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地市场可能是矫正耕地零碎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农户自发交易耕地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此时,村集体介入农地市场可能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从而降低耕地零碎化程度.该文利用2000年苏浙鲁10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农地市场可能是矫正耕地零碎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农户自发交易耕地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此时。村集体介入农地市场可能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从而降低耕地零碎化程度。本文利用2000年苏浙鲁10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市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农用地市场的基本思路是:一级实行“两类土地,两类供给主体”的模式,即耕地的一级市场是农户与农户及其他主体之间的耕地使用权交易行为,非耕地农地资源的供给主体是农村社区集体组织,需求主体包括社区内农户和单位,以及社区外的农户和单位;二级市场要以非耕地农地市场先行发展。农村非农用地要采取“两个区域,两种入市方式”的办法:在城镇、城市规划区和成片开发中、集体土地转为非农地,应当征收为国有;在城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地撂荒现象愈发突出。本文结合数理模型讨论了农业服务外包、土地细碎化和农地撂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我国9个省区2704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会加剧农地撂荒的发生率;农业服务外包能够显著抑制农户对农地的撂荒行为;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能够显著降低因为土地细碎化而引发的农地撂荒的比率。因此,化解农地撂荒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通过土地整治与地块互换推进农户土地经营的连片化;鼓励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以满足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与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强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化与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绩效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认为其现行产权安排、治理机制与分配制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 ,并由此降低了该制度的绩效。因此 ,适时地进行产权结构的明晰、治理合约的遴选和分配制度的创新是降低内生交易费用 ,提升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耕地流转规模小、比例低,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低。应借鉴发达国家农地改革的做法,扩大土地养老功能,对流转土地达80%以上的农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60%的保费补贴;对转出土地的农户按租期长短实行阶梯租金补助。对粮食种植大户按其种植规模进行差额补贴和奖励;向种粮大户提供低息贷款、免费供应良种,利用政策杠杆促使种粮成为体面的职业和挣钱的职业。加强耕地流转执法,严格监督农地农用,收回非粮化转出的耕地,剥夺撂荒农户的农地承包权。通过耕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走上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田传浩  贾生华 《经济研究》2004,39(1):112-119
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越低 ,其租入农地的可能性越小 ,租入农地的面积也越小。土地调整虽然降低了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 ,但是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 ,增加了农地使用权市场中的供给。在人地矛盾紧张的地区 ,农地供给量的缺乏是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主要障碍。在这些地区 ,土地调整促进了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本文利用 2 0 0 0年苏浙鲁 1 0 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 ,对以上假说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作为生产要素再配置的一种形式,其效率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绩效的高低。本文运用浙江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浙江的农地配置存在明显的扭曲,若能按效率原则对农地进行再配置,农业总产出有望增长20%以上。对农户耕地转包行为的分析发现,农户间耕地流转并未显著改善农地配置效率,但它改善了农村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配置效率,并且符合农户经济理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微观角度,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模型推导出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影响,然后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影响下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而得出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流转的规模。结果表明,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受到农地整理的影响;农地整理区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大于现有农户农地规模,农地整理区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96hm2;湖北省农地整理区户均应转入农地量为1.17hm2,户均劳力转移人数为1.25人。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机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通过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并加大农地整理力度和提高农地整理质量,从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和转移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组织和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描述。中国农村的村级土地制度存在巨大差异。但是,迄今还没有评估土地制度对农业效率、公平和总体发展影响的牢固的经验证据。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村干部进行的土地再分配可能方便了人们获得土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并克服了土地租赁市场的某些不完全性。但是,在许多地区,当前土地制度的成本是显著的,并且持续增加,而且不能被较低程度的收入不均所抵消。  相似文献   

12.
现有研究认为在我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降低股权资本成本。但这些研究都是从横截面角度论证的,也没有论证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本文则以2002—2004年度深圳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时间角度比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评级变化前后的资本成本变化。结果发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没有降低股权资本成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投资者并没有把信息披露质量作为判断公司价值和交易股票的一个影响因素,由此导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无法增加流动性和降低风险。这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资本成本的前提条件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既决定了房产供给,也影响了房产需求,这体现在房产供给的增加导致了居民支付意愿的下降;公共设施将提高房产价值和居民支付意愿,从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供给和公共设施支出的选择来实现财政收入最大化。如果购房者对于公共设施价值的判断存在异质性信念,地方政府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念差异,投入过多的公共设施支出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这将使得房产价格有可能超过其基本值,出现泡沫成分。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将农业保险及其补贴政策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稳定农民收入的替代性政策。然而,农业保险制度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运用联立方程组对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化肥、农药、农膜的施用决策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的影响不尽相同;同时,农户农业保险购买决策对其化肥、农药、农膜的施用行为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影响。此外,本研究也表明了在我国现行“低保费、低理赔”的农作物保险制度下,鼓励农户参保并不会给环境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它的作用会随着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本文以农村贫困为例,研究了市场化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本文发现:(1)社会网络和公共信任能显著地减少贫困,而且在社区层面的作用尤其明显;(2)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减少贫困的作用总体上来说会减少,其中,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的作用减少得尤其显著,而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却不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两个常见的土地投机案例为切入点,揭示了现行征地制度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晰、征地范围过宽以及征地补偿不合理可能是土地投机等土地问题滋生的土壤,并在其后以较长的篇幅讨论了公共利益含义界定、征地范围划分以及公平补偿问题。本文的观点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清晰地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或者明确划分征地范围,并实行以土地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征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合理使用制度集中体现了版权法中平衡作者、传播者和公众三方利益的精神,它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规则对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该文仅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证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合理性与范围,并认为版权在网络环境下的限制和相应公众利益的维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应当顺应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18.
在考察中国农村经济与通向现代化工业道路问题时,我们集中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指标:农业生产力、产品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农业研发体系能够为农业生产力增长提供先进的技术,并成为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途径;地区内和地区间商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都在迅速提高;虽然土地租赁市场规模不大,但它也在崛起.这些结果说明,中国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农村工业化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可以屏蔽国家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有利于地方工业化,让农民分享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级差增值收益。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应尽快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中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容,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实行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试图发展一种可以检验集体决策过程是理性模型还是政治模型的方法。这一检验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将集体决策与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相联系。本文为两个模型推导出了不相容的假说,并用中国83个村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均未被拒绝,但在更高级的检验中,政治模型略胜一筹。这表明中国农村的真实决策过程可能是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