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了桑椹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大孔树脂AB-8对桑椹红色素进行了纯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pH为1.5、时间为2.5h、提取液浓度为85%时,所提取的天然桑椹红色素提取率最高,AB-8大孔树脂纯化时利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选择3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苦瓜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苦瓜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苦瓜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对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苦瓜黄酮进行光谱分析发现,苦瓜黄酮主要为黄酮甙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心舒滴丸中人参提取、精制工艺条件.方法 以人参皂苷Rql、Re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人参提取工艺条件;以比吸附率、洗脱量为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工艺条件.结果 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1 h,精制纯化工艺条件:采用AB 8型大孔吸附树脂,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洗脱溶剂,4倍树脂体积.结论 优选工艺可较好的提取纯化人参皂苷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通过红花黄色素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红花黄色素的保留率和转移率为指标筛选纯化条件.结果: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不同;乙醇浓度对洗脱率具有较大影响.结论:以HPD400A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50%乙醇为洗脱液对红花进行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5.
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通过红花黄色素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红花黄色素的保留率和转移率为指标筛选纯化条件。结果: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不同;乙醇浓度对洗脱率具有较大影响。结论:以HPD400A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50%乙醇为洗脱液对红花进行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通过红花黄色素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红花黄色素的保留率和转移率为指标筛选纯化条件。结果: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不同;乙醇浓度对洗脱率具有较大影响。结论:以HPD400A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50%乙醇为洗脱液对红花进行提取纯化。  相似文献   

7.
刘斌 《科技与企业》2011,(9):82-82,84
目的:本研究选择三种型号的大孔树脂,(大孔树脂D101、大孔树脂AB-8、大孔树脂HPD750和聚酰胺)为填料,分别以蒸馏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为洗脱液,考察其吸附量、吸附率、解吸率和所得迷迭香酸的纯度等指标,筛选出有效分离丹参中迷迭香酸的柱层析柱填料。结论:通过动态吸附和静态吸附试验发现,利用D101树脂,以60%乙醇为洗脱液,能有效地分离纯化丹参中的迷迭香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4种树脂对齐墩果酸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得到分离纯化齐墩果酸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4种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以齐墩果酸的吸附量、解吸率、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分离树脂为LX-200,再对其纯化参数进行优化对比。结果:LX-20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最佳参数是上柱浓度为732 mg/L,上柱速度为2.0 BV/h,乙醇洗脱量为2.5 BV。结论:LX-200大孔树脂可以从迷迭香中很好地分离纯化齐墩果酸,所得到干粉的齐墩果酸最高含量为19.98%,为制备工业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为考察大孔树脂对黑芥子苷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寻找从芥子中分离纯化黑芥子苷的最优工艺。以黑芥子苷的吸附量、解吸率和得到的粉末中黑芥子苷的含量为指标,从4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HP-20树脂,对树脂分离的最佳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结果表明,HP-2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如下:上柱浓度为848 mg/L,上柱速度为2.0 V/h,水洗脱量为2.5 BV。得到干粉最高含量为31.50%,树脂重复使用10次,吸附量和分离效果没有明显下降,可以重复使用。因此,HP-20大孔树脂可以从芥子籽中分离纯化黑芥子苷,具有潜在的工业实用价值,适合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水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75%乙醇洗脱等方法对甜茶原粉进行试生产试验,生产结果表明:粗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52%、甜茶苷含量为20.5%;精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7.5%、甜茶苷含量为45.5%。初步制定了以甜茶苷和黄酮为含测的甜茶原粉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水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75%乙醇洗脱等方法对甜茶原粉进行试生产试验,生产结果表明:粗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52%、甜茶苷含量为20.5%;精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7.5%、甜茶苷含量为45.5%。初步制定了以甜茶苷和黄酮为含测的甜茶原粉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溶剂法生产的辣椒精为纯正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为脱色剂,制备脱色辣椒精。考察HPD-100A,HPD-100,HPD-300,S-8,D009等型号大孔分子树脂对辣椒色素及其杂质的吸附性能,确定以HPD-100A为脱色剂,得到制备脱色辣椒精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溶剂法生产的辣椒精为纯正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为脱色剂,制备脱色辣椒精。考察HPD-100A,HPD-100,HPD-300,S-8,D009等型号大孔分子树脂对辣椒色素及其杂质的吸附性能,确定以HPD-100A为脱色剂,得到制备脱色辣椒精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王芳 《乡镇企业科技》2009,(33):244-244
目的:筛选高山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精制方法。方法:使用正交分析法筛选高山红景天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醇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和ZTC1+1吸附澄清法分别对高山红景天进行精制,选择最佳精制方法。结果10倍量700mL/L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为高山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ZTC1+1吸附法为高山红景天的最佳精制方法。结论所确定的提取工艺及精制方法具有稳定,安全,高效,且不破坏有效成分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高山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精制方法。方法:使用正交分析法筛选高山红景天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醇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和ZTC1+1吸附澄清法分别对高山红景天进行精制,选择最佳精制方法。结果10倍量700mL/L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为高山红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ZTC1+1吸附法为高山红景天的最佳精制方法。结论所确定的提取工艺及精制方法具有稳定,安全,高效,且不破坏有效成分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及硅胶柱色谱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姜黄药材中总姜黄素的提取和纯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中药材姜黄中姜黄素的条件,然后以氯仿-甲醇溶液为洗脱液,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对姜黄素提取液进一步纯化,以提取物得率、总姜黄素含量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对姜黄素提取液、纯化后的总姜黄素含量、纯度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正交设计发现温度90℃,乙醇浓度75%,料液比10倍,提取时间3h提取率最高;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对姜黄素提取液进一步纯化后纯度可以达到81.8%。结论:该提取条件下提取工艺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土豆为主要原料,通过乙醇回流法来提取土豆中的黄酮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分别改变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单因素实验确定单因素水平,并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土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提取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1h,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70.64%,固液比1:33.83。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得土豆中黄酮的含量为1.14%。  相似文献   

18.
梁辉 《民营科技》2013,(12):36-36
考察几种提取方法对山楂果肉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山楂浸膏,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有效成分。以蒸馏水为溶剂,用水煎煮法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最低(0.0413%);以6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较高(0.927%);以6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最高(1.960%)。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效率最高,且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9.
《民营科技》2007,(2):12-12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参皂甙单体的制备工艺。由以下步骤组成:(一)取三七总皂甙,用40%以下浓度的乙醇溶解,得到稀醇溶液;(二)通过经预处理的D-101大孔树脂柱,用10~40%乙醇洗下人参三醇型皂甙.再用45~75%乙醇冲洗树脂柱,得到洗脱液;(三)将上述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得人参二醇型皂甙;(四)加少量40~95%乙醇和甲醇,加热溶解.吸附于0.3~3倍40~160目层析用硅胶上,干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及其性质,并介绍近年来在生物碱类物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以推动其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