南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解决。  相似文献   

20.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征收与出让价格的巨大"剪刀差"使农民的土地收益受损,农村宅基地及房屋流转的限制使农民的资产无法资本化。这不仅使城镇化难以成为城乡融合的和谐城镇化,也使农民缺乏迁移进城的资本,影响城镇化进程。集约、和谐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我们至今走过的城镇化还远不是集约型城镇化,土地利用尚未达到集约化是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