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和祥 《税务研究》2022,(10):69-75
数字经济背景下,随着我国纳税人数量的快速增长,税源的隐蔽性和流动性日益增强,涉税信息获取难度增大,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很难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构建“以数治税”税收征管模式,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是实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本文从“以数治税”税收征管模式所呈现的特征入手,在探讨“以数治税”基础逻辑的基础上,以税收现代化“六大体系”建设为背景,提出了构建“以数治税”税收征管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对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税收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当前,以税收现代化为统领、以智慧税务建设为目标、以“金税四期”为抓手的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正在蓬勃开展,成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和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加快推动税收现代化,增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需要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找准问题,科学施策。本文全面梳理了当前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性对策,为加快实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泄露和数据滥用等隐私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加之税费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缺失、数字身份技术边界的存在以及平台数据垄断的盛行,使得海量税费数据治理面临制度壁垒、信任壁垒和平台壁垒,亟待构建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新格局。为有效破解三大壁垒,实现“税费应收尽收、税费数据可信安全共享、纳税人缴费人隐私保护”三重目标,本文提出以下思路:“法治”和“数治”双翼协同,构建“有法可依”的税费治理新体系和“数据在自家、应用在云上、控制在链上”的税费治理新模式。具体而言,需从顶层体系设计和夯实征管基础两方面着手,在健全税费基础制度的同时,依托数字技术,建设“以税务部门为主、多方协同”的全国一体化税收大数据治理体系,推动税费制度和征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良法善治的智慧税务新生态,助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是税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地规范税务执法行为,提升税务服务精细度,推动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税收征管体系。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变革,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进程。在数字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更新换代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给我国税收征管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当前税收征管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包东红 《税务研究》2022,(11):47-5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绘就了数字化背景下智慧税务建设的宏伟蓝图,加速了税收征管的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以数字化推进税收业务模式升级,应实现业务对象的数字化、业务过程的数字化和业务规则的数字化。结合基层税收征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数字化升级难题,应以数字化推动税收业务模式升级,在数字世界中将业务对象映射为数字孪生体,将业务过程转变为计算机程序,将业务规则抽象为指标模型,推动税收征管由线下变线上、人工变智能、管理变治理,实现“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6.
税收征管现代化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学者们围绕智慧税务建设、数字经济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效能以及税收征管理论与实践等领域深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税收学人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勇于为新征程上税收现代化事业鼓与呼的智慧与担当。展望未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在税收征管理论研究和创新、税收征管现代化跨学科知识体系、基层税收征管现代化等领域接续发力,为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方案。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为内在驱动的新型经济形式。数字经济不仅成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税收治理是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本文剖析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治理面临的挑战及税收治理的基本思路,提出应从加快税收立法进程、完善税收制度体系、优化税收征管方式、健全税务监管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税收治理能力,从而推动构建税收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产能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为税收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手段,成为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税收治理模式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数字时代,国际税收规则和税收征管标准面临调整,税务机关税源监控与税务稽查难度加大。优化税收征管的顶层设计、提升稽查信息化水平、确保涉税信息的数据安全、积极参与“双支柱”方案的规则制定,并对数字服务税做好政策储备是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以“双支柱”为核心的数字税收改革方案,虽然适应了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的非物理移动性、多业态融合性以及跨国平台垄断性等特点,但并未消除数字经济对以物理存在、单独实体和独立交易为核心的传统国际税收规则带来的挑战。随着元宇宙的快速萌芽,其呈现的去中心化、匿名性、资产加密性以及虚实交互性等特点,在纳税主体界定、税收透明度以及税收管辖权判定等方面对现行数字税收规则体系带来了全新挑战。在上述双重挑战下,总结相关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采取的数字税收解决方案,并基于元宇宙发展的基本属性,从建立面向元宇宙的税收制度、加快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前布局基于元宇宙发展特征的税收规划等方面提出建立数字税2.0的基本思路,能够实现提升数字经济税收治理效能、增强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等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鑫钊 《税务研究》2023,(1):129-13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也愈发紧密,经济发展数字化变革趋势明显。基于传统工业经济运行模式的现有税收征管体系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因应数字经济对税收征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税务机关应从健全税收管辖权判定规则、建立数字化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税收征管流程,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推动税收征管向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民  沈怡 《税务研究》2023,(10):127-132
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税务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税务稽查现代化是顺应税收现代化、全面提升税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税务稽查现代化作为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立足我国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以集约高效的组织体系为保障,以法治思维规范税务稽查执法,以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稽查,以协同共治推动治理型稽查建设,以综合性治理提升税务稽查效能,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李东 《税务研究》2023,(5):128-132
党的二十大宣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国税务系统掀起了“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税收现代化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为使税收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税制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发挥税收调节职能,助力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公平正义,深化依法治税,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建设智能化征管体系,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坚持合作共赢,融入国际税收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升级是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在税务部门的直接落实,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是实现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充分把握国外税收征管与国内政企部门数字化转型前沿趋势以及我国税务部门智慧税务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税情以及前沿技术发展现状,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须围绕用户、数据、规则、技术和基本支撑五大要素进行针对性、系统性调整,即通过优化用户“沉浸式体验”、实现数据的“能力化输出”、建构规则的“元事项组合”、拉动技术的“代差式提升”以及完善“立体式保障”支撑等五个路径推进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  相似文献   

14.
孟军 《税务研究》2022,(9):43-4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绘出了“路线图”。税收征管应站在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等特征,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现代税收征管模式。未来的税收征管改革,要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提升“以数治税”和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水平,聚力推进“精诚共治”,以“六项工程”为突破点,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进一步提高征管效能,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周可清  刘珊 《税友》2001,(1):13-14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大庆日前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五”期间我国税收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初步建立以信息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加快金税工程建设步伐,补步建议统一协调,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税收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16.
区块链技术的产生给政务服务带来了新的思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共治领域,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安全可信、可追溯、智能应用等特征,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以国家税务总局抚州市税务局探索实施的“区块链+不动产税务”为研究对象,探索将区块链技术与税收共治深度融合,达到提升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促进纳税遵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敏  袁娇 《税务研究》2022,(11):17-22
数字经济时代,与数字技术相伴而生的数字资产交易如火如荼,在为世界各国增添新税源的同时,也给税收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厘清数字资产与数据资产之间的边界,破解数字资产“是否应该征税”“应征什么税”以及“如何征税”三大问题,是有效提升数字资产税收治理效能的基本前提。为打通数字资产税收治理的痛点与堵点,如何对数字资产进行确权与定价以及如何获取数字资产涉税信息是破题的关键。对此,在充分参考国际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税收属性、税制设计以及税收征管三个维度构建现代化数字资产税收治理新路径,创新性提出:建立数字资产管理局,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交易系统;成立第三方数据质量鉴定机构,以鉴别有效税源;在兼顾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的同时,引入“全球最低税”国际税收规则和跨境交易信息交换规则;多元协同构建“核心—边缘”税收监管共治网络,数智赋能打造智慧治理新生态,为数字资产税收治理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所谓税收征管模式,是指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税收征管过秤程中,在税收征管组织机构、税收征管形式和税收征管方法等方面所采取的规范形式和结合方式,具体表现为税务征收、管理、柃查等组合形式。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演进及不足 ,完善的税收征管模式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保障。理想状态下,纳税人都应当依法申报纳税,未依法申报缴纳的部分称之为“税收差额”。它直接反映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对国际税收征管改革实践的分析,按“税收差额”的大小,可将各国税收征管效牢分为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州类和经济转型类。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双刃剑”效应。以金税三期工程构建的多期DID模型实证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融资渠道抑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负面效应;通过治理渠道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正面效应。但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最终呈现抑制作用。企业所在地的税收征管强度以及金融市场化水平对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影响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税收征管数字化对非国有,以及处于衰退期、竞争激烈、中等技术行业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更大。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增进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双刃剑”属性认识,全面把握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正改变着监管模式及企业行为,然而已有研究对数字监管的经济后果鲜有关注.基于交易成本和纳税服务理论,本文以盈余管理为切入点理论分析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有效性,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金税三期”政策刻画大数据税收征管并以此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检验.结果 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作用机理显示,大数据税收征管不但可以通过提高数据源的信息透明度和征管分析能力发挥“治理效应”,还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发挥“激励效应”.进一步发现,对于有向上操纵利润动机以及避税动机较高的企业,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盈余管理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本文丰富了大数据监管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数字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能力,以及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