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惠 《财政监督》2005,(10):44-45
在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需要与供给的载体,所有者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经营者用来反映其受托责任的情况。然而,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究其缘由,主要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本文试对此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可 《中国外资》2013,(4):145-145
<正>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公司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经济组织后,公司所有者主要根据经营者提交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需要有一个来自企业外部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与合法性做出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便应运而生。注册会计师审计担负着  相似文献   

3.
在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需要与供给的载体,所有者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经营者用来反映其受托责任的情况。然而,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究其缘由,主要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本文试对此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一、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新视角1、利益驱动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根源。会计信息是受托责任关系的中心。会计在受托责任关系中是联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桥梁,同时也说明会计的本质是对  相似文献   

4.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授权另一个人或一些人(代理人)为他们的利益从事某项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项决策权,而代理人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由于所有者主要根据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常常以此为依据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做出相关的奖惩决策。而经营者为掩盖其偷懒与机会主义行为,往往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虚报经营业绩、隐瞒不合法的财务收支。因…  相似文献   

5.
一、公司治理与审计之关联公司治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治理;另一种是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所有者通过拥有的企业的股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再由董事会任命经理人的过程中体现所有者的意志,一旦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所有者的利益,股权所有者将通过任免程序罢免经理人员。外部治理则是通过市场对经营者的间接约束实现的(如市场定价、规定管理者的报酬、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当所有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的内部治理时,外部治理便成为交易费用较低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自《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这一经典著作问世至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被视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石。"两权分立"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核心特征,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也成为了基于委托代理契约的博弈双方。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为了确保经营者的行为与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并达到共同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企业的所有者就必须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毋容置疑,薪酬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激励政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必然也在企业运行  相似文献   

7.
质疑MBO     
问题之一:从治理结构的角度看,MBO一定能够提高股东收益吗? 一般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造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追求目标不一致,而通过MBO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起来,企业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高度一致,从而降低了代理成本.但是,对国内的MBO而言,经营者不是以买断公司或以公司下市独立经营为收购目的,代理成本没有消失,只是做了利益调整,转嫁到了中小股东身上.同时,MBO完成后,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可能愈加严重,大股东侵吞中小股东乃至债权人的利益更为直接.尤其是,在收购后急剧增加的财务压力会使其利用关联交易等办法转移控股公司的利益至持股公司,缓解财务压力的动机格外强烈.  相似文献   

8.
颜晓莉 《中国外资》2011,(23):161-161
<正>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集团公司存在着较复杂的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利益目标有时也是不相同的,为使这种利益目标的偏离得到最大可能的矫正,目前各集团公司普遍实行财务委派制度。它由集团公司以出资人身份向子公司或分公司派遣财务人员,主要是财务经理,对他们的选拔、任免、业绩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进行统一管理。财务经理的人事关系和工资报酬的分配权都集中在总公司。委派财会经理的主要职责与权限:受双重领导,既要对集团负责,努力使整个企业集团的  相似文献   

9.
PREFACE/前言公可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独立审计的产生。出于对经营者代理行为不信任的考虑由所有者委托审计是最初的审计委托权定位。本文从独立审计委托人应具备的禀赋分析了公司三种两权依存状态下的审计委托权定位,认为除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时的强经营者状态下由所有者委托审计有其合理性外,在其他两权依存状态下将审计委托权赋予所有者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家为了扩大生产而集聚资本,出现了股份制企业。而在这种现代企业中产生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况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理人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他们成为企业的内部人。当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出现冲突,将导致经营者控制公司,即“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文贵 《财政监督》2002,(10):13-14
一、国有企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健全,助长了道德风险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不健全表现为:首先,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不清晰。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似乎既是国有企业所有者的代表,又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这两种产权的混合很容易造成权利和责任的不明确。实际上,产权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同的两种财产权利,它们的关系决定财产的收益权利。如果国有企业管理者同时履行国有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但他不是国有财产的最终所有者,这样造成他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没有  相似文献   

12.
一、公司治理概述(一)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  相似文献   

13.
从“内部人控制”看会计信息失真:兼评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联生 《上海会计》1999,(12):45-46
一、“内部人控制”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内部人控制”是日本学者青木昌彦分析了70年代和80年代中欧、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有情况而提出的。它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如厂长或经理、职工等)在事实上而非法律上拥有了对企业的控制权。根据现代企业理论,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者就有可能作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可见,“内部人控制”实质上是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部人控制”是由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环境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普遍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在目标上的差异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减少这种委托代理引发的交易性成本,股权激励应运而生。股权激励是公司为留住并激励核心人才而采用的长期激励机制,制度设计的核心是将经营者与所有者捆绑在一起,有条件的将股权给予经营者,同时使其有参与感和责任感,通过激励对象的主观能  相似文献   

15.
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   总被引:85,自引:7,他引:78  
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形成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两个控制主体 ,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双元控制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是造成现实中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这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说 ,加强现代企业会计控制是保证我国现代企业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机制。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的会计控制必须以“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目标 ,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 ,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  相似文献   

16.
付明 《中国外资》2012,(6):147-148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当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之间产生不一致的时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会带来问题。股权激励是解决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激励制度。本文通过对目前主要的三种股权激励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硬要这样做,只能窒息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  相似文献   

18.
一、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必要性1·构建公共财政的需要财会集中核算制从建立行政事业事业单位新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体制入手,对财政资金的组织、预算、分配、执行及使用实行全过程的监督,不仅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还为部门预算和公共财政改革创造了条件。2·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实现对财政资金有效监管的需要所有者财务理论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在经济实践中,所有者将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及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经济问题。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降低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可能性,所有者就必须建立所有者财务,对经营者进行约…  相似文献   

19.
浅析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必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利益目标、风险态度上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很容易为追求自身代理收益而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是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途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联系在一起。伴随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二十年来“放权让利”、“政企分开”等的…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