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滨水城市是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作者就滨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这一话题,首先分析了水体、绿地与城市的关系,介绍了目前滨水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原则,制定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一般方法,为滨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心怡 《民营科技》2010,(6):277-277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我国大中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引入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向。以期为今后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23):43-46
长期以来,国内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车本位"理念占据主导地位,对行人、自行车的关注度不高,居民整体出行环境品质恶劣。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的大形势下,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非机动车优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提倡绿色出行。本文在总结国内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慢行交通设计,营造慢行交通舒适环境,保证安全,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加强交通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优化建议,并应用到浙江省嘉兴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优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区是城市中集生态、景观、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地带,不仅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还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植物作为滨水区的主要景观要素,对改善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和发挥滨水区的景观作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植物景观的设计要注意滨水植物和其它植物特性的不同,利用其滨水植物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景观塑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困境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概括城市慢行交通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城市慢行交通面临着认识上的误区、功利主义的解决思路、城市发展管理上的缺失以及技术和政策上的问题等困境;最后,提出了发展城市慢行交通必须坚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坚持制定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规划、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在城市规划中要突破传统"功能区"模式、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民对城市景观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园林绿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城市滨水景观的评价基于影像分析、使用情况分析等简单的方法,本文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滨水景观评价中运用POE评估,分析了使用POE评估的优势、特点、运用前景,构建了城市滨水景观综合评价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朱学敏 《民营科技》2011,(2):284-284
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具有城市"门户"和"窗口"的作用,现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景观是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点,而环境与人是在相互影响中共存的.环境会对人产生心理影响,另外人的心理需求也对环境提出了要求.同一景观对不同的受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身份的人对景观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研究不同人群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心理需求在项目设计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滨水景观与水利工程主体的现状及发展状态出发,分析了滨水景观与水利工程的关系,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滨水景观设计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滨水设计对城市特定的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建立景观的独特性及蕴涵丰富意境的"环境意"来反映所在城市的所在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野,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从滨水景观与水利工程主体的现状及发展状态出发,分析了滨水景观与水利工程的关系,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滨水景观设计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的滨水——哥本哈根滨水空间开发建设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本哈根滨水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人的滨水",也是该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系统地梳理了哥本哈根城市与滨水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探讨其"人本主义"的滨水空间设计理念,总结其滨水空间的整体构架和未来发展,结合图示分析,希望为我国滨水空间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市目前正处在机动化高速发展的起始阶段,慢行出行比例高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制定"公交加慢行"的未来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将为城市综合交通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适合呼和浩特市城市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呼和浩特市慢行交通规划提供一点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类的生活与水资源密不可分,人们所居住的城市也与江河湖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滨水景观设计要考虑人性化、艺术品位和生态环境,这是关系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所以,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行景观改造非常必要。本文就滨水景观设计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对滨水景观的绿化进行设计,在进行和设计的过程中,要让滨水景观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性,更加的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化变得更符合现代发展的需求,让市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更好地提升。  相似文献   

16.
郑影 《价值工程》2022,(13):16-19
慢行交通系统中把步行、非机动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污染,营造舒适、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符合新形势下"以人为本、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本文以淮北市相山老城区的慢行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以期为类似城...  相似文献   

17.
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滨水设计对城市特定的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建立景观的独特性及蕴涵丰富意境的“环境意”来反映所在城市的所在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野,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慢行系统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它不仅是城市的交通空间,也是市民的日常活动空间,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宜兴市团氿片区慢行系统景观设计为例,着眼于城市慢行系统中景观设计对彰显城市特色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月  熊志华  徐杰  秦勇  董宏辉 《物流技术》2012,(21):20-21,33
阐明轨道慢行交通语言设计的必要性,简述其设计原则,并以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为例展开实地调查,总结西直门地铁站慢行交通语言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轨道慢行交通语言设计原则,对我国轨道慢行交通语言系统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阐明轨道慢行交通语言设计的必要性,简述其设计原则,并以北京西直门地铁站为例展开实地调查,总结西直门地铁站慢行交通语言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轨道慢行交通语言设计原则,对我国轨道慢行交通语言系统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