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工业化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与生产力,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保护、治理的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中国工业化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工业化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与生产力,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保护、治理的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些年,永康市依靠拼资源、拼劳力、拼消耗使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06,(B10):1-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科技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突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条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力争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胡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从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强环境科技研发的重大意义,为环境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已经把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列入优先领域。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一脉相承。然而,实施循环经济不仅是政府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必须以人为本,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吸纳各行各业的人参与,深入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和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让公众真正参与到循环经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栋 《经贸实践》2014,(9):39-39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用化学品公司,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延伸,改变了传统染料企业依靠牺牲环境、廉价出售资源来获取利润的窘境,开辟出一条依靠自主创新进行产业升级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评价桂东北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形势下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滞碍因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立体开发,综合发展,通过择优投入培植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延伸与完善产业链,强化综合投入等农业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田卫民  殷萍 《时代经贸》2007,(1Z):25-26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重要突破,它从人类发展历史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入手,从经济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系统理论。本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价值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依靠层次发展使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得以实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依靠政府、科学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基因库等传统形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更要注重其公众的参与,并实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县临目乡为例,分析了参与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特征与方式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指出它是实现山区资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增的产业,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旅游资源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旅游业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Over the next three decades we may anticipate major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changes in American society in the area of electronics, automation, information handling, food, and biological manipulations, as well as in the more commonplace areas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domestic devices. Dominant elements driving these changes are fundamental shift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energy and materials, which will stimulate major innovation in substitutions, extended service life, and easier maintainability; and the increasing role of science as a well-spring of new technologies. Furthermore, the movement of U.S. society into a post-industrial society with its emphasis on knowledge based industries will stimulate major shifts in the nature and location of work, land use, and information-associated technologies. This will be accompanied by a flourishing of social, institu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chnologies.Market forces will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se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addition to these forces, technological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will arise which lie outside the market system, such as developments with regard to geophysical manipulation, earthquake control,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The principal role of government in assuring continuing benefits from technology is guiding the socially effective interplay of the basic variables: land, labor, capital,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knowledge. To be socially useful, the interplay must be future-oriented, flexible, and information driven. One specific role for government is setting reliable boundary conditions on private and public endeavors with some clarity and incisiveness to permit market and non-market forces to operate. Put differently, a principal role for government is the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uncertainties with regard to future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in order to encourage new and needed 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s.A principal limitation on technological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is the inadequacy of knowledge gathered and organized for the purpose of illuminating public policy. Meeting these information needs is a second specific role for government. Since most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for other purposes, modifications which explicity generate and collect policy-related information would effect a major improvement in public and private decisionmaking.The wider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as a means to better understand options, alternatives, and consequences for technology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and out of government.Many major regulatory agencies of government reflect needs and problems decades old which are no longer of primary importance. A third specific role for government in guiding technology, the reform of the regulatory agencies through their restructing, offers major opportunities for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Primary candidates for this specific role of government include agencies regulating communications, drugs, banking, securities, energy, health care, transportation, and marine and oceanographic affairs.The fourth major role for govern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driven by several convergent factors.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new and expand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with regard to: (a)The wiring of metropolitan and rural areas for fuller telecommunications; (b)the introduction of major new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geothermal, and ocean technologies; (c)the reformul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ies, welfare, and health delivery systems; and (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ities and other habitats. Furthermore, the economically mature society implies not less but different technology emphasizing: social and biological as well as physical technology; personal improvement and fulfillment, and accomplishing more with less. There also are numerous problems of a high-growth society such as the propensity to maximize bureaucratic efficiency at the expense of social effectiveness; alienation of workers; adverse effects of excessive size and integration; societal needs not accommodated by market forces, and the negative side effects of technology. Each of these clusters of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could be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  相似文献   

12.
技术资本是一种新型、独立的资本形态,是技术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并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拓展技术资本的概念内涵,明确其价值增值的目标属性;然后,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技术资本研究的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形成技术视角、资本视角和技术资本化过程的3种进路;随后,进一步构建一个整合式分析框架,从驱动因素、生成机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4个方面建立全局性视角,以把握技术资本研究情况;最后,从完善测量方法,探析技术资本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关联等方面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结论有助于阶段性厘清国内外技术资本研究进展,为未来更深入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广瑞 《经济管理》2020,42(5):195-208
“过度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负向影响。人类旅行与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00年前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开始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各种影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积极的和负面的——都在不断扩大。从总的趋势而言,当人类旅行与旅游活动人数规模、访问区域、增长速度和影响较小的时候,对旅游发展的反对声音多局限在特定地区、时段和人群,但随着旅游规模扩展与速度逐渐加快,“拥挤度”加大的情况下,反对的声音则越来越强烈,甚至开始从情绪上反对转变成社会行动。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期,“过度旅游”开始变成一种“全球关注”,关注的群体由最初的旅游目的地居民扩展到学术界、国际旅游机构、旅游业界、国家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各类媒体,旅游者本身也参与其中。这一关注在2018年形成高潮,“overtourism”正式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选入当年的年度词汇。于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过度旅游”现象,并以不同的方式确定其含义,评估其影响,探讨产生的原因和谋划应对策略与行动。尽管对“过度旅游”现象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分歧,政府、业界、社会乃至旅游者对待这一现象的态度大相径庭,但毕竟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一现象,探讨其发展趋势,应当是旅游相关学术机构的责任。本文旨在为对“过度旅游”现象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初步的梳理,以期推进我国学术界关注这个“全球关注”现象的研究,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许“过度旅游”在中国尚未成为严重问题,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更何况,在全球更加开放,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一个遍及全球的问题,恐怕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4.
为厘清数字经济、人才数字素养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对人才数字素养具有持续促进作用,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人才数字素养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人才数字素养未能有效发挥对数字经济、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人才数字素养提升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把握数字经济研究脉络、热点和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来源文献,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种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2009年以来数字经济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数字经济年度发表趋势和领域类别、最具影响力和生产力的作者、机构、国家和期刊,数字经济相关研究在经历十几年的停滞后,目前处在快速增长期,研究学科集中在管理、环境科学、通信、环境研究和商业等领域,美国、英国和中国是重要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国家之间和国际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有待加强。数字经济研究的突显主题经历了三个显著变化的发展阶段,呈现技术—产业—制度不断发展的演化脉络。数字经济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化、社会媒介、共享经济和循环经济等四个方面。综合关键词聚类结果和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从技术系统视角数字经济新兴趋势包括数字技术、智能资产和数字平台等;从产业系统视角包括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循环经济、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等;从制度系统视角包括平台资本和政治经济等。最后是研究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河南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硬件建设、队伍结构、工作方式、工作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思想认识缺位、相关投入不足、机制不够完善、文化阵地不足、队伍建设滞后、工作方式陈旧、理想信念淡化、观念意识落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高河南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加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普及性,健全思想政治干部队伍、讲究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趣味性,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奖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推动河南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优化科技人才宏观生态环境进而打造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探究宏观生态环境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机制,基于人才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样本,分析多重因素构成的宏观生态环境影响科技人才集聚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表明:文化教育是影响科技人才集聚的必要条件;存在4条提升科技人才集聚的有效路径,即科技创新主导型、科技创新主导下的宜居文教驱动型、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主导下的经济科创驱动型、公共服务主导下的文教驱动型;存在6条阻碍科技人才集聚的路径,且与提升科技人才集聚路径之间属于非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相似文献   

19.
基于311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问卷,利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市场感知能力在二者关系中扮演的调节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基深度和知识基宽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均产生促进作用,知识场活性增强了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正向影响,市场感知能力在知识基础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厘清不同维度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主动激发创新意愿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科学家创业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热点。聚焦科学商业情境下科学家创业过程规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构建科学家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将科学家创业过程划分为创业基础、组织生成和成长绩效3个阶段,包括科技成果、创业意愿、制度环境、技术禀赋、创业素质、价值放大、创业绩效7个关键要素。结果发现,科学家创业组织生成涉及4个核心环节:机会识别与获取、创新活动、公司治理、市场开拓;科学家创业对技术创新具有强烈偏好,科学家创业资源禀赋优势强于一般创业;科学家创业过程伴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步进行,创业组织生成和现代公司治理是科学家创业成功的关键,其中发展策略和资本融资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