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朱雅静 《魅力中国》2013,(11):228-229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一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
朱娟 《魅力中国》2013,(32):190-191
新课改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气氛沉闷,如何使地理课堂更具活力一直是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地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原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一、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1.贯彻主体性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根本要…  相似文献   

4.
刘晓丹  曹宗兰 《魅力中国》2011,(20):225-225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学习是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备环节。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效率呢?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于晋武 《发展》2008,(4):107-107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相似文献   

6.
李志敏 《魅力中国》2011,(4):140-140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为此,化学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中追求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杨世浩 《魅力中国》2010,(8):145-145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相似文献   

8.
靳抒情 《魅力中国》2013,(31):354-354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9.
许家创 《魅力中国》2013,(19):166-166
“生本”、“实效”应该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两个标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授知识,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缺乏生动,学生的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  相似文献   

10.
领会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新课改体现在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以及教材开发等多个方面。在教学上要求转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丽娜 《魅力中国》2013,(14):231-231
高中生物新课改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课堂教学中关注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学案式”教学,目的就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善了原来“填鸭式”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本文主要针对于“学案式”教学的诞生、意义、过程、效果及学案的编写等方法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杨莉 《魅力中国》2014,(2):131-13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有趣的课堂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学习不应被动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应用题教学更是如此,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思想。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象演独角戏,有时学生连观众都不想当。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因而一节课下来,往往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却收效甚微。长此下去,学生就会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现代素质教育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武器”,不能要他们被动地学,而应该让他们主动地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而创设教学情  相似文献   

14.
于清根 《魅力中国》2014,(5):245-245
分组教学,因其体现了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备受一线教师的青睐。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降低,合作效率低下,教师引导不到位等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高志刚 《魅力中国》2010,(28):103-103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严重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课改条件下,转变教师的职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亟待完善,本文就新课改条件下,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晓婷 《西部大开发》2010,(4):161-161,183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本上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挖掘教材内外的探究性题材;突出探究活动的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同时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7.
刁井楷 《魅力中国》2010,(33):336-33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吴玲玲 《魅力中国》2013,(16):210-210
课改的核心在于改变旧的教学意识,把教师的主动灌输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教学的根本在于充分地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基于此,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只设计三个环节:“通过预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及“想挑战吗?”。  相似文献   

19.
魏小山 《魅力中国》2010,(31):401-401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笔者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在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教师的做法: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要关注学生资源;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改变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积极探索,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课改的潮流中,在这里主要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