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如果期权在市场上被正确地定价,那么就不可能通过创造期权及其基础股票的多头和空头的组合来确保赢利。使用这一原则,可得到一个理论上的期权估值公式。既然几乎所有的公司债务均可看作期权的组合物,因此。公式及推导分析同样适用于诸如普通股、公司债券、认股权证等公司债务。特别地,由于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公式可用于公司债券中贴现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认股权证是一个历史悠久、交易活跃的金融工具,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衍生性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的市场参与者寻求更有效的避险方式以及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等市场新需求的出现,促使认股权证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衍生产品创新的品种之一。认股权证是一种能够按特定价格买入某一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选择权凭证。认股权证主要有投资、融资、公司股权平衡和激励三大功能。认股权证和备兑认股权证部属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如果一个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必然需要丰富其金融工具。推出备兑认股权证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认股权证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因其融资便利、对冲风险、高杠杆性等优点被世界资本市场广泛接受并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权证作为再融资工具的优势日益显现,并得到了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给投融资双方也带来了利益损害。从认股权证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认股权证的融资效应以及功能优势,揭示了发行认股权证对上市公司的现实意义,进而引申出当前上市公司在进行认股权证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相应提出了一些融资优化对策与风险防范措施,指明了今后权证市场制度建设与环境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常规和广泛使用的一种中长期公司债务,它兼具债权性、期权性和股权,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成长性企业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权证的概念及其在香港的发展,接着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计算了香港7家主要房地产公司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最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考查了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和房地产价格历史波幅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认股权证的隐含波动率是房地产价格历史波幅的领先指标,领先周期为3个月至7个月不等;市场信息先被认股权证市场吸收,然后再流向房地产市场.该结论对内地房地产公司认股权证的价值估计以及房地产价格的预测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尽快推出备兑认股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兑认股权证是一种新型的股权证,是目前国际认股权市场的主流。与普通的股本权证的最大差别在于,它是由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而股本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备兑认股权证所认兑的股票不是新发行的股票,而是已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因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行为,不会增加股份公司的股本。具体来讲,备兑认股权证是指由标的股票公司之外的机构(通常为证券公司)发行的一种权利证书,约定购买认股权证的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后,可以按某一价格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或一篮子股票),备兑认股权证在到期执行认股时,发行人可以向权证投资者交付股票,或按市场股价与认…  相似文献   

7.
公司债券市场立法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债券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如何完善公司债券法律制度,明确公司债券市场定位,确立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以及公司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依托发展,这些都是公司债券市场完善过程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按规定的期限和价格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产生是由债券与股票的差别及债券的局限性决定的,它是混合金融产品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代表,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某些特征。可转换公司债券早在30年代中期就在西方国家出现,现在它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重要的中长期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较晚,直到90年代,我国企业才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9.
范南 《经济导刊》2003,(4):66-67
认股权证(warrants)在香港常被直译为窝轮,是指产品购买者拥有一种在预定时期,以预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资产标的的权利。根据资产的种类不同,认股权证的标的就可以包括个股,指数、货币等。  相似文献   

10.
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肥票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基本证券。在美国,公司债券占三大证券每年融资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在欧洲市场中,公司债券占三大证券每年融资总额的比重达80%左右;但在中国,企业债券所占比重不足2%(且不说,企业债券不属公司债券范畴)。因此,公司债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性证券品种,也是资本市场发挥其功能的主要证券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公司债券,资本市场只能是一个扭曲的不完整的市场。无庸赘述,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已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主要内容和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审批制管理以及公司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人信用背景复杂,中国债券市场中现有的公司债券既简单又复杂。如何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债券的市场化发展,政府的有效管制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文章针对公司债券在企业盈利能力中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企业在2006年~2009年四年间公司债券发行额度、年末资产、融资成本利润率及企业净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发行公司债券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但由于公司债券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自强  石盈 《经济师》2002,(2):101-10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根据约定 ,可在特定的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公司债券。对投资者来说 ,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可保证基本的投资收益 ,又提供分享公司成长的好处。但是有关可转换公司债券老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明确和解决 ,从而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文章从认购可转换公司债券优先权、建立溢价返回股东制度、老股东的知情权等角度对保护公司老股东利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可转债的价值构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侠 《经济论坛》2001,(18):11-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在普通公司债券的基础上衍生并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证券新品种,属于附选择权的公司债券,即在公司债券发行中,发行公司给予债券持有人一定选择权,债券持有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把该债券换成其他有价证券。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本文试就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及投资人风险防范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2008-2015年公司债券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公司债券信用价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1)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2)发债公司风险承担在货币政策与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风险承担较低时,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为正向影响,而风险承担较高时,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负向影响会更严重,甚至会超过正向影响.公司风险承担主要影响货币政策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负向作用.(3)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的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传导机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越高,不具有特殊条款的公司债券影响越明显,而发债公司的产权性质对此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公司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债券的发展在增加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公司债券的市场发展是滞后的,无论是发行市场还是交易市场都还很不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论公司债券的信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债券与信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公司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发行公司债券作为一种信用交易行为、公司债券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必不可少的市场方式,都与社会信用密切相关,公司债券处处体现着培养信用、促进信用的功能。并且,从另一个方面讲,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持,也就不会存在公司债券。笔者认为,公司债券的信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公司债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特点的信用理念;(2)公司债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来支持,进而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公司债…  相似文献   

18.
羊利锋 《技术经济》2001,20(10):14-16
不久前,虹桥机场等公司开始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是继1992年深圳宝安发行转债以失败告终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在国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尽管我国在1997年3月就出台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但国内已有的几只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是由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因而在此以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飞 《经济论坛》2004,(11):101-102
从1983年开始发行公司债券至今,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相对于国债、金融债券、股票市场而言,公司债券市场则十分滞后。主要表现为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  相似文献   

20.
张竞芳 《经济师》2005,(6):140-141
保护可转换公司债券债权人的利益,是研究可转换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的重要方面。文章从转换权的稀薄化、未发行股份的保留、发行人资本和组织形式的变动等方面,探讨了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债权人的保护问题,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