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建军 《大陆桥视野》2012,(12):24-24,26
企业以低价在承接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取得中标后,想要取得项目盈利,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是取得效益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善意取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正在制定民法典,对此应当规定在物权法中。本文从善意取得的价值基础、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探讨善意取得制度,论述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济论坛》2005,(20):I0004
经过近半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是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整改成果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全局巩固和扩大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各项工作取得了教好成效。一是在提高认识上取得实效,增强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二是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取得实效,广大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显著提高;三是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在具体适用中,原权利人是否承担被追索的义务,应视票据丧失的不同情形,作具体分析;票据债务人不得对抗善意取得人与票据抗辩中对人的限制在效力的适用上是不同的,对善意取得人不得抗辩不是绝对的;对不具有流通性、交易性的票据行为应从善意取得制度中排除。  相似文献   

5.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系指动产占有人以动产所有权的移转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移转占有于善意第三人时,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因而该制度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从民法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善意取得理论已经从动产的善意取得发展到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权利的善意取得。以此理论为基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省份,陕西顺应改革潮流,勇于探索,将本省的经济体制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成就取得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动产的善意取得,是动产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我国民法基本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对善意取得的概念、价值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渊源、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及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善意取得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理论,目的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当标的物是赃物时,法学理论有很大的分歧,从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参考国外相关的司法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举出不适用善意取得的同时,阐述适用善意取得的必要性,研究赃物善意取得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票据法中的重要制度,对保护票据动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票据流通,保护票据交易的安全进行,特别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都普遍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所谓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在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若买受人于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  相似文献   

10.
生产成本及费用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要取得经营利润,降低成本更为合理。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