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打开心扉的工具,语言是威就事业的工具.美妙的语言和巧妙的方式曾经改变过、而且仍然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现代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台理恰当地使用语言无异于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真实的历史中引出语言对企业的重要性,阐述了企业中语言的意义、作用、使用范围,衡量标准以及使用效果.能够使用好语言工具的企业,能够把握语言之巧妙的企业,必是在经济社会中独领风骚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贾和平  黄梨 《时代经贸》2009,(7):90-90,92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语言根据使用场合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则为语域。本文从商务合同的语域特征出发,对商务合同翻译进行探讨,力求使译文表现出原文的语域特征,产生与原文对等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了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已有发展和发展前景。对中国而言,研究语言经济学和语言经济,有着学科自身发展和国家语言战略发展的双重需要。在强化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加强对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及其绩效评估、国家语言经济战略、语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及其测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促进语言经济的发展,壮大语言产业,让语言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语言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语言,必然会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观念。性别歧视是指把男性视作社会规范和中心,轻视、侮辱女性或使她们显得微不足道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必然会在语言中折射出来。阐释了性别歧视,深入剖析了英语及汉语中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源。接着论述女权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在语言中如何避免性别歧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最终消亡取决于社会变化。只有改变社会结构,即男女真正拥有平等的地位,语言中的平等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原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人产生了语言,动物却没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动物则不可能有。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20世纪在西方语言学界的颇具影响的理论假说,该假说又称为语言相对论其核心内涵是,人类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里,也生活在主观世界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主要是语法,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从而导致他们对世界具有不同的感知、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看法,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它同时也强烈影响和制约着思维。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角度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并试探性地给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回顾生态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基础上,对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系统的生态性与非生态性、语言环境的公平性和语言帝国主义、濒危语言、语言的同心圈和语言变体等生态语言学议题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语言经济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兴起、研究现状及其学科定位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语言经济学孕育于民族主义问题之中,发端于加拿大的官方语言问题,它的兴起成就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语言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狭义上,语言与劳动收入关系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语言动态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博弈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等构成了当前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一方面,语言经济学为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带来新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正在为经济学自身提供新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在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形体表达等诸多语言表达形式中,口头表达又是最直接最迅速的表达形式。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表达中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语音语调不准等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应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口头交际活动的创设、组织与安排,这样有助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提高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本文重点谈谈对数学教学语言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通道,是促进人类活动的有效工具,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学习,更要注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大学作为学生求学生涯中最后一站,是进入社会的缓冲区,如何使得大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海涅曾说:“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把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海涅的这段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关于语言,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珊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23-224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在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始终同步发展变化。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就是在跨越语言差异的社交活动中完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充分认识到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后。依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荣 《大陆桥视野》2011,(22):252-253
所谓“语文”,就字面来说很简单,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交际的工具.而其中词义交叉现象的研究是语言的基础性的研究.文章立足于言语交际,以汉语中词义交叉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描述法,从汉语中选取特定的例词,通过具体的实例之间的对比来验证理论假设,描述其与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什么是计算说起,通过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人类对计算本质认识的回顾,提出量子计算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并且提出了人类认识未知世界的规律:计算工具不断发展—整体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公理系统的不断扩大—旧的神谕被解决—新的神谕不断产生不断循环。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创造了种类繁多的符号表达形式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追溯人类语言文化发展历程,从结绳记事到语言产生,从东方的甲骨文字到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从象形文字到拼音文字,从飞鸽传书到即时通信,从实景对话到网络视频虚拟聊天,人类实现了从信号到符号的创造性发明,符号在人类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臧海鹏 《商周刊》2012,(18):102-102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都应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它是劳动的过程,是物质满足带来快感的过程,服装设计也不例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可简易地定义为“一个社会的信仰和实践的总和”。通过语言,社会的信仰得以表现和传播;借助语言,社会成员间的大部分的文化交流得以实现。本文则是从谚语中动物的不同表达入手,从表达相同意义的谚语中来分析和比较谚语中动物的不同表达,然后再从历史,宗教,生存环境等方面论述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是人类知识积累的历史.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经历了语言阶段、文字阶段、印刷阶段和数字阶段.数字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